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华投资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Midas上证50ETF+商品期权+期货+股票现货指导服务网站公众微信平台
查看: 3044|回复: 1

阿锐基的《漫长的20世纪》中文版序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0-1 15:36: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阿锐基的《漫长的20世纪》中文版序言里面阐述的历史观,我觉得和Midas老师的历史观是暗合的。

   “本书的主要论点可以概括为四点。第一,金融扩张是20世纪70年代初以来世界经济的特征,然而其并不构成世界资本主义的新阶段,虽然这是“全球化”(globalization)诸理论的明确主张或者不言而喻的见解。相反,自从世界资本主义在中世纪晚期的欧洲萌芽以后,金融扩张是屡见不鲜的现象。
    第二,在世界资本主义的演变过程中,金融扩张既是连续性的象征,也是突变的象征。它是连续性的象征,因为贸易和生产大规模地发展以后,经常爆发过度积累的普遍危机,世界资本主义因此作出的典型反应就是金融扩张。然而,它也是突变的象征,因为一切金融扩张最终导致当时世界资本主义的崩溃,使得它在新的领导下重新组织,恢复生机。没有几次这样的彻底重新组织,资本主义绝对不会成为今天千真万确的全球性现实。
    第三,每次普遍危机以后,使世界资本主义恢复生机的改组,其基础是一个起主导作用的政府和企业的综合体,它的军事力量和财政力量都比以往的综合体强大。目前的金融扩张与过去比较,独特之处是:出现越来越强大的政府和企业综合体的长期趋势走进了死胡同。苏联解体后,世界性军事力量更集中在美国和它最亲密的盟国手里,资本积累的世界性过程的中心却从美国逐渐转移到东亚地区。政治、军事力量和经济、金融力量的分家是史无前例的。
    第四,这一史无前例的现象使以一个国家为基地的新世界霸权不大可能出现。很可能出现的局面有三个:全球性的帝国主义秩序,它的基础是以美国为首的国家联盟,这个联盟以其政治力量、军事力量称霸;以东亚地区的日益增长的经济力量为主要基础的全球性秩序,这个秩序比第一个平等;没完没了的全球性混乱。哪个局面将成为事实,现在难以预料。我已经在本书的结束语里强调,本书的研究范围有限,使我不能比较明确地指出什么条件有利于某一局面。
    本书完成后五年的今天,我依然坚信上述四点。有的读者可能认为第三点经不起时间的考验,因为日本的经济危机持续不断,还演变为整个(东亚)地区的危机。我并不这么认为,原因至少有三个。
    首先,我的论点是有历史前例可援证的。我和一本新书(GioVanni Arrighi,Beverly Silver et al,Chaos and Governance in theModern World System, 1999)的合著者在该书中试图证明,新兴的世界性资本积累中心能领导世界、开创新秩序以前,必然成为动荡的中心,而不是扩张的中心。对于18世纪末的伦敦和英格兰这是正确的,对于20世纪30年代的纽约和美国尤其如此。日本和东亚在90年代陷入了经济危机,但因此认为资本积累的世界性过程的中心不是正在从美国转移到东亚,犹如认为1929—1931年的华尔街股票市场崩溃证明了这一中心不是正在从英国转移到美国一样不合情理。
    此外,以上的第三点和第四点结合起来,不是要证明日本或者其他东亚国家已经准备好代替美国成为世界资本主义的霸主,而是政治、军事力量和经济、金融力量的分离。这种分离可能导致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秩序,或者导致天下大乱。在这种情况下,衰落中的霸权和它的盟友使用政治、军事力量颠倒资本积累的世界性过程的中心从美国到东亚的转移,就不足为奇了。
    最后,反对东亚经济复兴说的人,忘记了日本和东亚的危机到目前为止,与新加坡及中国的大陆、香港、台湾地区持续的经济发展的关系。中国人口庞大,历史上在东亚地区举足轻重,这种持续的发展,对东亚经济复兴的重要性,比该地区内其他国家经济发展的减速和经济衰退要大得多。
    中国的历史、地理位置特殊,其有利的形势使得它比别的国家更能争取到平等的世界秩序的力量。因此,我对本书的中译本比其他的译本更寄予厚望。即使这个中译本仅仅能对帮助中文读者了解世界经济有些微的帮助,我亦已喜出望外。
     
      阿锐基  
     
      1999年5月”
 楼主| 发表于 2009-10-5 20:43:2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书翻译的很烂或者本来就写得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大中华投资网

GMT+8, 2024-5-1 07:46 , Processed in 0.011248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