德国与包括加拿大在内较为稳定的金融系统在传统上依赖贷款为银行资产融资,如上图所示,绿线(传统银行)比红线(影子银行)高很多。这一金融系统在储蓄和贷款之间有着直接的线性关系。 从这张图中可以看出为什么德国如此害怕高通胀:如果人们出于对高通胀的恐惧而纷纷取出存款,那不仅会导致银行挤兑,还会导致银行资本金不足(德意志银行的有形资本金在2%左右,这意味着德意志银行只能承受2%的储蓄流出,更多的话只德意志银行就只能出售资产了)。 讽刺的是,正是德国对传统的遵循使得它陷入目前的困境,如果德国像美国一样有庞大的非银行金融机构,那么德国可以考虑增加对通胀的容忍。毕竟影子银行是不需要存款的,不用担心存款流失带来的资本金不足的问题。悲哀的是,这正是保留传统银行体系素需要付出的代价。
美国、英国与荷兰采取的影子银行体系中,存款水平并不重要,因为金融体系在过去20年里主要使用影子负债作为筹资渠道;这意味着央行有很高的自由度来干预及货币化体系中的资产,来保持系统性的杠杆比率。而正是由于德国以外的欧洲(愿意增加影子负债)与德国(不太愿意)之间的冲突决定了过去三年欧债危机的进展。同时也意味着,未来央行的干预政策很大程度取决于银行业有多大规模,影子银行资产是增(德国以外的欧洲)是减(美国),以及央行在金融系统中的相对地位。
在阿根廷,印尼,俄罗斯、瑞士和沙特阿拉伯,央行这一卡特尔是唯一的融资来源。将来央行将很快成为任何新增杠杆的唯一来源,而其他所有“优质信贷来源”都将被逐渐而确定地逐出金融系统。 第三种模式是最终崩溃的前奏,末日之前的情形将是央行vs个人以及央行自身。唯一前进的道路就是尽可能快的贬值,先相对于其他货币贬值,再相对于硬通货(黄金石油大宗商品等)贬值。 所有发达国家都在往这条死路上走。脑残的央行大佬和经济学PhD们还把这条道路当做一个温柔乡,其实他们在把世界领向地狱。其他人只能静静地等待灭亡。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大中华投资网
GMT+8, 2025-4-30 16:06 , Processed in 0.011295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