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华投资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Midas上证50ETF+商品期权+期货+股票现货指导服务网站公众微信平台
查看: 1892|回复: 0

M2已不够用,M2+即将来临,M2++或M3也在路上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0-21 14:28: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社会融资同比少增1.26万亿 货币政策步入十字路口

21世纪经济报道 史进峰 北京报道 2011-10-20 23:39:33  

核心提示:吴晓灵表示,下一阶段货币政策走向,“既不是收紧也不是放松,而是应该稳定。中国的经济速度就算是再放缓一点也没有什么。”
近期公布的一系列金融数据,似乎暗示货币政策正在走向十字路口。继广义货币(M2)9月末创下13.0%的近年新低后,10月20日,中央银行公布的前三季度社会融资规模,也令人大跌眼镜。

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社会融资规模为9.80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少1.26万亿元。作为一个“流量概念”,2011年上半年社会融资规模为7.76万亿元,比上年同期仅少3847亿元。这意味着,仅今年三季度,社会融资规模就大幅下降8700多亿。

9月份人民币新增贷款4700亿元,同比少增1311亿,跌幅也超出了市场普遍预期。M2增速的快速下降、社会融资规模的快速下降、人民币贷款减少超预期……当前的货币条件是否已呈现过度紧张的态势?

然而,无论是从资产方统计的社会融资规模,还是从负债方统计的广义货币M2,似乎都难以真实反映当前的流动性状况。

10月18日,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央行原副行长吴晓灵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明确表示,下一阶段货币政策走向,“既不是收紧也不是放松,而是应该稳定。中国的经济速度就算是再放缓一点也没有什么,不要把注意力都放在GDP上,中国的GDP拆也是GDP,盖也是GDP,如果没有财富的积累GDP是没有意义的。”

在吴晓灵看来,放松银根的结果就是加剧和积累通货膨胀的风险。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9月份CPI同比上涨6.1%,涨幅已连续两个月小幅回落。

票据融资大缩水

前三季度社会融资规模9.8万亿的大盘中,除委托贷款和外币贷款外,银行体系表内外融资呈现一片降势。

其中,人民币贷款增加5.68万亿元,同比少增5977亿元;信托贷款增加848亿元,同比少增3924亿元。此外,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三季度更是大幅缩水,前三季度增加9825亿元,同比少增9843亿元,而前两个季度同比少增为441亿元。

外币贷款和委托贷款延续了此前的强势增长态势。其中,外币贷款折合人民币增加4770亿元,同比多增1849亿元;委托贷款增加1.07万亿元,同比多增5625亿元。

从结构看,前三季度人民币贷款占社会融资规模的58.0%,同比高1.0个百分点;外币贷款占比4.9%,同比高2.5个百分点;委托贷款占比10.9%,同比高6.3个百分点;信托贷款占比0.9%,同比低3.4个百分点;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占比10.0%,同比低7.7个百分点。

社会融资同比少增1.26万亿 货币政策步入十字路口

9月份,票据融资大幅缩水也印证了上述承兑汇票的大幅下降。在持续数月增长之后,9月票据融资大幅减少近400亿元。

此外,无论股票融资还是债券融资,直接融资方式全面萎缩。其中,企业债券净融资8397亿元,同比少1373亿元;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3515亿元,同比少113亿元。

5万亿表外融资之谜

在市场人士看来,前三季度社会融资规模同比减少1.26万亿,以及M2增速快速下滑,仍难以准确反映实际的流动性,而今年以来表外融资的大扩张,更成为拉低M2增长的主因。

权威人士透露,目前商业银行未纳入资产负债表的理财产品规模大概在3万多亿,其典型特点是期限短、余额变化大。此外,还有7000亿左右的理财产品,以高息揽存结构性存款的形式留在了银行表内;再加上高达2万亿的信托贷款规模,银行表外资产规模在5万亿左右。

与社会融资规模不同,M2作为一个存量概念,是货币政策的中介指标,而2010年以来,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飞速膨胀,对货币政策形成极大干扰,也成为拉低M2的重要因素。

中央银行已在酝酿对M2指标进行修订。9月份,央行发表声明,称目前我国金融创新不断增多,公众资产结构日益多元化,特别是今年以来商业银行表外理财等产品迅速发展,加快了存款分流,这些替代性的金融资产没有计入货币供应量,使得目前 M2的统计比实际状况有所低估。为了更加充分地反映金融市场的最新发展,央行正在研究覆盖范围更广的货币统计口径M2+。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大中华投资网

GMT+8, 2024-6-10 03:19 , Processed in 0.014112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