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华投资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Midas上证50ETF+商品期权+期货+股票现货指导服务网站公众微信平台
查看: 4490|回复: 14

此轮商品牛市下半场,阿三同学能给力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5-17 19:30: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印度改革派莫迪将出任总理 亚洲或是外交重点

2014年05月17日 来源:中国新闻网

http://www.chinanews.com/gj/2014/05-17/6181343.shtml


5月16日,纳伦德拉·莫迪(左)在艾哈迈达巴德接受母亲祝福。

中新网5月17日电 综合消息,经过逾1个月的马拉松式投票后,印度大选结果16日出炉,在野印度人民党在平民出身的领袖莫迪带领下取得压倒性胜利,改革派的莫迪将出任总理。

外界关注莫迪上台后的外交政策,分析认为,亚洲主要经济体将是莫迪外交重点。印度《经济时报》则称,印美关系可能冷却。主张经济优先的莫迪在胜选后发表演说,声言希望在10年内,将21世纪变成“印度的世纪”。

印度选举委员会16日公布的人民院选举初步计票结果显示,仅印度人民党自身便将至少获得人民院543个议席中的272个,获得绝对多数地位。而印度人民党领导的全国民主联盟更是可以掌控330多个议席。相反,执政国大党只取得64席,很可能迎来史上最大败仗。

分析指出,人民党将成为印度30年来首个单独执政的政党,将大大减少莫迪推行经改的掣肘,有助加快政策出台。

甘地家族恐失祖传议席

点票开始后数小时,国大党发言人舒克拉在新德里总部承认落败,称国大党已准备好成为反对党,同时讽刺莫迪为争取选民信任,不惜信口开河乱作承诺。国大党领袖拉胡尔在阿梅提选区只有轻微优势,可能失落甘地家族代代相传的议席,有报道指他在竞选表现不济,引起党内不满。拉胡尔和母亲索尼娅表示会为落败承担责任。

随着结果逐渐明朗,全国不少人民党支持者急不及待庆祝,莫迪中午在“推特”发表胜利宣言称:“印度赢了!好日子来了。”据悉莫迪将在家乡古吉拉特邦瓦多达拉选区举行胜利巡游。新德里的人民党员则希望他到当地,接受民众英雄式欢迎。

蜜月期或短暂

现任印度总理辛格16日致电莫迪恭贺对方胜选,并会在17日中午辞职,交由莫迪接棒。

报道分析认为,印度经济严重放缓,人民党以压倒性优势获胜,反映民众对国大党过去几年政绩非常不满,同时对莫迪和人民党抱有极大期望。

印度政治分析家乔杜里认为,人民不会给予莫迪很多时间,他上台后必须尽快在经改上交出成绩。孟买SBI基金管理首席投资官穆内特认为,莫迪将选择组建一个规模小、能力强的内阁,以符合他主张的“小政府、更多管治”执政方针。

但也有报道指出,获得人民强有力委托的莫迪,不需担心受其他政党制约,今后可以放手改革。莫迪曾连续四届担任古吉拉特州首席部长,在他12年任期内大力吸引投资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因此莫迪很可能沿用过去在这个州的改革经验,推动印度展开重大的经济改革。

莫迪承诺一旦中选,将在能源、公路和铁路领域积极招商引资,以求振兴经济。

印度当前正遭遇上世纪80年代至今最严重的一次经济放缓,经济增长率从两年前的9%急速下滑到4.9%,通货膨胀率达8.6%,是处在滞胀状态,因此,要在短期内振兴经济并不容易。
 楼主| 发表于 2014-5-17 20:06:1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5-19 10:08:28 | 显示全部楼层
印度资本市场各方面表现非常优异呀!相比之下,中国经济并不被国际资金看好,从中国国内看,也非常不看好,主要商品都还在跌跌不休中。。。看来,今年印度的风头要远远好于中国了,也许这一次带动金砖国家以及商品的不是中国而是印度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6-9 16:57:02 | 显示全部楼层
印度新总理上任第一把火:向2万亿美元黑钱宣战

2014年06月09日 来源:华尔街见闻

http://wallstreetcn.com/node/93899



新官上任三把火,印度总理莫迪上任第一天,就提出其首要计划:收回为逃税而囤积海外数以亿计美元的资金。

在5月26日就职后的24小时内,莫迪组建了一个由前任法官和现任监管机构人员组成的调查小组,寻找被称为“黑钱”的隐藏资产,并将它们带回印度。据估计这些“黑钱”高达2万亿美元,甚至高于印度的GDP。

《印度黑色经济学》的作者、新德里Jawaharlal Nehru大学经济学教授Arun Kumar称:

这将向所有逃税者发出一个响亮而明确的信号。政治意志力缺乏的情况时常发生,但我希望这次能有所不同。

印度加入英美等国,开始对隐藏海外资产的富人进行打击。据跨境转账研究机构Global Financial Integrity 2013年发布的报告,2011年,印度非法转移至海外的资金在全球排名第三,仅次于中国和俄罗斯。高净值个人和私营企业是“非法资金流动的主要推手”。

Kumar教授对世行和IMF提供的数据进行分析后估计印度有2万亿美元被非法藏匿在国外,这部分资金既没有在印度交税,也没向当局披露。如果按30%的税率计算,加上罚金,这些资产的税收可能超过6000亿美元。今年印度的财政赤字将扩大到金砖四国中最高,部分原因是税收占GDP的比例很低。

莫迪的印度人民党在2011年的一份报告中称,仅在瑞士,印度非法转移的资产就达到了2500亿美元,这占到了2010年印度GDP的20%。

印度法律允许居民持有外国银行账户,只要他们向当局披露并纳税。莫迪的特别调查小组将会集中调查存在离岸账户上的黑钱。

印度新德里国际透明组织(Transparency International India)的执行主任Ashutosh Kumar Mishra表示要追回海外海外的资金并不容易。他表示,印度需要在国际舞台上提出这一问题,并向海外银行施压,要求他们披露逃税人的信息。

Mishra说:

解决黑钱问题不能一蹴而就,在过去,缺乏合适的实施步骤往往会损害这些政策的良好初衷。

2011年6月,印度政府收到了来自法国当局的信息,其中包括了大约700名在汇丰银行瑞士分支持有账号的印度人的信息。

知情官员称,在名单上的700人中,有100人通过收回资金并纳税的方式获得了印度的大赦,避免了刑事起诉。但这位官员拒绝提供任何姓名以及透露共回收了多少资金。

汇丰银行上周表示:

汇丰不会默许逃税,个人需对自己的税收事务负责。

在2009年赢得联邦选举后,印度国会党承诺将收回离岸账户中的非法基金。在向最高法院提交的文件中,印度政府表示,它已向瑞士提出一种新的税收协议,以提高银行数据的交换。

瑞士国际金融事务秘书处发言人Mario Tuor称:

瑞士政府只能在瑞士法律的框架内与印度政府合作,而瑞士法律不允许基于失窃数据的合作。

今年3月大选前,当时的印度财政部长Palaniappan Chidambaram表示,印度已经多次要求瑞士政府提供关于印度居民银行账户的信息,但都遭到了瑞士方面的拒绝。

瑞士驻新德里大使馆官员Siamak Rouhani上周在一封电子邮件中说:

瑞士理解印度打击逃税的愿望,并致力于遵守相关国际准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6-19 22:44:53 | 显示全部楼层
印度版“混合所有制”推出 国有持股必须削减至75%

2014年06月19日 来源:华尔街见闻

http://wallstreetcn.com/node/95714



印度市场监管者周三表示,未来三年,政府所持上市公司的股份必须削减至75%,此举可能为政府融得超过90亿美元的资金。

以印度煤矿为例,该公司的国有股份为90%,按照当前415亿美元的市值算,卖掉15%的股份可以融得62亿美元。

分析人士称,此举表明印度新总理莫迪希望通过吸收新的资金来填补公共财政,同时提高印度广大公共部门的经营表现与经营责任。

此前,印度政府数次都没能完成处置国有资产的目标。但政治分析师认为,在选举大获全胜之后,莫迪更有可能强力“卸载”这些包袱。

印度剥离部分国有资产的做法很容易让人联想到中国正在推动的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从去年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国有企业改革进程加快,“混合所有制”全面推进,作为先行者,中石油、中石化、国家电网等“巨无霸”央企都已经有所动作。

中石化董事会今年2月同意对其下属的油品销售业务板块进行全面重组,其中社会和民营资本持股比例不超过30%。中石化董事长傅成玉表示,下一步,在页岩气的整个产业链发展过程中,包括开发、运输、销售以及其他可能增值的领域,都要推进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发展。

中石油亦表示,拟公开出售西气东输管道资产,涉及的资产包括西气东输一、二线,评估后的净资产为389.5亿元人民币。

国家电网则称,将分类开放四领域引入社会资本,其中对分布式电源并网、电动汽车充换电实行市场开放,抽水蓄能电站、调峰调频储能项目则实行投资开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7-9 17:50:31 | 显示全部楼层
莫迪开出振兴经济药方:造印度高铁网络 开放铁路投资限制

2014年07月09日  来源:华尔街见闻

http://wallstreetcn.com/node/98495



印度启动独立后最大胆的一项改革:新任总理莫迪宣布引入私人资本和海外资本投资国内极端落后的铁路系统。

印度还准备修建一组高速铁路连接国内大城市。第一条线路计划从印度金融中心孟买通往第七大城市艾哈迈达巴德,而这条线路造价估计在100亿美元左右。

铁路对于印度而言远非基础设施那么简单,印度每天有2300万人的出行依赖铁路,火车票价是政治问题,而不是一个经济问题。

周二莫迪总理在议会提交年度铁路预算时说:

“铁路预算不只是反映了铁路建设,整个印度发展都有赖于铁路发展。”

印度铁路部长Sadanada Gowda宣布,未来铁路项目将引入私人资本参与,并将推出高速铁路,网络订票系统等吸引人的项目。

华尔街见闻网站此前报道,中国提出了一项规模达到3000亿美元的对印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计划。中国企业对印度的铁路,特别是铁路电气化、高铁等尤其感兴趣。

印度本月成功试运行了速度达160公里印度版高铁,创下了印度铁路时速新纪录,但这个速度远远落后全球高铁平均水平,只有中国高铁时速的一半。

莫迪在5月份以压倒性赢得大选后,印度国内政商两届翘首以待他拿出大胆改革计划振兴经济,然而外界认为目前为止拿出的政策均缺乏力度。

印度铁路是世界第三大铁路系统,每天有1.9万个班次运送2300万乘客和265万吨货物。但是这个从英国殖民时代沿用至今的交通网络已经无法满足经济的增长速度。

在印度现有的13万座铁路桥中,约25%已经有超过100年的寿命。铁路系统有约94%的收入被用于运营成本和社会保障,能够用于基础设施进行现代化改造的资金所剩无几。

事实上莫迪政府拿出的铁路改革方案,与上一界国大党政府的改革方案类似,但是前总理辛格的方案最终在民众反对声中流产。

但是未来莫迪政府谨慎的改革能否成功现在依然是要打一个问号。

上个月印度政府宣布将乘客火车票价在原有价格基础上,向上调整14.2%,货运价格上调6.5%。

涨价引发印度多地民众抗议,抗议人群占领铁道,封锁铁路,甚至阻停了一辆正在行驶的火车抗议涨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8-6 18:04:41 | 显示全部楼层
历史性一步:印度独立以来将首次统一税收

2014年08月06日 来源:华尔街见闻

http://wallstreetcn.com/node/103128



印度新总理莫迪制定了一项雄心勃勃的计划:他要改革税制实施统一的销售税,改变印度国内经济四分五裂的局面。(更多精彩财经资讯,请到各大应用商店下载华尔街见闻App)

虽然印度独立超过60年,但是从经济上看印度从来不是一个统一的国家。各邦对管辖内的企业实施不同的税率和税法,阻碍了企业自由扩张。

这个局面不久之后可能就将改变。5月份上台的新总理莫迪宣布,他将在印度国内实施统一的销售税。

如果莫迪的税改成功,那么印度各邦目前征收的十几种地方税将取消。据印度智库全国应用经济研究理事会(NCAER),统一税法将把印度GDP增速推升1.7个百分点。

咨询公司安永印度合伙人 Sudhir Kapadia告诉彭博新闻社:

“这是新政府改革清单中最重要也是最容易推进的一件事。目前税制有太多漏洞,如果能采用单一税法,这将促使企业未来纯粹出于利润作出决策。”

莫迪不是第一个想要统一税制的印度总理。2008年前政府总理辛格就提出在两年内在印度实施统一的GST增值税税率计算法。

但是由于地方政府阻力这套系统至今仍未上马。当时担任古吉拉特邦首席部长的莫迪,就以新系统成本太高为理由反对改革。而在他成功当选总理后却表示要竭力推动增值税改革。

如果印度政府不能在明年4月前得到国会三分之二多数批准,那么印度GST增值税改革将被迫流产。

事实上印度居高不下的赤字正逼迫莫迪改革税制,他必须兑现诺言实现2013财年4.1%的赤字目标,而现在离明年3月底财年结束只剩半年。然而今年雨季降水偏少,加上油价上涨正在迅速推高政府的补贴支出。

莫迪发言人Aman Sinha说,政府改革税制“不是一场大跃进,是延续上届政府想做但没有做到的事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1-26 11:45:57 | 显示全部楼层
印度欲更新铁路设施 中印或合建全球第二长高铁

2014年11月26日  参考消息网

http://finance.sina.com.cn/stock ... /113820925399.shtml


多年来,印度铁路一直投资不足,大部分路网速度缓慢、拥挤严重。图为一列驶经印度北方邦洛尼镇的拥挤不堪的火车。(路透社)

外媒称,印度铁道部发言人25日表示,中国将就在印度德里与印东南部城市金奈之间修建一条高速铁路开展可行性研究,并为研究提供资金。目前,印度正在采取行动更新其老旧的铁路基础设施。

据路透社11月25日报道,中国在不到10年时间内建成了世界最长的国内铁路网。此后,中国一直积极奔走游说,竭力推动其高铁技术出口,包括对马来西亚、泰国和缅甸政府做工作。迄今为止,中国已在沙特和土耳其的高铁修建项目中中标。

印度铁道部发言人没有透露这条计划全长约1750公里的铁路的估算成本。

这位发言人称,由5名印度官员组成的代表团于11月24日抵达中国,他们将与中国官员就高铁的可行性研究签署协议。这将是今年9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对印度进行访问期间签署铁路合作备忘录以来,两国达成的首个铁路协议。

印度铁道部发言人说,新任铁道部长苏雷什·普拉布已要求加速推进包括德里-金奈高铁在内的多个项目。

印度现有的英国修建的铁路多年来一直投资不足,大部分路网速度缓慢、拥挤严重,而且往往被视为印度基础设施远远落后于中国的标志。

印度总理莫迪承诺要升级印度的铁路,并修建一个连通印度主要城市的“钻石四边形”高铁网。

据印度报业托拉斯网站11月25日报道,一个印度铁路代表团来到中国,为修建1754公里长的德里-金奈高铁走廊开展可行性研究制订计划,这将是全世界第二长的高速铁路。

中国官员表示,印度高层代表团于24日抵达北京,正与中国相关高铁公司就修建德里-金奈高铁走廊进行谈判。

计划建设的高铁走廊将是全世界第二长的高铁,仅次于中国去年开通的全长2298公里的京广高铁。中国官员称,德里-金奈高铁的成本会在326亿美元左右。

印度目前正在考虑修建两条高铁走廊。日本正在对孟买-艾哈迈达巴德高铁项目开展可行性研究,而中国将对德里-金奈高铁进行可行性研究,该项目预计于明年初启动。

根据协议,中国同意为100名印度铁路官员提供重载运输方面的培训、帮助印度重建现有的火车站,并在印度开设铁道大学。预计培训工作很快就将开展。两国还同意合作确定提高金奈经由班加罗尔至迈索尔的现有铁路速度所需的技术投入。

德里-金奈高铁是计划建设的“钻石四边形”项目的一部分。该项目旨在修建一个连接不同城市的高铁网络,包括德里-孟买、孟买-金奈、金奈-加尔各答、加尔各答-德里以及孟买-加尔各答。

报道称,目前,“首都特快”列车从德里运行至金奈需要28个小时,根据计划,新高铁的时速将达300公里,将使运行时间缩短至6个小时。

如果成功实施,印度的高铁项目会是中国取得的一个重大进展,中国正在积极向海外推广其高铁技术。

中国一名专家在评价中印高铁协议时说,如果达成协议,该项目将为中国公司向印度提供新铁路设计、由耐久材料制成的轨道、高速列车自动信号系统以及现代化车站打开大门。

媒体报道说,到2013年底,中国铁路营运里程突破10万公里,其中高铁突破1万公里。中国正竭力在印度和其他国家争取利润丰厚的高铁市场的更大份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5-7 15:43:41 | 显示全部楼层
印度实业家:2050年印度将成为第一大经济体

2015年05月07日 新浪财经

http://finance.sina.com.cn/world/yzjj/20150507/153422128059.shtml

新浪财经讯 北京时间5月7日消息,现年73岁的印度实业家、企业集团Godrej Group掌门人Adi Godrej对印度前景非常乐观。

他表示:“我认为下一个财年,印度将成为全球增长最快的主要经济体。我对印度经济的未来非常乐观,我感觉到2050年,印度将成为全球第一大经济体。”

他对莫迪政府振兴印度经济的举措大为赞赏,包括政府所倡议的“印度制造”和“智能城市”等。

他指出:“莫迪政府非常注重经济增长,也非常注重改革,我相信他们将会取得很不错的成绩。当然,我们有非常吵闹的民主制度,凡事推进都不会像大家期望中那么快,不像点鼠标那么简单。但我预计我们会有上佳表现。”

尽管如此,Godrej也承认印度应该在鼓励创业和改善营商环境方面有更大作为。

他表示:“我们是一个自由经商的国家,但多年来营商环境方面仍有诸多限制,亟需加以移除。我们必须让企业家感到他们可以轻松自由地工作,而不是让课税官骑在他们背上、让官僚机构把持一切。我认为这届政府显然有决心改变这一状况。”

Godrej所掌管的Godrej Group已经有118年历史,集团业务涵括消费品、房地产、家电、证券、农业和其他多个行业,目前在28个国家运营并计划扩张至更多新兴市场国家。虽然集团基本上仍为家族所有,但旗下的Godrej Industries和Godrej Properties都在印度交易所上市。

Godrej表示,家族企业的优势是做决定非常快,而非家族制的公司制企业董事长不断更好、董事也不停走马换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5-15 14:19:34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印龙象之争的前景

2015-5-15 黄文政 梁建章

http://www.impencil.org/portal.p ... 47a7b7e80a40613cfe1

摘要: 印度拥有完美的人口结构和未来世界第一的人口规模,这将是印度相对于中国的最大的基础性优势。

中国和印度都是文明古国,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两个国家。虽然印度文明比中华文明更加悠久,而且历史上印度对中国还是宗教和文化输出国,但两千年来,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水平整体上胜过印度。

在经济历史比较中广被引用的Maddison(2008)数据中,中国的人均GDP在19世纪中叶以前就长期领先于印度。而在维基百科的词条“历史性发明时间表”(Timeline of Historic Inventions)列出的人类有史以来共133项重大发明中,中国拥有30项,而印度仅有1项。值得一提的是,中国的30项发明全部出现在15世纪之前,占世界总共78项的38%,远超同期其他可比的地域,说明中国在技术上的落后发生在最近几百年。

与印度相比,中国拥有难以比拟的先天优势。中国地处欧亚大陆东端人口重心之地,周边有日本、韩国、俄罗斯、印度、东南亚等文化各异的国家和地域;印度则局促于南亚次大陆,四周除中国只有文化相对同质的国家。中国气候温润,而印度相对炎热。

中国的历史一脉相承,语言统一,占人口绝对多数的主体民族早就形成了共同的文化风俗和价值认同;印度在历史上只有极少时间处于松散的统一状态,内部千差万别,语言更是五花八门,最大的印地语使用人口只有41%。

中国社会追求世俗化成功,自汉代以来就基本是一个没有贵族的平民化社会;而印度种姓制度虽然早就在法律上被废除,但依然深刻地影响着社会心理和行为模式。中国人的勤劳和忍耐力少有民族可以比肩,在中国夜以继日的工地在其他国家难觅踪影。

在过去许多西方文明史学家的眼中,唯一可能抗衡西方文明的是包括中国在内的东亚文明。哈佛历史学家Stoddard在其1921年出版的书中就认为,西方文明的最大竞争者来自东亚。在他看来,尽管日本的威胁更直接,但最终竞争者是人口规模更大的中国。他认为中国人的勤劳、聪明、灵活、坚韧、对环境的适应力和商业头脑少有民族可以媲美。

因其观点带有种族冲突色彩,Stoddard是一个争议性人物,但他成功预料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美日太平洋战争、世界各地的殖民地命运、第三世界国家人口向欧美的大规模移民、以及激进伊斯兰势力将成为世界重要政治力量。他还预料,由于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世界其他民族在人口增长势头上将超过欧洲裔,西方对世界的主导地位最终将面临崩溃。

尽管中国在历史上长期领先于印度,但19世纪中叶以后,中国陷入了外忧内患的境地,长期的战争和动荡致使中国的发展甚至落后于沦为殖民地的印度,以至于到1950年代初,中国的经济发展水平还略低于印度。但此后,中国的发展速度开始超过印度,特别是1980年代以来,中国的高速增长更是把印度远甩到了后面。中国的经济总量在1950年与印度大致相当,到2014年已经是印度的5倍。根据各种指标判断,中国整个社会发展水平领先印度10到30年。

但中国发展速度快于印度的势头面临逆转。今年3月,亚洲开发银行发布的《亚洲发展展望》报告指出,2015-16财年印度经济增速将达7.8%,首次超越中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今年4月14日称,印度最近推行了一系列加大投资、降低油价等政策措施后收效颇丰,2015-16年将会超过中国成为发展速度最快的新兴国家,预计GDP增速为7.5%。根据印度政府发布的数据,印度2015财年GDP预计增长7.4%;而中国政府将2015年GDP增长率定在7%左右。

由于影响经济发展的因素错综复杂,这些预测未必准确。但长远来看,中印经济增长相对速度的逆转几乎是必然的,而且这种逆转并不只是一时的起伏,而将是印度经济发展速度将超越中国的长期趋势的开始。中国的经济总量、人均GDP和社会发展程度都远高于印度,所以印度未来发展速度超过中国也属意料之中,真正将令人惊奇的将是印度的国力最终可能压倒中国。很多中国人听到印度,联想到的是贫民窟,扒满火车的乘客、低收入的家庭、落后的基础设施等,要说印度未来的国力会压倒中国很可能会被这些人当成是痴人说梦。

如前所述,无论从哪个方面,印度的先天条件都远不如中国,中国全面领先于印度本来是不言而喻的,但为何印度最终反而可能压倒中国呢?归根结底,这是因为印度拥有完美的人口结构和未来的世界第一的人口规模,这将是印度相对于中国的最大的基础性优势。

如下图所示,印度的人口结构自然而匀称,其生育率也在缓慢下降,逐步接近替代水平,印度人口并不会无限增长,这反映在人口结构图的底部处于稳定之中。尽管中国计划生育所宣称的目标是人口的均衡发展,但实际后果却是中国的人口结构的严重扭曲。

这种讽刺性的结果并不奇怪,因为被人为力量强势干预的结构是不可能均衡的。中国的人口总量控制就像在一棵大树的顶端横置一块水泥板来阻止树木的自然生长,最终致树干和树根的极度扭曲。

中国和印度的人口结构



印度人口远比中国年轻。在2014年,0-14岁人口占总人口比例,印度是28.5%,中国是16.5%,未来这种差距会进一步迅速拉大;而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例,印度是5.8%,中国是10.1%。印度人目前的平均年龄是26岁,而中国人平均是35岁,而且中国社会进一步变老的速度远快于印度。

大量年轻人是创新和创业的活力之源,更是驱动经济发展的需求之本。当今,大学教育是从事科技事业的前提。中国的大学学历人口在2007年超过美国而居世界第一,为中国科技突飞猛进奠定了坚实基础。但从人才资源趋势来看,印度将超过中国成为在校大学生最多的国家。

就18-24岁的大学适龄人口,印度目前是中国1.2倍,而中国和印度的大学毛入学率分别为26.5%和18.8%。到2040年,印度大学适龄人口将是中国的1.7倍。到时就算中国的毛入学率能达到60%,印度只要达到35%,其高等教育在校人数将超过中国,此后印度超出中国的幅度会越来越大,最终在人才规模上压倒中国。

在巨大的惯性之下,低生育率对未来人口趋势的长期影响远超过普通人的预期。印度现在每年出生人口是中国的1.7倍。而且,未来10年中国处于生育高峰的23-29岁女性会减少约43%,再加上中国的生育率仅印度一半,在这两个因素的叠加下,即便中国立即全面放开并大力鼓励生育可能将生育率提升50%,在一两代人之内印度年出生人口依然会达到中国的4倍(1.7/(0.57*0.5*1.5))左右。

即使中国鼓励生育能让生育率最终赶上印度,那可能也需要两三代人时间。届时,印度的年出生人口将达到中国的6到8倍,如果年出生人口稳定在这个相对水平下,最终印度的人口总数可能达到中国5到7倍。

目前印度人均GDP相当于中国的20%,如果未来上升到中国的50%到80%,那么印度的经济总量可能将达到中国的3到7倍,印度将彻底把中国边缘化。在过去两千年来,中国的人口规模几乎始终都大于印度,经济规模更在印度之上。但长期的低生育率将让中国彻底失去这一优势,并且在可预见的将来被印度远远地甩到后面。

在长期计划生育宣传下,很多中国人把人口当成分母,误以为人口的萎缩会提升中国的人均GDP。实际上,对于人均GDP来说,人口不仅是分母,更作用于分子,而且对分子的影响更长远和更基础。人口萎缩会降低规模优势和需求和供给效率,从而更可能带来人均GDP的相对下降。

比如,在1991年,日本人均GDP比美国高20%左右,但到2014年却比美国低25%,尽管这期间日元对美元的大幅升值和日本低于美国的人口增长率都在推高日本的人均名义GDP。不少人把日本的衰弱归咎于日元升值,但日本长期维持贸易顺差,真正影响日本国际竞争力的并非日元升值。相比之下,极低生育率导致的人口老化和萎缩被普遍认为是日本经济长期萎靡的根本原因(经济学人,2010;Krugman,1998、2008、2013;大前研一,2010;Akram,2012)。

可以预料,随着中国人口的深度老化和快速萎缩,印度经济增长速度超越中国,将不仅表现在GDP总量的增长上,并最终表现在人均GDP的增长上。

中国走上正常发展轨道才几十年,中国的先天优势在庞大人口的倍乘效应下形成巨大的力量,让中国迅速崛起。如果中国维持世界20%的人口,保持市场规模和人才数量的绝对优势,在强大经济实力的支撑下,中国的技术乃至科学将快速进步,这反过来又会进一步强化和巩固中国的经济地位。

再加上恢复民族自信心,在全球经济达到均衡之后,依靠规模和集聚效应,中国很可能成为世界经济和科技的中心,把人类文明推向新的高度。这不是天方夜谭,而是人类社会恢复到正常状态。然而,低生育率对中国的发展被釜底抽薪,很可能让中国的崛起昙花一现就成了明日黄花,中国世纪还未真正开始就将落幕。

与高高跃起,但将重重摔下的中国龙形成鲜明对照的是行动迟缓的印度象。印度在地理环境、平均智商、勤劳程度、以及对世俗成功的追求上都远逊于中国,但印度人口结构和规模的优势可能压倒中国在其他方面的优势。

其实,印度能够获得这种人口优势却是因祸得福。印度政府早在1952年就提出“人口控制计划”,在1970年代中期的“紧急状态”时期,印度还采取过严格的生育限制政策,曾在一个月内迫使400万人做了绝育手术。但人口控制的强制措施遭到印度民众的强烈反对,仅持续一年多便告夭折,并导致执政的国大党政府也在大选中下台。此后,印度各届政府都不敢再推行强制计划生育政策。印度的体制使得印度无法持续推行强制性计划生育,但印度却因此逃过一劫,使人口最终成为印度最大的基础性优势。

印度的人口观念也历经曲折,新任总理莫迪的立场转变就是一例。在2004年10月,时任印度古吉拉特邦首席部长的莫迪就称,“人口的爆炸性增长”是最大的全国性危机,需要采取革命性手段来应对,比如立法规定有两个以上孩子的人不能当选为民意代表。

莫迪于2014年5月当选为印度总理后,媒体一度预测他会采取措施控制人口。斯里兰卡卫报在2014年9月刊登的一篇文章中提到,莫迪不太可能没有认识到印度人口控制的重要性,建议莫迪尽快采取措施降低印度的人口增长率。

但莫迪上台后并未提出任何人口控制计划。相反,2015年新年伊始,莫迪正式宣布撤销已有65年历史的“计划委员会”。计划经济和计划生育可以说是一脉相承的,莫迪这个动作更符合他对人口控制立场发生转变的判断。2014年9月28日,莫迪在纽约麦迪逊广场花园发表演讲说,称印度有世界上最年轻的人口,21世纪可能属于印度。

莫迪当前的态度与印度社会的主流人口观念相符合。早在2010年,《印度时报》就曾刊文指出,印度人口规模不是负担,而是经济发展的最大优势。尽管很多深受计划生育宣传的中国人会觉得匪夷所思,这一观点其实被国际宏观经济学界和媒体普遍接受,

中国限制生育的一个重要理由是人均资源少。但从人口密度来看,中国为141人/平方公里,印度为382人/平方公里。即使假设中国只有一半的土地适合人居住,印度所有土地都适合人居住,印度的人口密度仍大大高于中国。尽管中国的人均耕地面积少于印度(中国为1.36亩,印度为2.01亩),但中国的人均粮食产量却高于印度(中国为384公斤,印度为246公斤),中国的人均森林面积更是远远高于印度(中国为2.31亩,印度为0.87亩)。此外,中国的人均草原面积、人均淡水资源和人均矿产资源均高于印度。

现代经济史中,几乎没有国家的经济发展受阻于资源瓶颈,但却有很多资源诅咒的例子;许多资源相对贫瘠的国家。如德国、英国、日本、韩国等人多地少的国家都发展得不错,而中南美洲甚至俄罗斯等不少资源丰富的国家的发展却乏善可陈,这些国家只是近年受中印发展的带动才有了些生机。虽然印度的绝大部分资源远低于中国,但其经济发展的阻力也更多地被归咎于社会、教育、文化、政策等方面的问题,而不是所谓的资源匮乏。

在一面倒的人口是负担的观念下,很多中国人相信印度会被人口压垮。但从1980至2010年,印度人口从7亿增长到12亿,其间印度的人均预期寿命、婴儿死亡率、识字率、大学生占人口的比例、人均GDP以及人均用电量等各种硬件的人均占有量,等每一项指标也都在稳步提升。这些进步快速而且显着,只是在中国的光环之下不是那么耀眼。

从现在到2050年,印度人口有望从12亿增长到峰值17亿左右。如果说从7亿增加到12亿,印度的一切都在变好,那么从12亿增长到17亿,有何理由相信所有的进步就会嘎然而止,甚至整个印度就会陷入崩溃?难道中国的人口数就是一个不能超过的神奇数字,还是所谓的人口容量本来就是一个心理幻觉?

人口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基础。比较中印两国人口变化的趋势,印度处于明显的优势。当然,人口虽然是一个核心因素,但也只是发展的众多必要条件之一。其他条件如果发挥得好,庞大的人口是优势,但如果发挥得不好,庞大的人口确实有可能成为负担。印度的先天条件与中国相比存在明显的差距,印度要凭借其人口规模和结构优势在经济发展上超越中国依然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

但另一方面,虽然人口多并不表示会强大,但人口急剧萎缩则一定预示着衰亡。中国生育率处于更替水平以下已经超过20年,各种证据显示,在强大的低生育惯性下,即使大力鼓励生育也难以逆转人口颓势。

现在慢慢吞吞的政策改变步伐更是令人失望。一个文明或种族,不论其科学、文化或社会发展的成就有多高,如果在繁衍后代长期处于劣势,最终必将没落。社会学之父孔德就曾断言,“人口即命运”,这一判断或许最能反映中印龙象之争的前景。

2015/5/15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5-18 11:20:59 | 显示全部楼层
印度财长:印度经济增速将超越中国

2015年05月18日 英国《金融时报》 詹姆斯•克拉布特里 维克托•马莱 德里报道

http://www.ftchinese.com/story/001062065



印度财长表示,印度将有望超越中国,实现8%以上的年度经济增长。他说,印度政府进入第二年任期将加快经济改革计划,并承诺解决当局与投资者之间的税务纠纷。

阿伦•亚特力(Arun Jaitley)在接受英国《金融时报》采访时,驳斥了那些抱怨印度缺乏“大爆炸式”改革的批评者。他表示,他在规划一个“巨大”的公共投资计划,并将推出“战略性”的私有化计划。

“我们已经恢复了印度决策过程的可信度,”他说。“我们的增长速度快多了,我们的就业创造加速了,我们的财政赤字即将完全进入可控范围,我们的经常账户赤字状况空前良好。”

去年5月,印度总理纳伦德拉•莫迪(Narendra Modi)和他的印度人民党(Bharatiya Janata party)以终结腐败和振兴印度的疲软经济为竞选纲领,在大选中赢得压倒性胜利。但在结束第一年任期之际,本届政府面临着与全球基金管理公司的税务纠纷、土地法在议会的延误,以及商界领袖对于渐进式改革感到失望的抱怨。

然而,亚特力承诺在政府五年任期的下一阶段推动一项更加坚定有力的议程,其中包括破产法以帮助重启私营部门投资,以及一份向水利、道路等项目投入巨资的计划,以提振该国庞大的农村经济。

“我们正在研究设立一个破产法庭。我们正在研究建立一个涉及公共合同的纠纷解决机制。我们正在研究公共采购法,”他表示。“我们正在研究一项政策,或许可以取消(各类项目的)大量事先审批要求,以一个监管机制取而代之。”

亚特力补充说:“在过去一年期间,我们作出的每一个决策都指向一个方向:我们一直在努力推进改革和自由化。在本届政府任期的未来几年内,我们打算在农村基础设施方面大举加大投资力度。”

印度财长相信,全球人口最多的民主国家能够在增长速度上超过中国。他表示,相比竞争对手和邻国每年7%以上的经济增长,“我认为我们可以做得更好”。但他补充说,在增速上超越中国“不能让我满意”,因为中国经济的绝对规模仍然大得多。

亚特力表示,本财年仅中央政府就将增加基础设施支出110亿美元。政府已经宣布了未来五年在铁路建设上支出1370亿美元的计划。

在税务问题上,他表示,他将“在接下来的几天里”宣布一个委员会的权限,该委员会旨在化解当局与全球投资者之间60亿美元的税务纠纷,并处理有关追溯性税收要求的一系列其他“遗留”问题,这些问题已经影响了印度的声誉。

尽管在议会上院遭遇国大党(Congress party)反对,但亚特力表示,他决心坚持自己的目标,出台拖延已久的全国范围的商品及服务税,该税种将取代繁多的各邦税费,使印度29个邦变成一个单一市场,同时证明政府的经济改革决心。

“我想赶在2016年4月1日的最后期限之前,”他说。“我意识到时间很紧的事实。但我还是想付出巨大努力。”

亚特力表示,他“眼下”没有计划完全私有化大型国有控股的银行和能源公司,但他将在今年发起“战略撤资”计划,出售亏损的公共企业,如政府拥有的酒店集团。

他补充说,莫迪政府已经对腐败采取了行动,在新德里的政府部门,不再有人排队请求“关照”。

亚特力表示,这些小步改革的总量是“显著的”。“我们认为,与多数国家相比,我们做的好得多。只要继续加快我们的改革,并能够吸引更多资本进入印度,这将是我们的一个真正机会。”

译者/和风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5-29 10:52:11 | 显示全部楼层
印度的土地财政之梦

2015-05-29 证券时报网

http://epaper.stcn.com/paper/zqs ... /content_695052.htm

印度工业发展瓶颈的70%要归结于征地问题。

李宇嘉

“印度赢了,好日子将要到来。”这是莫迪在赢得印度总理宝座后,在社交网站上写下的一句话。上台之后,莫迪兑现诺言的构想之一是印度制造(Make In India),包括放开外商直接投资、基础设施建设、减少政府计划管制等。由于这些做法借鉴中国改革开放的路子,莫迪被称为具有“中国特质”的印度的“邓小平”。

5月15日,莫迪上任后首次出访中国,并在清华大学发表演讲,再次阐述了他的改革计划,其中核心就在于征地制度改革。莫迪指出,“显而易见,没有土地,修不了路,也建不了厂,吸引外资和印度制造无从谈起”。今年4月21日,莫迪领导的人民党把《征地法案修正案》送到印度上议院表决,核心内容是用以工业开发、房地产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的土地可以绕过“80%土地拥有者同意”这一环节,直接进行市价补偿。

此前执政的国大党,在2011年通过了《征地和重新安置法案》,规定征地方必须向农村和城市的土地所有者分别支付最高达到土地市价4倍和2倍的收购价格;所有公私合营和私营企业在征地时,必须事先分别取得70%和80%土地所有者的同意。这意味着,莫迪政府要部分放弃一直尊崇的自由民主,希望挥别冗长无比的征地程序。因此,被称为“戈迪亚斯之结”的印度征地难题将化解,印度也有望走上中国式的“土地财政”道路。

印度被称为世界上“征地最难的国家”。印度工业发展瓶颈的70%要归结于征地问题,尽管土地成本只占工业项目的1%~4%,但由于征地进度缓慢和程序复杂,往往将土地成本推高到工业项目成本的20%。近年来,尽管印度政府招商引资雄心勃勃,但多数外资项目因无法“落地”而折戟。2014年,习近平主席访印期间表示,中国未来5年将在印投资建设两个工业园,但目前普纳工业园仅有1/5的征地落实,位于古吉拉特邦巴罗达市的中国工业园只有28%的土地可用。

印度本土公司也不例外,2005年,本土最大企业塔塔公司计划筹备在西孟加拉邦设厂,生产世界上最便宜的汽车,但三年后,因民众抗议,塔塔公司只好把工厂转往当时莫迪执政的古吉拉特邦。而古吉拉特邦之所以能够解决塔塔公司的用地需求,是因为塔塔公司需要的1000英亩土地掌握在政府手里,而不是地主或农民手里。

造成征地难题的直接原因,在于印度农民认为征地补偿标准太低,而补偿标准低的直接原因在于,为避免高额的印花税,买卖双方远远低于市价来申报价格,这就无法为公平补偿提供一个公允基础。另外,在政府以公共利益征地后,经常出现补偿金不到位、高价转让土地给私人、改变用途等腐败和欺诈问题。

但更为根本的原因在于,印度是一个职业世袭的国家,农民一旦失地后,短期内很难找到其他工作,或者只能从事种姓之外的“贱民”从事清洁工作,或者到城市贫民窟流浪,相比之下不如种地。另外,征地主要用于建设经济特区、工业园区和高速公路,征地行为发生在城市或城郊结合部。但这些区域近年来已经演化为两大“飞地”,即失地农民的贫民窟,富人防止贫民窟冲击自己生活空间的“缓冲带”,而长期产权不清加上土地登记确权工作没有进展,“飞地”征收难上加难。

表面看,修正案从提高征地效率出发,但由于土地产权非常混乱,难以避免转型国家征地中的腐败,而失地农民的可持续就业问题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解决,农民也不会轻易放弃土地,高价补偿是对冲失地成本的手段,而这对于外资来说是难以承受的成本。此外,弱小的莫迪政府还要面对靠选票生存的反对党作祟、势力强大的国大党反扑,补偿价难降低,因此,无论从征收效率还是征收成本看,印度都没有办法效仿中国,想走中国“土地财政”之路很难,而土地财政无法实现,基建继续拖累印度,“印度制造”之梦也难成真。

(作者供职于深圳市房地产研究中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17 16:39:28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宗商品价格与新兴市场基建

2015年07月17日  财新网

http://opinion.caixin.com/2015-07-17/100830037.html

【财新网】(专栏作家 Mark Mobius)近期市场在讨论大宗商品“超级周期”是否已经终结,以及我们是否已经进入自然资源价格特别是油价走低的新时代。虽然没有人可以准确预测下一步的价格走向,但有一点我知道,就是新兴市场对自然资源的需求仍然持续增长。过去十年间,新兴经济体普遍比发达市场出现了更强劲的经济增长趋势,预期这种趋势将会持续。经济增长、人口膨胀和城市化进程,这些因素催生了更多的基础设施需求。

在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中,十个有八个是新兴市场,其中,中国和印度是按人口计算全球最大的国家,总人口都超过十亿。这些人口需要食物、清洁用水、能源、道路和房屋。中国正处于城市化进程且仍有很长的路要走,并将推动这些领域的需求增长。
  


虽然媒体已经关注到中国所谓的“鬼城”,指称当地的建设过度,但到访中国的游客仍然很容易会看到城市的新居民都存在住房和交通出行的需求。中国铁路网相比主要发达国家、甚至很小的国家都存在更多更大的局限。中国仍然需要对基础设施作出更多的投入。这场博弈尚未结束。中国需要更多的道路来容纳急剧增长的私家车和货车,以及更多的铁路来满足中国十亿人口不断增长的旅行需求。
  


很多商品都肯定存在一个价格周期,但我认为全球商品需求仍然持续增长。当然,石油价格特别不稳定,但油价波动与需求变化不存在相关性。当油价在2014年暴跌超过25%时,需求没有出现相同程度的下跌。需求仍然持续增长。美国能源信息管理局估计,2014年石油和其他液态燃料的全球日均消耗量增长90万桶/日至9千2百万桶/日,并预计在2015年及2016年全球消耗量有望增长130万桶/日。

石油不是唯一有需求的产品。中国的汽车数量急剧增长。随着汽油动力车辆的增加,污染问题也会更加严重—大多数人都知道北京著名的雾霾。含钯元素的催化转换剂有助于缓解这一污染问题,因此,预期对钯的需求将会持续增长。顺带一提,当2014年许多其他商品的价格下跌时,钯是没有受到价格下跌影响的一种商品。

2013年中共第三次全体会议公布多项与基础设施开发有关的改革,包括放宽私营部门的管制、资源定价改革、以及改善国有企业的效益和资源分配。中国在多个关键领域取得了进展,多个部门包括铁路等向私人投资开放,以及外商投资审批流程得到简化。

有些预测认为,未来十年印度的增长速度将会超过中国。印度正处于我所称的起飞阶段;虽然过去十年印度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平均达到7%,我认为只要继续推行改革,未来十年的增长率将达到8%-9%。和中国一样,印度也对基础设施存在需求。

不仅新兴市场需要完善基础设施,就全球而言,很多发达地区的既有基础设施已经出现老化并需要大量的维修、更换或升级。经合组织(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最近一份报告显示,许多发达经济体的关键结构性改革的步伐有所减慢,而与此同时,近期许多新兴经济体却加快了改革的步伐。该报告称,改革步伐加快反映了他们意识到发展瓶颈和增长局限,并且需要修补那些对商品价格波动较敏感的国家的薄弱环节。我们看到,近期油价下跌能够刺激一些曾经受惠于低油价的新兴经济体加大改革力度。因此,他们得以利用油价下跌的趋势来取消补贴,提供补贴可能让政府付出高昂的代价。

尤其在新兴市场地区,人口急剧膨胀和财富增加,加上经济增长和城市化进程,可以支持基础设施资产的开发和加速增长。与此同时,许多大型发达经济体由于财政限制和低速经济增长,可能削减未来20年政府的潜在基建开支。

我们正目睹,为了回应这一基础设施需求,新兴市场对国内实施了改革和扩张,并寻求更多的外来投资,在许多情况下是来自其他新兴市场的投资。为了促进与拉丁美洲国家的更紧密关系,中国国家总理李克强于五月份到访巴西、哥伦比亚、秘鲁和智利,达成产能合作协议,并签署能源、采矿、基础设施和科技创新领域的70多个合作文件。中国也宣布成立300亿美元的基金,用于支持产能合作。中国也和欧亚经济联盟(成员包括亚美尼亚、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和俄罗斯)签署了联合声明,开始着手一项经济和贸易合作协议。

四月份,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到访巴基斯坦这一前沿市场,期间签署多项贸易、能源和基础设施协议,作为建立中巴经济走廊的460亿美元计划的一部分。中巴经济走廊是一个公路、铁路和管道网络。

印度总理纳伦德拉•莫迪于五月份到访中国,期间会见了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和总理李克强。除了教育和高铁等领域的合作协议,两国也签署了可再生能源、港口和工业园区领域总值约220亿美元的投资协议。上个月,莫迪也宣布发放10亿美元的信贷款项,以支持蒙古的基础设施开发。

我们也看到巴西最近宣布一系列全新的基础设施项目,将对道路、桥梁、隧道和其他多个项目进行私有化。巴西以前也曾尝试私有化,但在许多情况下由于条款太苛刻,要为无利可图的项目提供资金,其前景使投资者丧失兴趣。鉴于目前巴西经济疲弱,政府正调整其立场并为投资者提供更具吸引力的项目。中标者需要预先向政府付款,这将有助于减轻政府的预算压力。我们认为,有了私营部门来推动其中许多新项目,工作的进展将会加快,并期望能够降低腐败的程度。在中国国家总理李克强出访巴西期间,签署基础设施、贸易、能源和采矿等多个领域总值530亿美元的30多项协议。

此外,泰国作出了境外投资,并成为中国之后缅甸的第二大外国直接投资者,涉及的领域从石油和天然气勘探到金融服务。缅甸也批准日本、新加坡和韩国投资者的项目。根据缅甸投资与公司管理理事会的数据,到目前为止已有来自38个国家的数百家公司在缅甸12个领域投资超过550亿美元。我们认为缅甸有望成为一个大型、活跃的市场,那里有大量的潜在机会。

无论商品价格走向如何,我们认为新兴市场对基础设施的需求将会持续。有鉴于此,我们继续看好自然资源类的股票,以及涉及基础设施开发的企业股票。■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1-28 14:30:05 | 显示全部楼层
郑渝川:印度,被经济学家忽悠瘸了的国度

郑渝川 80后书评、时评作家 2015-11-28 09:15:34

http://www.guancha.cn/ZhengYuChuan/2015_11_28_342897.shtml

我国媒体会周期性的报道印度火车晚点,行驶速度缓慢,人满为患的新闻。有人认为这是谣言,但后来发现来自美国和欧洲的主流媒体也在这样报道,便改口反问,即便这样,又如何?在一些人的描述中,印度除了交通拥堵一点,是个方方面面优越于中国甚至要比美国、“老欧洲”好得多的国度。

网上流传着这样一种“印度百般好”的说法。首先,印度实现免费医疗制度,覆盖所有伤病及所有患者,还为每人提供10美元的每日营养补贴。免费医疗的成本来自何处呢?一个网帖的作者还解释说,因为如此之多的患者可以为医学、药学研究提供海量数据,用数据换服务。其次,印度“所有适龄儿童都必须强制入学接受教育。但是并不需要支付任何费用”,还有免费午餐,覆盖从幼儿园到大学。有人说,印度学生“考不上印度理工,才到麻省理工来的”。第三,印度从来不搞先发展后治理的模式。第四,印度经济结构完善。第五,印度基尼指数很低,分配公平,当然,这要拜印度的民主制度所赐。第五,印度法治水平很高。

基本可以确定,这种说法是编出来“钓鱼”的,“哪壶不开提哪壶”。然而不幸的是,上述明显臆造出来的说法,却在反复传播、分享,热衷于此的人们似乎也不在意因此受到社会评价的降低。


《不确定的荣耀》作者:(印)阿玛蒂亚·森、让·德雷兹  译者:唐奇

依照对印度发展情况较为了解的印度裔欧美学者的观点,印度而今的主要发展优势在于,因为人口基数大,又没有控制出生率,因而青壮年在总人口的比率较高,这让已经步入及即将步入老龄化社会的某些国家着实羡慕嫉妒恨。此外,印度部分阶层确实较好的维系了重视家庭教育的传统,加上英语国家的背景,很多出自这些阶层家庭的印度学生可以做到几乎毫无障碍的融入美国,印度一些城市也有效承接了美英等英语国家外包的部分服务行业和高科技产业项目。

与中国相比,印度在美国眼中是盟友角色,连日本也在积极与之拉近关系,地缘政治背景中只有一个半主要对手,很少有人将印度作为假想敌。话说回来,这年头学霸招人嫉妒,谁有心思去编排学渣啊……

言归正传,我们来说《不确定的荣耀》这本书。书作者阿玛蒂亚·森很有名,现任全球顶级名校剑桥大学三一学院的院长(从培根到拜伦,从罗素到查尔斯王子,都是该学院的校友),1998年荣获诺贝尔经济学奖。另一位作者让·德雷兹则是阿玛蒂亚·森的长期合作作者。

这本书开篇就指出,印度独立以来,经济发展成就突出;社会发展成就也很显著,预期寿命已经提高到66岁,婴儿死亡率从1951年的千分之一百八十降低到本世纪初的千分之四十四,女性识字率也达到了65%。这些发展成就已经可以很好的证明,独立后的印度自己实现的发展,要远远优于“慈爱的”英女王的殖民统治时期。

说完成就,来看问题。书作者强调,印度的发展水平还很低,各方面的社会发展特别是教育、医疗发展都大幅落后于中国,一些方面甚至比穷国孟拉加国更糟糕;印度电力、城市供水、公共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都相当滞后;部分地区贫困现象蔓延……

看到这里,有人可能会说,印度的发展基础不好,主要是因为1991年前照搬了苏联的经济发展模式,而在1991年启动改革后,情况就大不相同了。这种说法不能说毫无道理(说对了前半句),但印度改革后的发展情况,并没有一些人想象的那样美好。阿玛蒂亚·森想要告诉读者的是,印度改革走的路线,就是主流经济学家倡导的政府最小化,把本应由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也改由市场提供,最终产生出可以很好服务于少部分中上收入阶层、技术和装备条件一流的民营教育、医疗等服务产业,以及停留在19世纪水平的公共服务。

仅对比制造业工人月收入指数就可以发现,印度的工人1981年、1991年和2005年时拿到的实际工资基本一致,而这期间,印度并没有投入足够资金升级其公共卫生体系(“印度在没有基础公共医疗体系的坚定支持的情况下转向(了)对私人医疗服务的依赖”),也没有对教育加大投入,各项营养指标、教育指标停滞不前,发展红利实际上仅仅限于部分大城市和部分阶层享有。

阿玛蒂亚·森在书中讨论了政府专注教育,为民众提供高水平基础教育、职业培训、高等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的重要意义,还举出了日本、欧洲、中国的例子。之所以就此提出强调,是因为印度独立之后的教育发展一直远远滞后于同期独立的其他东南亚、南亚国家,6-14岁儿童失学率超过20%,在人口占据印度总人口半数的贫困地区,甚至长时期持续着政府拖欠代课教师工资的现象。在2009年进行的“国际学生评估项目”中,印度在参评的74个国家或经济体中排名垫底,更让阿玛蒂亚·森感到悲哀的是,代表印度参评的学校、学生,已经是这个国家的第一流水平(你别忘了,印度是英语国家,本应获得起点优势)。

书中第三章将印度与美国、中国、欧洲、日本之外的很多国家和地区进行了对比,得出一个看上去有点惊人的结论,即印度在对比中排位非常靠后;也是金砖国家中,青年识字率仍然低于80%的唯一一个,是唯一没有普及儿童免疫接种的国家。印度儿童营养不良率高达43%,比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20%)还要低。《不确定的荣耀》书中第六章详细讨论了印度因为低水平的公共卫生体系和医疗保险体系,在其国内带来国民健康危机这样一个问题。

有关环保,恒河水的水质众所周知,这就不再重复了。阿玛蒂亚·森指出,印度的环境破坏,主要来源于工业、矿业开发中的肆无忌惮。

一说到中国粉丝津津乐道的印度法治和民主,阿玛蒂亚·森气就不打一处来。强奸案等刑事犯罪案件,什么国家都有,但像印度这样的高发案率,让原在英国任教的阿玛蒂亚·森也感到脸上无光。种姓制度在社交网络时代的“复活”,更成为撕裂这个国家族群、民族、地区团结的强大冲击力量。印度的民主制度货真价实,但民主制度的运行基本不涉及民生问题的改善,事实上仅仅是为了服务于私营部门的开展,这在欧美世界中是无法想象的。在印度,民众可以获得要比其邻国宽松得多的批评政府的权利,但仅仅停留在表达不满,而无法真正驱动解决问题,也无法问责官员。人心都是肉长的,从来被忽悠,一直配合下去当配角,想必是没有动力的,这可以解释印度国内公共参与的极低程度。

阿玛蒂亚·森写这本书,多多少少还是有点对祖国“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味道。他希望印度能够解决现存的问题,特别是几方面突出问题:穷人收入水平过低、连基本的生活必需品都无力负担(可能引发进一步的社会动荡);教育、医疗、公共设施、环境保护等公共服务继续缺失,并因此葬送弱势群体改变处境的起码希望;内嵌于阶级、种姓、族群、性别等不平等要素的、复杂化的社会歧视。而解决这些问题,阿玛蒂亚·森暗示应向中国经验、中国模式靠拢,虽然他对中国过去一些年里放任教育、医疗市场化的做法同样感到无法理解。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2-12 10:24:37 | 显示全部楼层
CRB指数已创出四十多年新低。即使此时开始反弹或者上涨,那也只能说是新一轮,而不是下半场了。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大中华投资网

GMT+8, 2024-5-7 22:08 , Processed in 0.016049 second(s), 3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