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华投资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Midas上证50ETF+商品期权+期货+股票现货指导服务网站公众微信平台
查看: 1993|回复: 0

:《三井帝国在行动》--揭开日本财团的中国布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9-21 19:40: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者:白 益 民


—很少有中国人知道,丰田、东芝、索尼、松下、三洋、NEC都是三井财团体系的重要成员,在他们看似激烈竞争的背后,却有着更多的共谋。

从基础制造业、高科技产业到能源矿产,三井财团已经在中国展开了令人震惊的精妙布局,中国企业已经被三井层层“捆绑”。
— 陆、海、空三位一体的准军事化财团体制始终是日本经济的脊梁,而不被中国人所知,到了该研究日本的时候了!

一位深入三井财团12年,高喊“向日本学习”而“让日本畏悸”的中国人,揭开鲜为人知的内幕,并宣称“日本不再有秘密!”


                         阅 读 提 示


—— 中国著名的国有企业 “上海宝钢”怎么被日本财团称为他们的成员企业了呢?

—— 创建了“新浪网”的四通集团曾经“与巨人同行”,却被业界称为“引狼入室”,这个巨人和狼到底是谁呢?

—— 你知道谁曾经打造了索尼公司,又宣称将上海广电集团再打造成一个“中国的索尼”吗?

—— 东芝与索尼在蓝光DVD标准上的竞争不过是演给外人的一场戏,其实他俩是一家人,谁又是这个家的家长呢?

—— 日系手机真的全都败走中国了吗,还是另有图谋?这是一盘没有下完的棋,你清楚这盘棋的对手是谁吗?

—— 为什么日本媒体把中国的“和谐号”列车称为“异乡的新干线”,这又与“台湾新干线”有什么联系呢?

—— 在中国航油集团输掉5.5亿美元的一盘赌局中,谁是那个麻将桌上“3对1”的幕后庄家

——“丰田汽车”真的是丰田家族创建和经营起来的公司吗,还是另有其人?暗中布局中国汽车产业链的又是谁

—— 谁在背后为东芝撑腰,以42亿美元吞下了西屋电气,拿到了80亿美元的中国订单,又打响了“核大战”?



答案只有一个: 三井

内 容 简 介
《三井帝国在行动》这部书,把日本当作一面镜子,用“三井”、“综合商社”、“财团”这三个概念作为一条主线,将众多热点事件、中日企业竞争与合作、重点产业分析等以案例的写作形式联系起来。这部书将告诉读者,丰田集团并非是丰田家族一手创建和经营起来的公司,背后另有其人,他的名字叫“三井”。

除了丰田汽车外,书中提到的东芝、索尼、松下、三洋、NEC等也都是三井财团的成员企业或重要关联企业,这的确颠覆了人们的传统认识。此外,三井住友银行、商船三井、三井造船、石川岛播磨、新日铁等一批世界500强企业也都归于三井财团这个大家庭,他们在书中的故事中扮演着不同角色。

本书不仅仅揭开了这些三井财团企业的身世之谜,更重要的是暴露出他们之间相互配合在中国众多产业上的隐秘布局和扩张战略,以及他们拓展市场和控制商权的手段,从而展现三井财团在钢铁、汽车、信息产业、石油、核电、高速铁路等中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上开辟出的一个又一个战场。

对于很多坚持发展中国自主品牌的企业来说,《三井帝国在行动》这本书的推出,进一步展现了“商战”的波诡云谲。在中国和全球市场上,面对一个比丰田集团还要大数十倍的三井财团这样一个“大帝国”,我们的企业如何找到自己生存和发展的空间,是一个迫不急待要研究的课题,涉及到了经济体制的层面。

作 者 简 介

白益民,男,1968年出生于北京一个普通知识分子家庭; 1993-2005年,就职于三井物产(中国)有限公司;2006年,他创建了“超级主义者”网站(www.superist.com),率先提出东方经济学的理念,并推出了介绍日本经济模式的《三井帝国启示录——探寻微观经济的王者》一书;2007年,当选为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的“全国日本经济学会”的理事,并组建了“财团经济研究室”,还同时担当多家财经类杂志媒体的特约撰稿人。








到了该研究日本的时候了!


梦系中国人自己的综合商社

倡导中国新经济的财团机制

促进国民企业的振兴与发展

捍卫国家经济的主权与安全


对外开放30年,进入中国的外资早已告别“散兵游勇”状态。由于缺乏有效的制约与制衡,以三井为代表的日本财团通过各种途径,越来越多、越来越深地介入了中国重大事务,并带来一系列复杂影响。然而,一些大型中资企业为了自身的短期利益,充当日资的“铺路石”与“敲门砖”。

三井物产这样的综合商社以及其财团所属企业早就成为了日本经济的基石,也是日本微观经济的操盘手。日本政商双方都对综合商社这种商业形态的存在和发展具有高度共识。日本政府的重大国策多咨询于财团,而非院校学者,财团领袖成为内阁高级顾问是常事。日本政商之间一直处于相互依存、相互支持的状态。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一国的主权不仅体现在领海、领土的管辖与治理权,更重要的是集中在经济的自主决策权上。保持经济主权的独立是中国对外开放的前提,也是实现经济繁荣、国家富强、民族自决的重要保障。如何与三井这样政商一体的日本财团合作与博弈,将成为中国企业和政府相关经济主管部门的一个不容忽视的课题。

更让人忧虑的是,中国大学经济系使用的教科书几乎都是清一色由美国经济学家撰写的,或者模仿美国经济学家撰写的,根本不提日本和韩国存在的被称为综合商社的企业组织。这些教科书不仅渗透到中国的院校,也渗透到中国政策制订者的思维之中,使个人自由主义、金融化、证券化成为一种近乎全国性的思潮。

                          媒 体 关 注

三井物产到底是做什么的?这似乎是个全球性的迷。三井物产中国副总代表魏杰是这样介绍的:“问我们做什么,不如问我们不做什么。我们不做毒品、不做武器弹药这些违犯法律的事,但是其他的只要有机会我们都可以做。”


—— 摘自《环球财经》20068月期/梁志坚


三井财团体系内的500强企业有一大把,财团所属的成员企业就有丰田、东芝、索尼等全球行业翘楚。在世界范围内,三井投资、参股的企业几乎无所不在,但是在三井关联企业的身上基本看不到三井的名称,三井就如一艘潜艇——它就潜伏在你身边,但你却感受不到它。
                                    ——摘自《商界·中国商业评论》20075月期/萧三匝

上世纪50年代末,原三井财阀直系、旁系公司以企业集团的新形式集结而恢复成为大财团。三井财团的经理会成员公司及其子公司和关联公司共达150多家。而三井物产则在1995年世界500强排名第二,并且连续5年以上进入世界500强前三名。
                                     ——摘自《董事会》20073月期/袁璐

无论是农作物、矿产资源还是消费品,无论是原材料、中间件亦或是终端商品,在所有的生产、贸易和物流环节,三井都扮演着“幕后推手”的角色,将自己的下属公司以及关联企业推到台前,不断地扩大着市场、资源和疆土,谋求着利润最大化,而自己则隐藏起来,像极了“影子帝国”里的王者。
                                     —— 摘自《商务周刊》20081月期/ 袁瑛 王晓

难怪人们常说,商社从拉面到火箭、从卫星到鸡蛋都做。甚至更有比卫星大的宇宙,比鸡蛋小的芯片和肉眼根本看不见的生物工程。那么,“综合商社”到底是什么?综合商社,是日本独有的企业形态。从三菱商事和三井物产这两家最大也最具代表性的企业可以发现,“综合”就是这类独特企业的金字招牌。
                                      ——摘自《中外管理》20074月期/王缨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大中华投资网

GMT+8, 2024-6-3 07:06 , Processed in 0.012404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