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世纪70年代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陷入“滞胀”后,关于通货膨胀的研究获得国际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各国政府自此纷纷改变宏观经济政策目标,即由以前的追求充分就业转向物价稳定,将治理和预防通货膨胀列为政府的主要工作。由于现在各国纸币是完全的信用货币,已解除了各种“外部锚”对其的约束,当政府存在巨大财政赤字之时,政府和中央银行往往会出现通过发行货币予以弥补赤字的冲动,因此现有的纸币本位制很容易引发通货膨胀。所以治理和预防通货膨胀始终是一个世界性的热点课题。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德国所经历的恶性通货膨胀与1945~1949年中国所爆发的恶性通货膨胀,被看成是世界货币史上恶性通货膨胀的两个典型例子。因为截止目前,除了1946年匈牙利极端的通货膨胀可以与之相提并论外,人类有史以来鲜有出其右者。对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德国恶性通货膨胀,引起了很多经济学家的兴趣。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有学者进行了研究。1931年富兰克出版了系统研究德国恶性通货膨胀时期价格与生产的专著《德国恶性通货膨胀中的兑换、价格与生产(1920-1923)》(Exchange,Price and Production in Hypezintlation:Germany,1920-1923);1937年美国康乃尔大学的沃伦与皮尔逊教授在他们的著作《世界价格与建筑业》(World Priceand the BuildingIndustry)一书中,对德国恶性通货膨胀作了这样直观的描述:如果将1923年德国通货膨胀的数据绘成柱状图,其长度将达到200万英里。其后荷兰经济学家劳森与彼德森1969年出版了他们的专著《1918~1923年德国通货膨胀》(The German Inflation1918-1923),对德国通货膨胀发生的背景、状况及其后果等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同年美国的林格编著了《1923年德国的通货膨胀》(TheCerman Inflation or 1923)。著名经济学家加尔布雷斯1975年在他的著作《货币的来龙去脉》(Money:When ItCame,Where It Went)中对德国的通货膨胀进行了专门的研究;唐•帕尔伯格(1993)《通货膨胀的历史与分析》(An analysisand history of Inflation),则将德国恶性通货膨胀作为经典的通货膨胀事例予以探讨。
相比而言,对于1945~1949年中国的恶性通货膨胀并没有引起国际经济学界的广泛重视,只有个别经济学家提到,如货币主义代表人物弗里德曼(1992)在《罗斯福、白银与中国》(SilverandChina)一文中认为,恶性通货膨胀导致国民党政权的垮台;唐•帕尔伯格(1993)于上书中对中国恶性通货膨胀研究也给以一定的篇幅。国内虽然历史教材、价格史、财政史等方面的著作有所涉及,但并不深入,最有价值的研究当推曾任中央银行总裁的张公权的《中国通货膨胀史》(1937-1949),该书提供了大量第一手的资料,并从货币政策的制定者与执行者的角度对中国恶性通货膨胀发生的原因及其严重后果进行了剖析,是后人研究此问题的基石;杨培新《旧中国的通货膨胀》和吴冈《旧中国的通货膨胀史料》,给我们提供了一定的史料。近年来《中华民国货币史资料(1924-1949)》第二辑,《中华民国档案资料汇编》(1927-1949年)《财政经济》、《四联总处史料》以及中央、中国、交通银行等大量档案史料相继整理出版,则为本问题的深入研究提供了重要的资料。几年前笔者曾对这一问题进行过较系统、深入地研究,发表过“论国民党政府时期恶性通货膨胀的特征与原因”及“恶性通货膨胀下的上海金融”等论文。
但是,检索国内外文献,发现尚未有学者将这两次典型的恶性通货膨胀进行比较研究。为什么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德国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中国会发生经典性的恶性通货膨胀?它们有哪些共同点?又有哪些相异之处?本文将逐一予以比较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