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华投资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Midas上证50ETF+商品期权+期货+股票现货指导服务网站公众微信平台
查看: 1926|回复: 1

李世民是怎样经营他的团队的?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1-17 17:36: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企业家读史(53)

一,实战考验:凡是有行政制度(bureaucracy,指具有严格等级和指定职责的组织)的地方,如何鼓励“忠臣”、杜绝“奸臣”就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有些人以为什么忠臣、奸臣,那些都是古代的事情。其实不然,正如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生前说过的,管理研究永远是以人性为课题,永远探究的善与恶。经营一个成功的事业也永远需要一个忠诚的团队,容不得有只顾自己,不顾大局的人跟着浑水摸鱼。

把大唐帝国推向兴盛的李世民,在还没当上皇帝的时候就已拉起自己的一班人马了。要不是他在经营团队上颇为老道,所谓的贞观之治也根本不可能出现。在政变成功,登上皇帝宝座以后,有一次,他曾这样感叹过:

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
勇夫安识义?智者必怀仁。(赐萧瑀)

现在人们“疾风知劲草,烈火见真金”,或“疾风知劲草,危难见忠臣”的说法,多少都是从李世民这首诗演化过来的。所谓“板荡”,取自古老的《尚书》,是局势动荡的意思。而萧瑀,则是辅佐他发动政变、登上皇位的一位大臣。这首诗据说是在一个宫廷宴会上,李世民在赞扬了萧是不可威逼利诱的“真社稷臣”后,即席为他写下的。

关键时刻的行动,是辨别忠奸的最可靠的依据。正所谓“鹰不试则巧拙惑,马不试则良驽疑”。实证研究也证明,根据“积极肯干”一类推荐信、介绍书,通过一次客客气气的面谈,甚至很多次按既定议程召开的、毫无悬念的公司会议,根本就无法判断人们紧要关头的真实表现。因此美国企业里有个流行说法,就是要想知道一个人未来的表现,最好的办法就是看他过去的所作所为(The best predictor of a person’s future behavior is his or her past behavior)。

这也就是为什么只有在刮大风的时才能发觉哪株草是吹不弯腰的“劲草”,只有到危难关头才能分辩出哪个下属是可信赖住的“诚臣”。李世民不相信世界上有不用行动来证明的忠诚。这就是中国历史上最有作为的一个朝代的“CEO”经营团队的秘诀。



二,将心换心:对于身为凡人的企业老板来说,有个几乎无解的困境,那就是你怎样找既忠诚、又有才干的雇员?不是你不知道他们到底在哪里,而是有才干的人凭什么要对你忠诚?

巧妙的激励机制只能帮你对这个矛盾有所抒缓,因为假如你聘到了真有才干的人,他或她很快就会把你的心机看得一清二楚——而接下来的,很容易就剩下雇主与打工者之间冷酷无情的博弈了。

到时候,那些客客气气向您道别的人可能正是你的事业最需要的忠臣,而那些站在你面前拍着胸脯说“尽管放心”的人却是将来把你的公司祸害个底朝天的奸臣。

其实,只能以你自己最高的道德素养(这不可能是假造的)激励你所聘用或即将聘用的高级雇员。让那些有才干的人赏识你的人性,是你唯一可能赢得他们真心尊重、并且为你和你的企业甘心投入心力的法则。这一点你是否真正做得到,或只能做得到几分,并非只有你自己才知道。因为世上最好的“忠臣”和最坏的“奸臣”都很会看人,他们一眼就能看透你的心。

读唐诗的时候,我们看到唐人满怀忠勇。为什么?那不是因为他们经过汉末以来400多年的战争和动乱,突然变得无端的乐观起来,而是因为他们见到了贞观之治。杜甫歌颂唐太宗的这些话并非言不由衷,其中也包含着生为唐人的自豪:

……
草昧英雄起,讴歌历数归。
风尘三尺剑,社稷一戎衣。
翼亮贞文德,丕承戢武威。
圣图天广大,宗祀日光辉。(重经昭陵)

在这个时代,那么多的诗篇里都有着晴朗开阔的意境,我们读到李白的“桃李待日开,荣华照当年”(长歌行)。

我们读到王湾的“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次北固山)。

我们读到张九龄的“日照霓虹似,天清风雨闻”(湖口望庐山瀑布)。

我们读到王之涣的“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登鹳雀楼)……

这样的文学足以能够反映出当时的人们晴朗开阔的心境,以及他们所处的大致是一个什么样的社会。

在现代市场经济里,每个企业老板其实身边早已纠集了一群人,也有钱维持得下去这个团队。当你周围都聚拢着热忱向上的同事,你自然不会往常那样感到阴谋的威胁、失败的惶恐;当他们一个个积极进取,你自然更容易领略奋斗的投入和成功的喜悦。

这也就是说,你起码都有条件当一个“迷你”李世民——至少在一个小范围里做得与他相当,只要你学会珍惜他们的热情、保护他们的忠诚。

先别说“No,no,no”表示谦虚,其实你已别无选择——因为假如你做不到,你就只有迟早垮台这一种归宿。




三,搜罗精英:唐人相互馈赠时,最富真情的礼物莫过于诗歌。李世民不仅写了一首诗给萧瑀,还在各种场合赐诗给房玄龄、长孙无忌、魏征、来济等那批协助他继往开来的大臣,以表示对他们的赞扬和倚重。他在赠给宰相房玄龄的诗中写道:

太液仙舟迥,西园引上才。
未晓征车度,鸡鸣关早开。(赐房玄龄)

这是说的是当天未破晓,不远千里而来的社会精英就已驱车向长安进发。长安的城门早已为他们打开,而贤明的宰相已做好准备,正等着迎接他们呢!这不仅是在赞许宰相(房玄龄)为国家搜罗人才,业绩卓有成效,也表达了作为大唐帝国CEO的他本人的求贤望治之心。

李世民对团队问题的见识,大概超过了中国历史上的所有的帝王。他曾经留下过这样的话:“以天下之广,四海之大,千端万绪……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这不是谦虚,而是为了强调“为政之要,惟在得人;用非其才,必难致志”。

不管现代人从李世民洋洋得意说的“天下英雄尽入我彀中”那句话里能分析出多少阴暗心理,至少有一层意思是没有什么好怀疑的,那就是他知道自己要依靠忠诚、勇敢、有能力的人来帮自己。这难免再一次让我们想起管理学泰斗彼得·德鲁克的一句明言:“下属是能人,上司不吃亏”。(No executive has ever suffered because his subordinates were strong and effective.)

后来,到康熙当皇帝时,虽然大清帝国在他统治下打败了所有对手,达到鼎盛,但他还是不得不羡慕李世民,要承认“俯仰千年余,盛治数贞观”。为什么他不说“疆域数贞观”、“军力数贞观”、“GDP数贞观”?因为这些他都用不着羡慕。他直言不讳羡慕的是治理,是李世民在自己身边聚集起来的那一班治理国家的精英。

标签: 历史 管理
发表于 2007-1-20 00:59:32 | 显示全部楼层
“管理研究永远是以人性为课题,永远探究的善与恶。经营一个成功的事业也永远需要一个忠诚的团队,容不得有只顾自己,不顾大局的人跟着浑水摸鱼。”

      动态的舞蹈在平衡木上

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大中华投资网

GMT+8, 2024-5-14 21:44 , Processed in 0.011950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