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华投资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Midas上证50ETF+商品期权+期货+股票现货指导服务网站公众微信平台
查看: 2391|回复: 8

DNA之父为何“沦落”到拍卖诺贝尔奖奖章?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1-30 20:59: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自2007年称智力水平与种族有关后,DNA之父、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詹姆斯·沃森一直为科学界所排挤。如今,沃森要把他1962年因发现DNA结构而获得的诺贝尔奖金质奖章和部分手稿拍卖掉了。

拍卖将于12月4日在纽约佳士得拍卖行举行。佳士得表示,这是首次有仍然在世的诺贝尔奖得主拍卖奖章,沃森的奖章预估成交价为250-350万美元。

为了慈善研究?

据英国《每日邮报》,86岁的沃森将捐赠部分拍卖所得,以支持慈善及科学研究。沃森称,将把拍卖所得的一部分捐给芝加哥大学、剑桥大学克莱尔学院、冷泉港实验室、长岛土地信托及其它慈善机构。

还是因为缺钱?

沃森对英国《金融时报》表示,2007年其“种族智商差异”言论曝出后,他就成了“被放逐排斥的人”,不仅此后收入骤降,还被迫从冷泉港实验室退休。

“没有人愿意承认我的存在。”

“因为我成了‘没落人物’,我被踢出了公司董事会,也就没了收入,除了我的学术研究收入之外。”

他还表示,除了捐赠外,他将用部分拍卖所得购买一幅大卫·霍克尼的画作。

事起“种族vs智商”

1962年,沃森、克里克和威尔金斯因共同发现DNA双螺旋结构而被授予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2007年,沃森提出,有非洲血统的人生来不如白种人智力水平高,引起轩然大波。

沃森坚称自己“并非传统意义上的种族歧视者”,并认为自己当年“很愚蠢”,没有意识到那些言论会在报纸上发表,

“我道歉……(记者)不知怎么的写了我对非洲的人们感到担忧,因为他们智商低——而这种话我不应该说。”

沃森希望关注奖章拍卖的公众能给他一个机会“重返公共生活”。自从2007年争议言论曝出后,他再未公开发表过演讲。

拍卖或不受影响

据英国《金融时报》,即将主持这桩拍卖的佳士得拍卖师Francis Wahlgren并不担心围绕沃森言论的争议会有损拍卖结果,随着生物科技的发展前景近年来逐渐展现,与基因方面发现有关的纪念物需求“暴增”。他还表示,

“我认为沃森是在世最伟大的科学家。历史上有很多名人存在缺点过失——但瑕不掩瑜,他们的发现超越了人性弱点。”

wallstreetcn
发表于 2014-12-1 18:03:23 | 显示全部楼层
有的时候,说真话也得选择适当的场合。不是诚不诚实或可不科学的问题。例如,病的快要死的人面前,医生只能说安慰的话“你会没事的”。绝不能说“你就要死了”。对黑人的智商问题,其实人家都知道很低。只是不知道科学的原因而已。

这位仁兄发现了黑人的DNA质量导致黑人的平均智商很低。等于是医生发现了病人快要死一样的情况。应该安慰一下,不是往伤口上撒盐。人家已经很惨了,还要讲明那是天生的缺陷。那是悲剧。他是圆滑的人的话,不会在公众场合说黑人的DNA导致他们智商低。只会在私人场合里说。他是很诚实的很好的科学家,只是不圆滑的人。不圆滑的人在任何社会都会常常受到排挤是很正常的事情。人类社会的普遍现象。

另一个不圆滑的人是,当过财长的Summers。在哈佛演讲的时候说“女人在数学方面远远不如男人”。结果遭到哈佛同仁的长期的批评。没机会再演讲了。可能他讲的是真话。不过,真话也得选择场合才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2-2 13:48:27 | 显示全部楼层
bbc前些时间有个科普片讲到当时沃森和克里克的小组与英国一个女性研究员同时在琢磨dna的结构。后来是沃森还是克里克“偶然”看到了那个女研究员的分子衍射图谱,回去就基本确定了双螺旋结构。

既然他俩能“偶然”,那我想也不至于那么不圆滑。另外我也没听说过哪个顶级科学家情商不够的,最多忙不过来注意力不在这里罢了,这种政治错误的觉悟不至于没有吧。

沃森自己也说这话是在私下说的。

另外07年他已经79岁了,本来就是退休的年龄。

所以这事绝对不是媒体报道这样的,虽然每个细节貌似都有出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2-3 06:50:39 | 显示全部楼层
以前有个英国的著名化学科学家(忘记名字了,高中化学课本里有的),就没什么情商。一生除了化学实验就没有其他了,即使生病床前也都是试管等化学实验用品

但是沃森从报道看不像这个化学科学家只是醉心于科学,我相信他也是受到了打压。很多科学家或者政客做错了事或者说错了话都能一直在那个领域混下去。大众的记忆好差,过一段时间没人提就会忘记,如果有美化的文章出来又会觉得那个人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2-3 19:04:36 | 显示全部楼层
真话无罪,出了名再说真话就有罪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2-17 14:34:0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www.zhihu.com/question/2689676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2-25 17:43:00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 ... 6%E5%85%8B%E5%88%A9
肖克利于1963年开始任斯坦福大学教授。他在晚年认为各种族的遗传水准有高有低,并支持鼓动智力低下者自愿绝育,因而在科学界和媒体界引起了争议。他于1989年因前列腺癌去世。

那个时代的人们想的玩意现在不一定明白了。其实我是指晶体管。比如党和政府以及媒体讲得最多的,还有我们每天跟着起哄的屁话都是用晶体管传播的,不过晶体管本身不在他们和我们大多数人的视野之内。

不过也可以反着写一篇《论党和政府以及媒体讲得最多的,还有我们每天跟着起哄的屁话的重要意义》。这种东西倒不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2-25 18:10:41 | 显示全部楼层
solidtu 发表于 2014-12-25 17:43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 ... 6%E5%85%8B%E5%88%A9
肖克利于1963年开始 ...



基因和智商的问题,比各种欧洲社会主义的问题的争论还要大还要激烈。所以目前很难用科学的眼光对待。欧洲社会主义的基础是,每个人都是一样的。洋教会的基础也是一样。要推翻这两个顽固的基石,很难。所以,研究基因和智商之间的关系的科学问题是冒着身败名裂的危险进行的研究。

新加坡的李光耀讲过“受过高等教育的年轻人最好多生几个孩子。其他人都少生孩子。这样对新加坡的未来有益”。然后引起一次大风波。美国的林肯总统深信黑人是未来美国的大累赘。所以企图组织让得到解放的黑奴都回去非洲。在非洲,一块地也特地买好了,利贝利亚共和国。可是后来林肯也被批评为种族主义者。黑奴都不肯回去非洲。

在马来西亚,华裔和土著人的矛盾的基础都跟智商有关。马来西亚的华裔都是文盲苦力出身的广东福建的贫穷的农民的后裔。可是,这帮农民的后裔的智商都非常高,比马来西亚的洋人的智商还要高很多。问题是,土著人的智商很低。根本竞争不过华裔。结果,商业和教育体系全都被华裔垄断。华裔都变成富人群。愤怒的贫穷的土著人开始暴动,烧光商铺,杀人放火,对华裔进行大屠杀。结果,华裔让步,肯接受种族歧视的法律。华裔不能当公司的老板,华裔不能当公务员,华裔高考的分数一定要高于土著几十分才可以上本地大学,等等的荒唐的法律。都跟智商的天生的差异有关。可是实行了几十年种族主义的法律以后,土著人还是毫无进展。可能过了几百年或几千年以后会有进展也不一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2-25 19:43:2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老师。

我这种科技产品爱好者这几天才第一次摸电烙铁,着急忙慌摸了才发现这里面其实水深得很,有很多学问。今天去搜索才明确了,集成电路这种超级发明也才只出现了不到60年而已。我经常发现人们热衷于谈论如何花钱买iphone神马的却从来对集成电路这类东西视而不见,热衷于谈论政策和赚钱却对货币供给这种事视而不见。

关于科技人才,老师说过中国每年产生的工程师特别多。

秦晖先生也在一个关于晚清以来西学和儒学关系的讲座里面间接提到这个事情,他是从为何近百年中国自然科技人才比起社会科学人才多这个角度来谈的。所以老师和秦先生一正面一负面的谈了点这个事情。

大家都爱折腾高科技,大家也敬畏那些科技人才,但是大家其实既谈不上喜欢科技人才也谈不上尊重科技人才,敬畏的也只是少数天才和大量相关权威而已。从“理工宅”“科技宅”这类流行词就能看到。

我常在想欧美最繁荣的那三个世纪,社会上普通人对科技和科技人才是个神马态度?我倒常看到很多科学家发明家祖孙几代都有重大贡献的例子。他们那三个世纪的伟大成就总得有社会基础吧?难道当时的那种社会基础也和中国现在一样,敬畏有余喜欢和理解不足,仅仅满足于知其然不在乎所以然?

不过我倒是大致能猜到为毛现在中国社会对科技和科技人才是这么个态度,政府垄断一切计划经济教育体制原子弹不如茶叶蛋神马的。从科技人才只能服从国家意志到可以出来创业赚钱这一步已经走过去了,不过也好像到此为止了,想要自由发表点言论参政议政获得媒体青睐有点社会影响力还是不太可能,所以在社会普通大众眼中他们始终还是些怪胎,仅仅满足于谈谈他们赚了多少钱他们脑子多好使他们的绯闻神马的,顺便追捧媒体宣传的iphone小米之类产品。这种环境下bbc那种科普片根本不可能拍出来,这还仅仅是科普而已。总觉得这事被搞得很荒谬,简直是人为制造精英和人群的分裂,而不是人为的让精英更好的融入人群为大众造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大中华投资网

GMT+8, 2024-6-2 16:39 , Processed in 0.013287 second(s), 3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