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华投资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Midas上证50ETF+商品期权+期货+股票现货指导服务网站公众微信平台
查看: 1818|回复: 0

出口数据疲软 扶持政策出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9-13 10:58: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http://finance.sina.com.cn/focus/luodian19/index.shtml

9月1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关于《促进外贸稳定增长的若干意见》。意见明确,将加快出口退税进度,增加对符合条件出口企业的贷款,扩大出口信用保险规模和覆盖面,减免部分法定检验检疫物出入境检验检疫费用。

这份《意见》,确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

(一)加快出口退税进度,确保准确及时退税。

(二)扩大融资规模,降低融资成本,支持商业银行努力扩大对小微企业的贸易融资,增加对符合条件出口企业的贷款。

(三)扩大出口信用保险规模和覆盖面,特别注意发展对小微企业的信用保险。

(四)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简化审批手续,提高通(微博)关效率,降低通关成本。

(五)妥善应对贸易摩擦,维护我出口企业合法权益。依法实施进口贸易救济,保护国内产业安全。鼓励企业用好区域、次区域合作机制和已生效的自贸协定。

(六)积极扩大进口,重点增加进口先进技术设备、关键零部件以及与人民群众密切相关的生活用品,支持企业技术改造,促进贸易平衡。

(七)优化外贸国际市场布局,支持企业开拓非洲、拉美、东南亚、中东欧等新兴市场。

(八)优化外贸国内区域布局,扩大中西部地区对外开放,推动边境省区发展对周边国家的经贸合作。

7月出口只增长1%,8月出口只增长2.7%,连续2个月的个位数增长,距离年初制定的10%的全年出口增长目标已经渐行渐远,出口的颓势已经是无法逃避的问题。《意见》的出台说明政府已经意识到,如果不采取措施的话,出口作为经济发动机熄火的局面将无法逆转。

但我们综合评价,这一系列政策低于市场部分乐观预期,实施环节难度较大,即使这些政策得到较好实施,也未必会有特别明显的积极效果,只能部分缓解出口面临的压力,外贸稳增长仍然任重道远。

财政压力下退税等政策没多大戏

出口退税新政纠结
多出负担误伤好人

事实上,这份意见的主要看点仍然在出口退税政策,低于此前市场预期的也正是出口退税政策,出口退税的范围和比例并没有提高,而重在要加强进度和确保执行环节。

此前我们提到过,上市公司二季报业绩出现了很多财税因素的负面影响,而出口退税政策在执行环节上的不到位正是一个普遍现象,这背后仍然是财政压力所致。

最新公布的财政收支数据显示,8月份的财政收入增长仅4.2%,而中央财政收入同比下降6.7%,这是一个非常罕见的数据。而地方财政收支的压力更大,近期我们不断看到,地方政府不惜通过15%以上的融资成本借道信托找钱。另外,这几天有些市场人士期待所谓的“万亿财政结余”来稳增长,事实上这个万亿结余也不过是个季节性的数字,因为财政收支安排的季节性因素,和去年同期相比,临时性的财政结余数量反而有所缩窄。

我们认为,除非重新增加大量赤字安排,否则在国内诸多稳增长政策需要花钱的当下,指望出口退税这个领域出现较大动作非常不现实。现有的出口退税政策如果能够得到较好执行,就已经是一个很不错的结果了,企业的压力只会得到少许缓解。

系列政策中的另一个看点,关于信贷支持这些领域的问题,指望商业银行进一步大力支持,我们认为同样不宜期望过高。一方面是银行本身不良增加,业绩增速放缓,地方融资平台展期等“政策性因素”已经给银行带来了较大的现实压力和长期隐患;另一方面,出口领域的不良增加,出口企业回款相对不利的背景下,银行业自身也有趋利避害的需求。

当然,整体上支持出口的政策还是非常值得肯定的,其他一些政策,比如提高政府服务效率、提供更多便利、优化出口布局等也有部分看点,但肯定政策的出发点并不等于期待明显的政策效果。【我来评论】

人民币汇率是出口问题的七寸

第二落点:人民币恐怕不是中度低估

上轮金融危机以来,中国的出口告别了名义增速的持续暴增,对经济的拉动作用不断下降,远远低于国内投资的影响。出口压力主要来自于三方面:外需不振、劳动力等要素成本上升、人民币汇率升值。

外需的问题几乎难以有所作为,尽管我们看到目前中国对新兴市场国家的出口仍然维持一定增速,但新兴市场的出口整体比例仍然较低,短时间内很难指望占据主导地位;而美国经济虽然不错,美国的经济恢复来自于其内部制造业的恢复等因素,因此对中国出口的拉动作用也不能太指望;而对日本、欧盟两大贸易伙伴的出口出现较大下滑,尤其是欧债危机的影响,似乎无论欧债危机如何演绎,继续恶化或者以紧缩的形式来拯救,对于中国相应出口需求的恢复都很难指望上。

而劳动力等成本具备相当的刚性,在人口拐点出现以后,除非经济继续下行到相当恶劣的程度,大量失业出现,否则难以有效缓解这一压力。

关于汇率的问题,我们一直认为,还是可以动些脑筋的。我们看到,目前中国的一些优势消失的出口行业,比如造船企业的报价高出韩国7%,纺织服装、玩具等加工的生产成本大幅高于东南亚国家和印度;但我们同时发现,08年以来,人民币对韩元、印度卢比、泰铢等大幅升值,达到40%-80%。可以说,汇率升值给中国企业带来的压力远远超过劳动力等要素成本的因素,这才是产业向海外转移的首要原因。即使中国内部出口结构调整,部分产业转向中西部等国内要素价格相对较低的区域,也几乎完全无法弥补汇率的负面影响。

因此我们认为,当下适当考虑汇率政策来扶持出口,是政策决策层值得考虑的重要选项。

当然,也有很多人担心贬值的负面影响,比如外资流出的势头也许会更加剧烈。最新的数据显示,二季度资本和金融项目的逆差达到412多亿美元,净误差和遗漏项逆差242亿美元,在经常项目仍然有537亿美元顺差的情况下,国际储备资产减少118亿美元。

我们认为,只要有贬值预期,那么资本流出的势头就不可避免,如果硬扛着汇率或者小幅缓慢贬值,反而会加剧外资流出的势头。正如当年小幅升值时,升的越慢外资流入越多,硬压住汇率外资流入更多。

如果进一步放开汇率波动幅度,顺应外资流出的势头,任由汇率出现短期较大幅度的贬值;不仅出口的压力会得到很大缓解,在贬值预期迅速释放完毕之后,准备流出的外资恐怕也会重新评估。当然,国内的物价水平、进口企业的压力等受到贬值负面影响的因素,就需要决策层权衡利弊了。

中国制造的产业升级不可能一蹴而就,高附加值产品必然和欧美形成短兵相接,贸易摩擦不可能避免。成本的竞争在现阶段是无法回避的,考虑到劳动力等成本相对刚性,除了更加灵活的汇率政策之外,恐怕没有其他办法可以重新赢回中国制造在国际分工中的比较优势。

撰稿:杨宇 李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大中华投资网

GMT+8, 2024-3-29 08:01 , Processed in 0.012127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