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华投资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Midas上证50ETF+商品期权+期货+股票现货指导服务网站公众微信平台
查看: 1506|回复: 0

[宏观] 下半年货币政策主线应仍为回收流动性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7-18 09:59: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目前,世界经济已步入温和通胀和加息周期。自去年以来,随着全球多种商品价格的上涨,全球经济所面临的通胀风险在明显增大。国内消费物价自2006年末开始出现上涨并逐步走高,到今年5月份,CPI已有3个月站在3%之上;人民币升值步伐也在加快。国内外专家普遍认为,2007年中国经济总体上将继续保持较高的增长态势,由于投资、消费以及出口三大需求依然强劲,全年经济增速仍将可达10.5%。那么,在全球经济面临新一轮通胀的风险正逐步加剧的条件下,未来我国经济发展的格局将是怎样的,人民币的未来走势,特别是今年下半年我国的货币政策走向等,都是各界特别关注的热点问题。对此专家认为我国经济高速增长格局依旧,但温和通胀已然形成,回收流动性仍是下半年货币政策的主线。

     始于食品价格上涨的新一轮温和型通胀已然形成粮食等食品价格涨势仍在持续。以粮食为代表的食品类价格上涨,是此轮物价上涨的直接推动因素。从国际因素看,2007年全球粮食仍将减产,而需求上升、全球粮食价格上涨的趋势不会改变,而国际粮价上涨对国内粮食价格的影响力度将有所加大。从国内情况看,2007年夏粮播种面积与2006年相比不仅没有增加,还略有减少。考虑到2006年粮食单产水平提高幅度较大的实际情况,2007年夏粮作物单产水平提高和增产的难度都比较大。还需指出的是,由于化肥等农资价格的放开,粮食生产者价格指数在不断上升,国家粮食最低收购价也因此只会上升不会下降,从而对粮食价格的拉动作用会持续下去。从短期走势分析,进入四季度后,随着秋粮上市,粮食价格上涨的势头可能出现放缓。即便如此,低粮价时代也很难重现。粮价上涨,必然会拉动肉禽、蛋、油脂等食品类价格全面上涨。房地产销售价格持续上升也会对CPI产生一定的推动作用。近年来房地产销售价格持续上涨,且逐渐向房地产租赁价格传递。由于房地产销售价格不直接计入消费价格,但租赁价格计入消费价格,租赁价格的上涨将会对消费价格产生一定的推动作用。与此同时,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和政策性调价因素助推了CPI进一步上行。为促进节能降耗减排和环保工作,政府将综合运用价格、财税、信贷等经济手段,深化重要资源性产品价格和排污收费改革,完善资源税制度,健全矿产资源有偿使用制度。这些改革措施的实施,在客观上将进一步促进国内水、石油、天然气、土地等资源价格的上升,进而直接或间接推动价格总水平的上涨。地方公共服务价格也将进一步得到梳理。目前,与居民生活相关的地方公共服务价格扭曲的问题比较突出,这将使得2007年地方政府对公共服务价格上调的措施增多,前期被抑制的涨价因素将陆续得以释放。其中,天然气、水、出租车等价格的上调,将成为影响今年物价上升的重要因素。
     
     另外,货币因素可推动通胀率走高。近几年来,流动性过剩成为影响我国物价和经济平稳运行的一大不利因素。自2005年四季度开始,广义货币供应量M2一直处于增速较快的态势。从2006年中开始,对经济运行影响更为直接的狭义货币供应量M1增速也逐渐加快,目前两者都继续保持较快增长。由于货币供应明显宽松,使得固定资产投资和消费品市场都比较活跃,尤其是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出现了较快增长,再加上出口的高速增长,使得社会总需求扩张步伐较快,对价格水平形成拉动作用。考虑到货币变化与价格变化之间存在一定的时滞,未来一段时间价格上涨的压力仍然较大。



巨额贸易顺差加大了人民币升值压力。由于出口增长强劲,今年前5个月,我国已实现外贸顺差857.2亿美元,是去年同期的1.83倍,相当于去年全年的48.2%,而今年全年外贸顺差创出2000亿美元以上的新高几无悬念。持续巨额的贸易顺差,成了美欧以贸易不平衡为由要求人民币升值的一个借口,构成了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多年来GDP的快速增长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也是构成本币升值压力的因素。按照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如短期内人口及劳动力总量基本固定,GDP增长反映的主要是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劳动生产率的上升意味着,要么工资上涨而引发通胀,要么本币大幅升值。由于通胀和升值之间存在着替代关系,我国经济目前正面临着这样一个方向选择的关键问题,即是调整汇率和利率实现本币升值,还是容忍较高的通胀为代价放慢升值步伐。从最近央行的货币政策取向看,对通胀的容忍程度在降低,如2004年以CPI上升5%为加息的警戒线,现在已把这一警戒线降至3%,而且央行已不再固守中美利差保持在3个百分点这一底线。据此,似乎可以认为,央行可能已做好了让人民币比以前较快升值的准备。


    专家认为2007年下半年,中央在稳健的财政政策日趋宽松的同时,稳健的货币政策将稳中适度从紧,"松财政、紧货币"的政策搭配操作会贯穿下半年。回收流动性仍是下半年货币政策的主线。央行将综合应用汇率、利率、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公开市场业务、定向票据发行等手段,加强本外币政策的协调和银行体系的流动性管理。
        
同时 2007年下半年,央行仍将应用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公开市场业务操作、定向票据发行等常态数量型工具,并辅助应用一至二次加息的价格型工具,适时适量地调节市场流动性,合理控制货币信贷的增长。在着眼于控制通胀的同时,稳定房价和股价等资产价格,也是央行货币政策关注的方面。央行将继续加强窗口指导,引导商业银行根据国家产业政策进一步优化信贷结构,严格控制对高耗能、高污染和产能过剩行业中劣质企业的贷款,增加对农村、中小企业、助学和就业等经济社会发展薄弱环节的信贷支持,并控制中长期贷款总量和投放节奏。同时,鼓励和支持商业银行扩大消费信贷业务,完善住房贷款定价机制,改进住房金融服务和风险管理,支持合理住房消费。

[ 本帖最后由 rayfromsea 于 2007-7-18 10:01 编辑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大中华投资网

GMT+8, 2024-6-1 07:29 , Processed in 0.012296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