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华投资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Midas上证50ETF+商品期权+期货+股票现货指导服务网站公众微信平台
查看: 5065|回复: 11

马迷博客:中西合璧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1-25 08:41: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目录

1。开场白
2。平常的股票,不平常的股民
3。中国股市vs。美国股市
4。不想买时就应该卖’?
5。股改对市场的贡献有多大?
6。拨开迷雾
7。涨跌停板,T+0,融资融券及其他
8。茅台600519对葛州坝 600068
9。答ALEX
10. 3G实时跟踪
11。谁的政策市?


开场白

我现在美国,是多年的职业对冲基金操盘手。从去年初开始交易中国股市,刚巧一年时间,期间经常在网上社区游走,学习,摸索,总结,提高。一年多收获很大,物质上和对中国股市的认识上。

另一方面,在市场策略上,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现在国内主流舆论对外面世界的了解存在着片面性,很多问题大家还没想清楚,没深入了解分析清楚,就在谈与全球接轨。而这方面,我有一些观感,希望能慢慢谈出来,对大家在大局观,方法论及系统操作层面有所启发。

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需要慢慢吸收外面的精华,而中国特殊的体制有决定了中国资本市场在个体上有其自身的特点,外面的人也不能全盘照搬。这或许反映的正是中国走向世界的过程:中国需要了解世界,世界也需要了解中国。

让我们从自己开始,从自己从事的职业开始。

是为开场白


平常的股票,不平常的股民

(博主注:这是我以前在别处写的博客未完成部分)

有人曾列举了一些机构2005年底时对2006年上证指数的预测,结果自然错得一塌糊涂,然后,大家奚落一番,预测的名声似乎也更臭了一些,预测大市也被很多人所唾弃。的确,预测大市很难有比较持续的准确性,这是被实践所证明了的,那么,预测大市为什么这么难呢?

技术分析现在在中国股市好象名声很臭,价值投资信徒们经常这样埋汰技术分析派和预测者:‘没有任何人能在每一次的预测中都得出正确的结论’ 。这个的确没错,但价值投资者也别高兴得太早,我可以很容易的说一句:‘没有任何人能在每一次的挑选中都挑出卓越的企业’ 。价值投资登峰造极者如巴非特在挑选中都出现过好多次失误(估计这儿没有几个人能数得出巴非特至少三个失误,这也难怪,媒体和书籍中都很少提及) ,但是,我也承认,以我的观察,价值投资者中出现持续成功者的概率比预测大市者似乎要高那么一点,但仍然是少数成功,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

价值投资法在进化到以未来现金流量估算内在价值的依据后,其实已经将不是纯粹的‘投资’ 了 ,某种程度上,已经偏离了格某人的初衷,也带着相当大的‘预测’ 成分(这点我将在‘拨开迷雾’ 以后部分中更详细的阐述) 。如果认识并认可了这一点,那么,对开始两段的两个问题,我们就可以找到一些思路了。

预测大市需要考虑多少因素?预测个股的价值和波动需要考虑多少因素?这两个问题的回答也许见仁见智,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预测大市需要考虑的因素肯定是比预测个股需要考虑的因素多很多。当需要考虑的因素大大增加时,结果的不确定性也自然增加,考虑到影响大市的宏观,微观因素那么多,除非是个全才,的确很难有比较高的持续的准确率。虽然需要考虑的因素远小于预测大市,但价值投资中需要考虑的,不定的因素仍然不少,这也就制约了大部分人的结果必然是不理想的。

如果我们的思考仅仅到此为止,那么,我们就没有必要去拨开价值投资的迷雾,我也没有必要已经花了几十个小时码这些字,事实上,如果说技术分析和预测大市是投资的第一版(version 1.0) ,价值投资是投资的第二版(version 2.0) 的话,那么,我这篇要谈的就是投资的第三版(version 3.0) 。

投资第三版是什么?投资第三版就是‘你’(You),就是作为投资参与者的‘你’。

打从时代杂志最近将You选为今年年度人物后,说You成为时髦。我不是在赶时髦,偶是认真的:‘你’是最重要的。也许有人要说了,啊哈,这个没有任何新意嘛,我早就知道了了解自己的重要性,也了解自己。

是不是有新意,有多少新意,下面就让我揭开这个思路,并进入对方法论和操作系统的思考和构建。

有朋友问:‘你自己坚持的投资理念立足于何处?’(见275楼) 。答案是:立足于我自己,也就是大家看我时所说的‘你’ 。

不能说投资界对‘你’ ,对市场参与者没有注意,但这种注意基本上是对市场总体参与者的观察和研究,象现在很时髦的行为金融学(Behavioral Finance) ,对个体的关注基本上停留在判别个体如何认知和反应阶段。而一些谈论投资个体心理方面的书,也主要是讲述如何调节心理,适应市场的方法。总而言之,在投资界传统的眼光里,‘你’ 这个个体是消极体,‘你’ 应该将注意力放在对外面世界的认识,了解,反应等上,这儿的‘外面世界’ 包括市场总体(比如技术分析) ,上市公司(比如价值投资) 和其他市场参与者(比如心理分析) 。事实上,这是一条走歪的路。

‘你’应该了解自己,将‘你’ 自己看成一个积极能动的个体。注意‘积极能动’ 这几个字,别小看这一点,这绝对是个质的飞跃。不再只是‘适合自己’ ‘适应市场’ 之类消极的起点。

‘你’是‘你’管理的资金的老板,你可以将这些资金和以后相应的组合也看成一个‘上市公司’ 。作为老板,‘你’得提高自身的素质,而不仅仅是眼睛光盯着别人管理的上市公司,或者你无法控制的市场。如果缺乏相应自身素质的培养(这里是‘培养’ ,而不是简单的‘发现’ 适合自己的方法) ,就去评估别的上市公司的价值,或者去纵横在纷繁复杂的市场,风险是非常大的。

而且,‘你’得有意识的这么做。这个是被实践所证实了的。

我们大家到论坛来,有各种各样的目的,我是将论坛看成获取一些自己不方便得到的个股基本面信息的地方。也有些人跑到论坛,就是来要/找个股的。我在华人股坛那么多年,碰到过很多这样的朋友,假以时日,很多人的结果并不好。而现在在华人股坛中投资上进行得比较好的,多是当年重视自身投资素质培养和建设的,将自己当成一个投资对象,不断学习积累提高,才是真正的投资之道。我一个朋友,据他说在2000年崩盘时损失很大,几年前还没多少钱,2002年底他不是最早接受NAZ 2000的,去年早些时候我建议转战中国股市时,他开始也还犹豫,但他都能很快调整,不是最早,也算较早行动,再加上他能兼收并蓄,不断积累,在选股上很有自己一套,这几年总体投资表现非常好,现在已经是个非常好的投资交易者了。

也许有人会说了,‘靠,要求还挺高的。’是的,别相信那些说投资很简单,似乎也很容易的言论,不管它们出自谁的口。

到现在为止,我们谈的也许有点空,那么具体怎么起步?

要出人头地,必先谦卑在心,理念先行。低调努力是一个普通股民的出发点。

中国股民喜欢将中国股市比照美国股市,中国股市中不少人谈起美股来头头是道,虽然没有几个人有真正的操作经历,更别提经验。而且,很有点将老美宣传的东东奉为金科玉律的味道。

我却感到,老美西方的体系过于具体,什么都想量化。现在这儿很多公司,包括不少对冲基金,还大量引进数理人才,搞什么自动交易系统或交易模型之类的。我不知道中国业界的方向如何,如果外资进入A股的限制取消时,国内业界仍然是价值投资横行霸道,跟在美国后面搞交易系统或者交易模型,我看得死一大片:搞同质化的东东,由于规模,实力,薪酬等差异,国内业界,除了少数公司外,别的小公司拿什么与外国大饿竞争?股市又不是制造业,你没法打价格战,就是打,小公司也挺不了多久;股市又不是一般服务业,可以分出高中低端客户,细分市场的策略也没有戏。所以,一定得改进自己的模式,可能还得回归东方文化的一些特质,在高端即采取与西方投资界不同的思维和体系,才是扬长避短,生存发展之道。

比如说,中国的中庸之道在投资交易中有它的作用。并不是说我们不求卓越,而是在投资中,应该本着追求高概率情况,如果碰上运气,就有那些十倍股。而刻意追求顶尖完美,并不一定有好结果。人应该承认自己的能力局限,做到自己能力范围之内的事,平和的心态反而有可能带来好运,碰到大牛股。其实,巴非特和彼得林奇一生操作过很多很多股票,他们真正碰到的大牛股也就是为数不多的几个十几个,占整个操作数量的比例其实很小,现在只是因为舆论媒体聚光在那几个上,吸引了大部分眼球,给大家造成一种幻觉,以为有什么金科玉律,可以找出十倍,几十倍股,然后大家趋之若箢,当成秘芨。

大家不愿承认的一个事实是:找到经年大牛股或者所谓的‘十倍股’, 很大程度上是运气。

市场上多数人的心态是:我赚了是我牛,亏了是我运气不好 。这是种不太妙的心态。如果保持一个平和,谦卑的心态,就应该是这样的思路:我赚了是我运气好,冷静有理性;亏了是我的教训,回头再来。

结合现在的股市,从去年1800,1900点过来,就不断有人叫顶,要当铁口神断的英雄。也许某一天,有人真的成为‘英雄’ ,但炒股的实质却因为过分关注‘顶’ 或‘底’ 而变味了。作为有资金或仓位的股民,我们更应该关注的是,在一个整体价位上,收益与风险的比例,这其实也是个概率,是个约数,很难量化,更不是什么利润最大化。

理念上,欲作不平常的股民还得先承认自己的‘平常’ ,要想伸,请先屈,承认自己的普通,不求最好,但求对整体的把握,对高概率的追求。老美追求的是个人主义,出人头地,我们不妨追求一下中庸,平和,理性。这是我多年经验的总结,我用这种理念,再加上别的东东,与白人们共事,总体表现与他们比,还是不输给他们中绝大多数的。也许你也可以试一试。

再比如,东方文化讲究写意,西方文化讲究写实。看看国画与西洋画间的区别就知道了。在信息的处理上,美国基金业,特别是对冲基金业及其操盘手们,越搞越细,恨不得一个数字都掰开分成两个,就象我前面说的,什么都想量化,什么都想自动化。这固然有它的道理,一部分人和基金的确现在仍然能够通过这种方法赚些钱,但随着越来越多的人采用这种思路和方法,可以肯定的说,在可预见的不远的将来,这些人和基金会走进胡同。

东方文化讲究神似,强调对整体的把握而相对忽略细节,这固然有其局限,但也是很有道理的。我们这些东方人,东方投资交易者,如果能够体会这种写意的精髓,再结合一些西方文化写实的特长,是有可能达到一种相对独特的投资境界的。比方说,对企业的研究,理论上似乎是细节知道得越多越有利,实际上,信息并不是越多越有用的。一个行业,一个企业的研究通常需要知道的是一些对企业大面影响较大的因素,将这些因素了解清楚,就可以掌握企业的‘神’ 了。很多时候,并不需要对每个项目都进行事无巨细的深入研究,从而避免掉进‘研究过度’(overanalyze)的陷阱。

又比如,在市场和个股方面,只重大市的研究,轻个股的基本面和自身技术面的研究,已经被证明是很难取得稳定而不错的收益的。相反,现在一些人说的轻大盘重个股,也会误人,最后误己。

以前就有朋友举出中国几年熊市中个别牛股的例子来为自己辩护。这种熊市牛股现象的确存在,除了少数防御板块的股票外,这种股多数是短时间内部分资金由于某种原因聚集产生的现象。举个例子,在1999年底2000年初,我在美国股市买了一个股票KEI,当时还在华人股坛多次推荐。虽然后来众所周知,道纳大跌,但KEI在2000年3月份后仍然狂飙了好几个月,就是资金短暂聚集的结果。虽然象茅台等个别中国市场的熊市牛股,逆市上涨的时间要比当年KEI长一些,但如果2006年市场大跌的话,神话究竟能否永远持续下去,很值得怀疑。

换个角度,用操作系统的观点,信息的收集只是操作系统中的起点(这个以后详述) ,信息的处理也只是一个方面,即便两者相加,也仅占整个操作系统的一半。一味的追求精细和自动化,过于注重局部,很多时候会忽略整个的大画面。一个人受悟性,能力,知识等的局限,都有一个掌握大局与关注细节比例的平衡点,在这个点上,对这个特定的人来说,是既能掌握大势,又能关注必要的细节,可以兼顾两者,发挥个人最大的潜能。偏离这个点越远,都可能犯过分关注大局或细节的错误,直接导致投资收益的不稳定,损害投资的长期表现。

我不知道有多少人有这个意识,估计极少。也许我孤陋寡闻,我也还没看到过这方面的探讨,中文的或英文的。少数人也许已经无意识中找到这个点,但对大多数投资交易者来说,有意识的寻找这个平衡点可能是达到稳定而较为理想的投资收益的起点。一个判别标准是:你能不能在较短的时间适应一个市场中各种不同的阶段或者不同的市场。

以我进中国市场这一年的经历为例。开始建仓中国A股时,我是从上证50ETF起步的。为什么?因为我知道并信任自己对中国股市总体的研究和判断,同时,我也知道,如果过于关注个股(细节),并不是我当时的所长,我还需要时间来找到那个平衡点。实践证明,这个步骤是正确的,我现在离那个平衡点也非常近了。为什么?自己的评估。和和。。。在这个论坛上,到目前为止,我基本上只讨论大市,方法论,操作系统,理念等大局方面的东东,等哪一天我在这个论坛开始大量谈论个股,就是我评估自己已经找到那个平衡点的时候了。

绝大多数投资交易者在缺乏这种提高自己内在素质和状态的意识的情形下,眼睛只盯着外界,或者市场,或者上市公司企业。岂不知,如果你连自己的综合素质和状态的最佳平衡组合都不清楚,又怎么能保证对企业经营投资组合的分析是那么清晰,全面,和理性呢?

从这个意义上讲,认识和投资自己是提高并稳定投资业绩的起点。在这个基础上,可以更深刻的认识到我们前面说的,将自己当成一个投资对象,不断学习积累提高,才是真正的投资之道。

东方的东东谈多了,再加上我签名档中有‘民族主义’ 这个词,可能有人会以为我是个‘国粹主义’ 者。其实不然。

西方思维中有些东东还是不错的。比如说,东方文化中相对缺乏探险风险意识,保险有余,有计划的冒风险的意识较弱。我刚进公司转为职业时,由于以前有经验,作得偏保守,因此,基本上刚开始超短线就能每天赚些,甚至少数交易日,笔笔都赚。当我还自我感觉良好时,某一天被老板叫过去。被告知,过于平稳,虽然成功率高,但利润绝对值仍然有很大的提高空间,需要增加交易量,适当降低成功率,以提高利润绝对值。因为进行一些有一定风险的,以前不愿进入的交易后,虽然有些会有损失,但如果控制好成功和损失的比例,是有可能成功率稍微降低一些,但总利润却提高的。这个原理与信用卡公司发行信用卡时,总要保持一定的坏帐率,如2%,以提高总收益是相似的道理。所以,我后来的交易目标总是将赚赔比例尽量控制在7:3左右。

这儿说句题外话,时不时看到有人宣传自己极高的交易成功率,一些报道中吹捧起‘牛人’ 时,也经常以其不出错而大书特书。不管真假,也不知道那些人是不是有上面我们提到的,有计划的冒风险的意识,我是不太以为然的。不是说,我们一定要找法子亏钱,而是作为一个投资者,从长远看,是不可能做到只有成功没有失败的(如有,那是真的股神,索螺丝巴非特做不到) ,没有上述主动的风险参与和控制意识,潜在风险其实是非常大的。

所以说,我不是什么‘国粹主义’ 者,我自己也从多年西方基金公司从业经验中获益匪浅,又由于这些经历,对美国业界知道得稍微多一点,天下乌鸦一般黑,因此,对西方投资界及其名人,不会为舆论宣传的一些光环所眩眼。少一份仰视,多一种审视。好的东东是需要我们自己去选取学习的,对西方主流媒体大肆宣扬推销的,多考虑考虑是没有太多害处的。

作为投资交易者,不能离开自己的文化背景和相对特长,一味推崇西方,有选择,有目的的学习两种文化中的一部分,加以整合,充实自己,这是认识和投资自己的必要底线。

明白自己背靠什么,然后再去学习,尝试各种方法,即便找到一些技巧和规律,也不以为圣杯在手,仍然要不停的尝试新的方法,这就是从前面所述底线出发后的路径。

就我自己个人而言,经过许多年的历练,我自己也经历过以基本分析,技术分析,心理分析等为主的阶段,一个切身的体会就是:信谁的,都得先信自己。信什么,也别信有圣杯。投资市场不如先投资自己,投资企业也不如先投资自己。

在开这个博客时,我就希望以我身处与经历过中美两国股市起起伏伏的经验教训和感悟达到融汇中西,争取合璧的结果。其实,去年回来进入中国股市是我本人第二次参与中国股市的历程。当年学校出来后,出国前,我曾经工作过几年,94年那阵子也曾经炒作了一阵中国股市,直到95年败下来,伤痕累累,虽然损失的绝对直现在看起来很小,但对当时的我来说,还是很痛的。我买的第一只股是长虹,当时什么都不懂,只凭感觉,听到别人说市场在涨就冲了进来。如果我没记错的话,我是在94年国庆前以接近15块的价钱买的,当时上证应该在1000点多一些。我买后,上证指数一路下滑,最低应该到过300多点,长虹曾经在95年跌到6块多,我是在后来反弹到9块左右的时候割掉的。这期间还买过别的,象江苏春兰,南京新百,外高桥等等,由于时机很差,基本上都是站着进去,挂彩出来。

虽然那时结果很差,但这个过程中,我至少保持了一个东东:独立思考。显然,我现在不是价值投资法的信徒,但我对企业业绩的敏感却是从一接触股票开始就有的,这个可以从我当时买长虹和春兰这两个当时市场数一数二的绩优股就可见一斑,而中国股市将绩优股作为一个概念炒作,则是96,97年的事了。而且,不管买还是卖,即便是割肉,只要想清楚了,我出手都比较果断。回过头来看,这些对后来的成长是大有帮助的。只可惜当时太嫩了一点,缺乏现在的功底和耐心,否则,再多等上一两年,持有到96,97年时长虹和春兰风光的日子,就是另外一个故事了。

在中国市场上我铩羽而归,出国后进入美国股市,却顺风顺水,可能与正好碰到大牛市有关,也可能与保持自己的特质相关。特别是后者,在99年底,00年初,市场一片叫嚣‘NAZ赶超道琼斯’ 声中,在4500多点以上开始大幅减仓退出,这样,并没拉掉大牛市,基本跑在顶部,剩的个别股,象KEI的还是超级牛股。后来虽然也有过次把短期阶段亏损,但总体上仍然很好,特别是与大跌的市场比。由于职业便利(当然仍然是经过自己思考后的行动) ,还基本抄到02,03年美国股市的底,更别提一年前进入中国股市的时机之好,持仓之坚决了。

独立思考并不能保证你每次都对,但能让你养成干什么事,建什么仓位,都能想清楚的习惯。再加上不断的试验,使自己不局限于一时,一势,一方(法) ,从而动态的生存成长。

举个例子,去年11月底,12月初我为一批新资金建仓时,我就专门做了个实验。过去一年的大牛市,经常被价值投资者们当成价值投资取得巨大成功的例子,什么上涨都要扯上什么‘价值回归’ ,‘价值挖掘’ 之类的贴金,‘优质资产’ 之类的不绝于耳。因此,当时我专门避开著名的‘优质资产’ 茅台600519,选了一个冷门行业的,P/E比不低的,也基本上没有所谓‘价值投资者’ 们关心的股(为什么我以这些为选股标准?)葛州坝600068,我的总进价在3元不到一点,如果当时我进茅台,成本应该在70不到一点。我就要看着两个股,在未来市场上涨时(为什么我如此有信心?请参见本博客前面,当时我写的一些帖子),增幅的比较是如何的。到现在为止的结果是:茅台涨幅领先一个半月,最近的一个月,葛州坝逐渐赶上并超过,到节前收盘为止,葛州坝涨幅领先大约15%。

从这个试验,我到现在为止得到的启示是:一,‘优质资产’ 之类的说法都是用来宣传用的,没实质意义,特别是对看重特定时间段的投资交易者。虽然,过一阶段,也许茅台的表现又可以超过葛州坝,但仍然存在不确定因素,而‘优质资产’ 总有优质表现的观念是有很大局限性的,如果不是误导的话。二,虽然同样是2990多点,二月下跌后的上涨是与去年12月到1月下旬的大涨有很大不同的。不但是低价股大涨,而且是以相对牺牲另外一些股为代价的,因此,表面上,很多交易日是普涨,但实质上市场已经处于不同阶段。说得明白些,去年12月到1月下旬,那是大涨阶段;2月份后的上涨应该属于疯涨阶段。疯涨阶段什么时候结束?我不知道,也不想做铁口神断的英雄。但有两点是不用质疑的:疯涨之后必有一大回调;在现在的点位上建仓,总体而言,风险收益比是不太妙的。

独立思考和实验实践可以让你看到,悟到一些随大流得不到的东东,虽然我上面的一些说法仍然有待时间检验,但从长远来讲,我们自己必然获益匪浅,功力也不断增长。

说这些,只是想说明:股市中是有天才的,但凤毛麟角,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都有一个认识,投资和提高自己的过程。这个过程远比对市场或企业的研究重要。一个很简单的道理:不管多么高明的企业家,毕竟是别人,你对他说的话信任的程度会超过你自己的话吗?如果你对自己能信任和掌握的‘你’ 自己都心中没数的话,你怎么敢声称对上市公司的基本面分析有多少信心呢?所以说,即便做基本分析,搞价值分析,都应该从对‘你’ 自己的基本分析和价值分析开始。

在楼上回复朋友的帖子时,我已经提到,对‘你’ 自己的基本分析主要包括两方面,‘你’自己的基本面素质,包括天分,心理,知识结构等等,‘你’自己与市场,个股之间关系的分析方法。两方面都是动态的(见366楼)。下面我们化开来谈谈。

我们在前面曾经提到过,‘作为投资交易者,不能离开自己的文化背景和相对特长,一味推崇西方,有选择,有目的的学习两种文化中的一部分,加以整合,充实自己,这是认识和投资自己的必要底线’(见328楼) 。那么认识和投资‘你’ 自己的顶线是什么?人的基本素质,包括天赋,智力水平,心理素质,知识结构,生活经历,心理路程等等。

在展开各项素质的具体探讨前,有必要说明两点:1。并不是需要同时具备那么多高素质才能在投资交易时比较成功,事实上,同时在那些方面具备很高素质的人可能并不存在,但必须在其中的一方面特别出众,或者在几个方面比较出色,才是比较好的投资交易起点。2。我们在这儿不是总结一些成功者的特质,而是看看在这些方面怎么样比较客观的认识投资自己,从而发掘自己,提升自己的上升空间。

首先说天赋。

很多人在某些方面是有天赋的,但通常只在某个特定的方面。在特定的领域,每个人的天赋程度是有很大不同的。所以,对某个人在该领域所拥有的天赋程度如果有个比较客观的认识,对认识这个人的发展空间,心理期待值等都将有帮助。

在投资领域,以我的观察和经验,天赋主要表现在这几个方面:对数字的敏感,对全局的把握,对相关细节的专注,对变化的敏感,和反应速度。

前面我提到过,我进基金公司前,曾经通过一种测试,在15分钟内完成48道五花八门的选择题,达到一定的分数才有后面的面试机会。考题并不难,但有大量数列,计算,数字记忆题,所以,对反应速度和对数字的敏感的要求程度很高。

我们自己也可以比较客观的估算一下自己在这方面的天赋。比方说,你是不是很容易在用眼睛扫描一到两次后记住新的10位数左右的电话号码;账户,财务报表上的数字是不是很容易变成实在形象的某种物体,而不是干巴巴的数字;对数字间的关联性,特别是不太复杂的,能不能直觉的有所反应,并有一定的成功率;对一些重大的日子和事件的年份,规模,能不能直觉的转换成数字概念;等等。总之,如果你对数字有一种天生亲切感,并能快速记忆和进行有关数字的联想,就基本说明在对数字敏感方面你比多数人要强。

对全局的把握上,我们可以这样估算:不论你是用‘从下而上’ 还是‘自上而下’ 的方法,你对市场,板块或个股的评估的起始着眼点在哪?是先形成总体印象还是先解构各种元素?如是先形成总体印象,那么对总体印象的把握上,你能坚持一段时间还是马上就转入对细节的探求?如果你能坚持对总体的观察一段时间,在马上离开对总体的观察前,你是对你观察的总体越来越感兴趣还是慢慢觉得越来越没意思?在离开对总体的观察后,你是不是经常下意识的回头审视前面的总体观感?

总是先着眼于总体,并能持续一段时间,还能在后来的分析操作过程中保持对总体的观感,是对全局把握的三大要素。第一个是必备要素,否则说明,你对总体的把握上比较差劲。后面两个因素,具备的越多越好,表面你对全局有种天生的敏感并有把握的基础。具备良好的对全局的把握的天赋,可以让你经常站在多数人达不到的高度看市场,行业或者个股。



中国股市vs美国股市

今天,美国股市稍微反弹一点,估计很多人又要将之作为‘跟着中国走’ 的现象,欢呼一阵。事实上,今天的市场在BB在国会听证前,是很脆弱的,NAZ曾经还下跌,只是在BB开始替花儿街打气,尽力作秀后,才有所表现,但也整个欲涨无力。这个与我昨天说的,‘美国主流媒体和共和党一直鼓吹‘强劲的经济’的论调,BB上周还在替花儿街作秀’ 是一脉相承的。

我无意作股评,只想指出,股市看似类似的运动,后面的联系并不一定如想象的那么直接,那么强烈。也不能仅凭一些现象就简单的做出结论,如果你对两个市场都有一定程度的了解的话,就知道一些结论的牵强了。

中国股市虽然还没有完全开放,但其影响力日渐上升,这点是无庸置疑的,但将之归结为对世界市场的‘领导力’又是肯定夸大的。也许将来有一天,中国股市的影响可以达到坐二望一的地位,但现在谈其‘领导力’ 是太早了。

中国股市的大牛的根本基础是什么,多数人到现在仍然没有搞清,虽然对股改的作用大家都有认识,但很多人将它与资本市场流动性过剩与人民币升值并列起来,实在是某种程度上降低股改的决定性程度,也导致了很多人持股的不坚决和波段操作的思维。而对中国股市中资本市场流动性过剩的大肆渲染,使得全球多数投资者忽略了对美国市场最近几个月反弹的原因的认识,就象我昨天说的那样。

中国股市与美国股市之间,现在还谈不上什么‘定价权’ 之类的东东,中国股市的低开放度决定了两者现在还只是处在开始注意对方的阶段,这虽然对两个将来必定成为最重要两个市场的关系的发展大有好处,但只是初级阶段而已,很多方面仍然是天数未定,所以,我们应该欢迎这种发展,同时也保持某种程度的清醒。

这个世界上,到处是对中国股市不太了解的美国及西方投资者和对美国股市不太了解的中国投资者(这儿说的‘了解’ 不只是指读过几本书,平时时不时关心一下对方市场的粗略了解,而是指有实质参与性了解和认识) ,未来的趋势必然是两者的相互影响,中西合璧也将被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并努力实践。

中国股市与美国股市(续)--- 合答朋友们的回复


国内很多人低估了股改的决定性作用,一个主要原因可能是,他们不太了解外面的人怎么看中国和中国股市。

国内朋友在国内呆惯了,可能以为没有必要再怀疑中国的市场经济,但外面的多数人看中国其实并不是那么回事。在美国主流舆论中,将中国描绘成一个非市场经济体制的言论比比皆是,这不,今天华尔街日报还发表了一篇文章,题目是‘ China’s Reckoning Day On Stock Sales Appears Near’,里面就股权分置的最后非流通股出笼大作文章。我们暂且不论这个问题本身,但外面的人对中国股市的制度性风险的确是非常敏感的,包括我们。

因为对可以全球投资的人来说,资本流动性过剩并不决定非要进仍然壁垒重重的中国股市,能真正吸引这些资本进来的仍然是股改解决了不确定因素,就像我在博客里提到过的。所以,股改是根本原因,资本流动性过剩泛滥到中国股市只是结果。这点在最近委内瑞拉准备国有化石油,电讯等企业后,相关企业遭市场大幅抛售上也可以得到旁证。

股改的影响是长远的,资本流动性泛滥或者人民币升值都是阶段性,暂时的。培养良好的大局观,应该从长远处着眼。了解外面的世界,还需要在外面的长期浸淫,跌打滚爬,才能了解资金后面的理念决不是‘价值投资’ 那么简单的。

至于资金的进出流动性,外资虽然也会考虑出场策略,但克服重重不便进来,既是对股改投赞成票,也是对中国证券管理机构,甚至zf,的未来决策投信任票。这不是什么马P,而是对中国股市政策研究后的以钱投票。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我同意BOTH说的,中国股市泡沫虽然大,风险反而(相对) 很小的说法。

既然朋友提到美国股市和商品市场,下面简单谈一下我对这两个市场现状和下面走势的看法。

美国股市,特别是NAZ(我主要交易NAZ,也一直以NAZ为基准,因为一个包含几千个成分股的指数总比只包括30或500个个股的指数更具代表性,尽管主流舆论是另外的说法),从03年以来的大熊市中的反弹(注意我这儿的用词是‘反弹’ 不是‘牛市’) 分为两个阶段,03-04主要是由于市场大环境和企业的基本面较前转好,05年后,主要是由于选举政治,美联储宽松的货币供应政策和对冲基金的大量兴起导致资金面比较宽松等原因。

我本人在03,04年主要作多,05年后对NAZ就一直不太看好,在指数上,05年中起,我操作上是做空,放空了不少NAZ100指数ETF,现在回头来看,确实太早了些,但我对NAZ在09,10年前不看好的分析判断没有改变,NAZ实际上仍然在从2000年以来的大熊市里,出现比02年低点更低的点位的可能性都是存在的(太可怕了?和和) 。所以说,美国股市这周二的大跌表面上是受中国等股市影响,但实质上,仍然是其不断虚弱的内在决定的,中国股市的作用可能也就是个催化剂而已。

至于商品牛市,我同意罗杰斯在‘热门商品’(HOT COMMODITIES) 一书中的说法,主要是商品本身周期和原有国际供求关系在新兴国家崛起和全球化浪潮中受到挑战等因素而引起。具体的可以参阅该书,如果有中译本就更方便了。

最后多插一句话,上次曾经看到一篇博时基金杨姓经理的访谈,其中谈到他在公派去纽约一家基金公司培训时,看到美国的基金经理对全球市场及其他市场,如商品,货币等,都非常了解,感到非常惊讶。实际上,这个是这儿业内普遍的现象,象我们这些人也是看很多市场,虽然操作的市场由于各种原因可能比较有限。所以说,全球的视野,中西的合璧是中国业内必然的趋势。



(备注:下面是一位朋友在别的地方对我原‘中国股市vs.美国股市’回复的摘录:
‘现在就谈中国股市领导力的说法确实为时太早。但是我不认为这次牛市的主要成因是股改,股改顶多就是辅助原因,主要原因就是流动性过剩,美元贬值造就的全球范围内的流动性过剩和资产涨价,这个观点以前已经说过。要不然的话,股改只能说明中国的牛市,难不成欧美日本的股市、大宗商品期货市场等都在股改么?maamii老大既然纵横东西,能不能说说你认为这一轮席卷全球范围的商品牛市和股市牛市的主要原因呢?

我觉得不能想简单地把这次大幅共跌认为仅仅是一个巧合。再说通常判断是不是巧合,一是频率,看发生的事情是不是经常发生,二是看力度,看发生的事情的力度有多大。这次的共跌,从频率上不说明什么问题,但是从力度上,用统计上的小概率否定的思路来看,应该否定这次共跌是巧合。当然这种否定目前还是统计推断意义上的。

过去几年国外投机资金通过贸易、地下钱庄等渠道进入国内的的报道不绝于耳,而且如果这此共跌确实非巧合的话,只能有一种解释,那就是这次主导着这不同市场的是同一类资金。所以眼下我更愿意推测此次共跌应该是一个国外资金、甚至是国外市场上的具有主导力量的冲资金深度介入A股市场的一个症状。

自然目前也不排除仅是巧合而已,留待观察。’by Idlator)

中国股市vs.美国股市(三)--- 再答朋友们的回复

同意IDLATOR关于农产品价格还将大涨的观点,我自己也将农业板块作为近期重点板块之一。

至于其他大宗商品的牛市,应该也有美元贬值的因素,但将其作为主因,就不敢苟同了。从历史上看,商品牛市周期与美元贬值的相关性并不是很强。而且,如果将美元贬值提高到这样高度的话,怎么看待大量私募资本在里面的作用?过剩性资本在里面的作用也是很大的,象去年7月份开始的大规模从商品市场出来进入美国股市。所以,我还是更多的相信周期率等因素的作用比较本质。

至于DJIA最近创新高,实际上,DJIA与它的交易场所NYSE是个非常容易被操控的对象,DJIA过一阵就将相对劣势的股淘汰出去,比如,柯达现在就给踢出去了。知道道琼斯这种不断将相对强势的股取代相对弱势的股的作法,DJIA能够创新高也就可以理解了。

而且,NYSE实行的是个股专家(SPECIALIST) 制,也就是说,每个个股都有一个指定的专家,负责管理该股的全本交易单(FULL BOOK) ,进行撮合交易。因此,这些人具有天生的优势,能最快时间知道所有的交易单,包括职业机构大单。很多专家就抢在大单前替自己或关系户买卖,从而轻松占别人便宜而获利。这个虽然是禁止的,但屡禁不止,也是我们公司很少参与NYSE股票交易的主要原因。我就曾经吃过这种亏,后来,我学乖了,改用小单打前阵探风向,时间长了,由于我交易的NYSE股票种类很有限,可能被专家通过查SOES的通道得知我的路径,后来就不灵了,遂基本放弃NYSE的交易。所以你看,人都是一样的,只要有利,不管中国美国,都是丑恶的事经常发生,最多偶尔个别抓抓。

大家在中国呆,经常能看到身边丑恶的事,而看美国,却是通过被西方媒体导向的报道,很多人留下美国比较阳光的印象,其实,并不一定如此。有时,中国的管理者做得也不错,象这次股改。

股改本身并不能创造出资本流动性过剩,但可以吸引国际资本进入本来大多不敢进入的中国股市。我不是说没有股改QFII就不存在,外资都不进来,但股改在让很多外资比较放心的进来这一点上,的确是居功至伟。

其实,即使现在,这儿仍然有很多人仍然是GC中国的印象,疑虑重重。我公司里关系最好的一个美国人,在美国人里面算是比较开明的,经过我在他耳边不断的鼓噪,终于在去年下半年买了有关中国的ETF,年终业绩自然非常好。即便这样,他仍然经常问这问那,看得出心里不是很踏实。

作为股票投资交易者,我们大家都有风险概念,风险不可怕,但我们都害怕不能计算的风险。风险能够计算,才能进行风险管理,否则,与赌博撞大运无异。股改解决了这个问题,彻底的改变了这个市场的游戏规则和资金的组成。

人民币升值幅度普遍的预期也就不超过30%(8。2-6) ,如果没有股改,仅考虑人民币升值的潜力,外资大量买实物房产有可能,买含大量未流通股的中国股票?和和。。。

至于指数期货交易,我没有这方面的实战经验,但放空经验很多。一般来说,与做多不同,由于放空风险很大,理论上是无限的,因此,做仓位比较大的放空前,一定要找到一些根本性的理由,这个既可以是个股本身基本面相关的,也可能与板块或市场基本面相关,不一定都对,但一定要有这样的理由,不然,还不如不放空,因为很可能得不偿失。

关于美国股市新股上市的计算问题,我还真不太了解,但从来没听说什么影响指数,让其失真的事,可能是与美国股市的规模非常大有关吧。



中国股市VS美国股市(4) --- 从黑石破发谈起


在上市不到三个交易日的今天,喧闹一时的黑石新股就已经跌破31美金的发行价。对于本来已经在苟延残喘的美国股市来说,应该是比较正常的现象,但由于中国国家外汇投资公司(以下简称‘国汇投’) 投进30亿,就有点意思了。

在最近开放QDII的新规定中,有明文规定不得投资境外的对冲基金,这个与国汇投一动就是30个亿美金的动作形成鲜明的对照,不知大家注意到没有?当然,严格意义上说,对冲基金与黑石这种股权私募基金不完全是一回事,但在另类投资的光谱上,这两者无疑是离得最近,也是互有交叉的,象黑石本身就有一大块资金专营对冲基金。

由于国汇投当时买时有近5%的折扣,所以,到今天收盘为止,国汇投的投资尚有稀薄的账面盈利,作为国家外汇存底战略投资的一个组成部分,我们的确不应该将一时涨跌看得过重,但即便从中国金融前途考虑,当我们将上面两个现象放在一起看,我们就不难看出中国金融界实权人物的思路之偏颇了。

现在,有些人是宁信外国人,不信中国人。放弃吸收和培养自己高级的国际金融人才的机会,将希望寄托在合资或利益捆绑上。

一般的国人,你是不能去了解和参与国外先进的对冲基金的理念和运作模式的,而国家自己一下子就B(BILLION) 级冲进去,还给一些条款限得死死的,拱手出钱给人练。我不知道这是不是因为以前在油铜上遭惨败的后遗症,但放弃自主发展,机会只给外人,还严格限制自己人发展的思路是得不偿失的。

经济金融战早已被美国精英阶层作为一种武器运用发挥了很多年了。曾经看过一本书<一个经济杀手的自白>(Confessions of an Economic Hit Man, By John Perkins,不知有没有中文版) ,这是一个曾经的经济杀手讲述的,美国精英阶层,从政府到大公司,是如何利用IMF,WB等几个美国控制的国际金融组织,通过贷款等形式来为美国大公司谋利并达到控制一些南美洲和东南亚国家的政经大局的目的。这其中,人才的缺失和在理念上的唯美(国)是从是美国精英阶层能在那些国家屡屡得手的重要原因。

因此,要想在金融战中不败,必须解决有自己的金融和基金管理人才的问题。难道我们能指望靠与一些美国人进行利益捆绑来打消美国整个精英阶层与我们进行金融战的念头?这不是太简单,有时又太幼稚了吗?那么为什么中国就不能从意识上,从具体操作实施上,开始吸收和培养真正有国际视野的基金管理人才?

中国资本市场开始出现一些基金经理,但基本上仍然是内战内行,外战全然不懂,或只懂香港股市。当全球宏观类(Global Macro)基金占到美国对冲基金的百分之二十多时,中国经济金融界内,仍然很难找到真正的策略师,更别说策略大师了:基金经理忙着钻研,推广,崇拜所谓的价值投资法,跟着美国精英阶层在全球灌输的理念后面转,对美国主流舆论造的神大搞个人崇拜,放弃对理念独立的思考;经济学家们则仍然一副指点江山状,对市场的指手划脚缺乏高度,缺乏敏锐度,更缺乏对中美市场独到的研究,除了人民币升值,资本流动性过剩等表面的东东,少见新意,缺乏将对经济财政货币和金融等基本面的观察分析转化为独特投资策略的人。

落后不可怕,可怕的是找不到解决的办法。中国市场上,反正zf独大,大家都知道,惹不起也不想惹你。但到外面的世界,外面的市场上去,就是谁怕谁了。利益捆绑的方式也是一厢情愿:人家与你合作都是为了从中国及市场上得到好处,不然,谁来与你合资进行利益捆绑啊。我们总是企图通过合资来学习别人的管理和技术。也许有些是可以学到的,但如果你以为搞个合资基金公司或者投资给老外就能学到老外的核心竞争力的话,你以为别人被你玩啊?看看宗某人与达能的官司,大家就应该醒醒了。

也许禁止QDII投资对冲基金是为了让国民规避风险,因为对冲基金的确不是谁都可以玩的,大投行如熊死通现在都给旗下两个对冲基金玩得灰头土脸。但从国家安全和发展角度,吸收,扶植和培养能经受得住国际主要市场考验的对冲基金人才却是越早越好,越快越好。不管结局如何,有一点是肯定的,投给黑石30亿美金不是培养本土人才。

站得高才能看得远。华人在海外基金业界干各种活的都有,如果国家真有想法,真有诚意,真有魄力,应该是不难通过这些人中的一部分来带动整个对冲基金业的起步和发展的。

中国基金业到头来总要走出去的,金融战也是不知什么时候就会降临到我们头上的,与其将自己的命运交给别人,不如培养自己的人才,积极生存和发展。


中国股市VS美国股市(5) --- 史上最大的对冲基金启动


有关财政部将发行15500亿特别国债,启动国汇投的消息今天见诸报端,大家都眼睛向内,大谈特谈这个消息对国内资本市场流动性过剩的影响。事实上,我们大家正在见证一只人类历史上最大的对冲基金募集和启动。

非公开发行的规模比较大的对冲基金的起始募集规模通常在大几个亿到二三十个亿美金之间,超过五十个亿的很少,一百个亿以上的?也许我孤陋寡闻,还没听说过。所以说,这个两千亿左右的国汇投是个航空母舰,即便只有一半进入另类投资,也肯定创下了一项世界记录。

既然是实质意义上的对冲基金,那么我们不妨从一个对冲基金管理者的角度跟踪和评判国汇投的举动。

国汇投是个早产儿。国汇投成立后,必然进入境外资本市场,如果我们考虑到国汇投在还没正式运行前就仓促巨额投资于黑石,交给外人打理,我们可以这样说:国汇投是在中国金融体制,特别是自己的人才,尚不成熟时的仓促之举。为什么仓促?因为资本性流动过剩,这其中很大程度上,又是因为最近两年国际上大量热钱通过各种渠道流进中国市场而触发,这个问题已经是如此之大,国汇投就不得不早产了。

国汇投到目前为止的整个运作过程是个‘怪胎’ 。

象我们搞对冲基金的正常步骤,通常是基金管理者,投资理念,方法论和操作系统等有关公司运作的软硬件先到位,在此基础上招募核心客户。不确定的是客户的数量和资产规模,还有就是客户的基本状况,象机构与个人的比例,风险偏好,对杠杆运用的特殊要求,等等。而我们的国汇投却正好相反:确定的是资产规模,到现在,至少从公开的材料看,谁来管理,怎么投资,资产配置等,都还是一本糊涂账。好一个中国特色,和和。。。

对冲基金通常有两个超过普通共同基金的地方:第一,基金经理通常是共同基金或对冲基金中比较优秀者,在积累了一定的操作经历,业绩和人脉后,跳出来自己干;第二,对冲基金者的管理理念一般已经达到企业经营者与资本运作者都比较相通的地步,也就是说,现在国外先进的对冲基金的基本理念已经超越基本面分析,一般的资本配置等,对冲基金经理在杠杆运用等技术支持下,通常是将一个基金作为一个企业来经营。

因此,无论从哪个方面看,基金管理人才都是决定一个对冲基金成败的关键。而我们的国汇投恰恰在这方面非常不明朗和欠缺。昨天一帖‘中国股市VS美国股市(4)--- 从黑石破发谈起’ 里,我们谈到国汇投要信任培养自己的人才,讲的就是这个问题。

从专业眼光看,国汇投还未全面启动,两个硬伤已经存在:

一个是上面说的自有人才的匮乏,在这方面,国汇投必须走独立自主之路,吸收培养自己的人才,而不能倚赖老外,为什么?我们以后详述。

另一个是为抢黑石份额,已经画地为牢。国汇投已经对黑石承诺,在最近一年内,国汇投将不再投资于类似黑石的股权私募投资基金。本来,在自己人才还没成长起来之前,投资于对冲基金或股权私募基金,做对冲基金的基金,虽然无奈,但至少可以作为一种过渡办法,现在这条路也暂时不通,难道国汇投真非得先主要投美国国债不成?

无论如何,这个国汇投如果不是zf主导,而完全由市场来决定的话,肯定是起航都有问题。从现在的情形看,国汇投的道路将绝对不会平坦,但也并非不可为,如果能坚持自有人才的吸收和培养,是有可能将这个早产儿,怪胎变成一件好事的。


中国股市VS美国股市(6) ---中国人玩美国市场


国汇投投资境外市场的标的可以很多,参与的市场也有很多选择。由于美国市场是最大最成熟的市场,也由于我的经验在美国市场,因此我这儿谈谈国汇投在培养基金管理人员和操作美国市场时要注意的几个方面。同时,虽然现在国内朋友因为人民币升值等原因,对海外市场普遍缺乏兴趣。但就如两三年前,海外人士对中国股市兴趣缺缺,而现在中国市场是最热门市场,市场的吸引力会变的,也会变得很快,因此,看看这些对各位今后进入国际市场肯定会有帮助。

一个优秀的投资者,不但要有开阔的眼界,更要有独立和坚定的个性。

基金管理就是一个企业管理,你必须有核心竞争力,也就是基金管理高层的软硬件实力。而且,你的核心竞争力除了有自己的特性外还必须有自己的特色。到外面的市场竞争,生存和发展,固然要学习,掌握,运用外面的一些原理,但如果只是一味的吸收,模仿并照搬,那么,你是怎么也搞不过那些搞了很多年,他们内部又形成各种圈子的白人,特别是犹太人的。而且象国汇投这种背景特殊的基金,除了一些暂时的商业利益,是不会有外人会真心实意与你一起发展的。

很多国人向西方学习就以为学点书上的,或者西方主流媒体推介的,然后咀嚼,模仿就以为万事大吉了。实际上,有些无形的东东对成功也同样至关重要。

白人虽然表面上讲要平等对待各族裔,很多时候也很客气,但实际上,白人优越感是深入他们骨髓的。我这次从中国回来后,我原来的基金老板曾就开发中国市场与我谈过几次,但始终谈不拢,主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对先期工作的步骤和预算,我们双方认识差距太大。他及其它合伙人仍然用美国人的模式,还跟我扯什么,他做生意从来如此之类的。我就跟他说,你是在中国做生意,你当然得按中国人的方式办事,不然,你去找愿意也能够办下来的人吧。他其实是个很聪明的人,开始就知道不能找别的美国人,但这个家伙骨子里就以为犹太人白人优越(这个是很多犹太人的特点,我碰到过不止一个) ,对中国和中国人有成见(这个是有根据的,以后再说) ,所以,到关键的时候又露出尾巴了。

美国教育最成功的地方是,能让普通的美国人都觉得自己很牛(这是一个非美国人的外国朋友的话,和和) 。我们中国以前曾经也这样,但由于我们没有实力作坚强后盾,这种信念坍塌了。后来就走到另外一个极端,全盘模仿和照搬美国,好的学,美国没弄成功的,如医疗体制等,也学,现在有些方面已经醒过来了,有些地方还在不加分析的模仿和照搬,投资领域对‘价值投资法’ 就是这样:虽然对A股市场定价权非常在意,但又唯价值投资法顶礼膜拜。一些号称国内私募顶尖人物对参加巴非特的年度股东大会的心情与穆斯林们去麦加朝拜的心情有得一拼,至---于---吗?巴非特据说秋季要来中国,如果他到时说一句,A股在3500点以上找不到值得投资的票票,到时我们是不是就要将A股定价权相让?

占据精神上的优势是很重要的。老美深深知道这一点。国人却基本上忽视了这一点。精神是不能当饭吃的,这个毫无疑问。但我们已经向国外学习了很多年,象我们都在国外学习生活了那么多年,现在是到了可以不只谈学习,模仿和照搬的时候了。中国也已经有很多本土和有海外经验的投资专业人士,包括基金经理和经济学者等,经过一定的训练和实际操作培养,至少也可以组成团队,慢慢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但这些人必须有超越前人,外(国) 人的心态,否则,很难有大的作为。

精神上矮小的人,技术上再牛也成不了好的策略师,而这是象国汇投这样背景的基金最需要的人,也是其核心竞争力的保证。因此,国汇投的人员筛选机制上,就应该将一些无形的,精神上的东东考虑进去,而且,必须考虑进去。

我这儿不是要鼓吹什么民族主义,就象我前面说的,我们很多人是到了可以考虑融合自己文化进投资领域的阶段了。从闭关自守到全面开放学习,再到现在的自主学习,自主创新,我们是在以前的基础上,更深的认识这个世界和投资这个领域,求自主自立,不是鼓吹民族主义。

狭隘的民族主义,一看到外国的东东就排斥的后果,我们中国人已经看到过。同样的,一看到与西方主流舆论不和谐的话,就感到不爽的,尤其是一些中国人这么做,实在是非常令人遗憾的。

有些事,象金融战,客观存在过,或者说这种威胁客观存在着,不是中国人渲染就存在,中国人不渲染就不存在的,基本而言,在这种事上,从历史事件看,都是美国占据主动的,再加上国汇投这样的航空母舰要出航,我只是提醒一下,国汇投要多一些准备,作好防备。有些人就很不爽了,真是有意思。我只能看作美国人从精神上打败了我们国人中一些人的表现,因为西方主流舆论的论调就是,美国人想说‘中国威胁论’ 什么时候都可以,而别人说美国在全世界打金融战就是民族主义,或者看不到自己做得不对的地方或弱点才是全部的原因(象对当年东南亚经济危机的探讨。注意这儿‘全部的’ 这几个词) 。也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了,精神上能不能自主自立与读多少书或投资技术好坏没有必然的正相关性,和和。。。


中国股市VS美国股市(7) --- 同流必须合污
资本市场是个弱肉强食的地方,中国资本市场如此,美国资本市场也是如此。在这种市场上生存,必须有极强的心理素质,也得有一定的心理准备:你得准备好被人‘黑’ 。而且,依我看,象国汇投这么明显的目标,得有比我们小户更强的心理准备才行,因为,你是到别人的地盘上玩,还有这种特殊的背景,给美国有关方面‘关照’ 的可能性比一般小户的要大很多。

说到这儿,有人可能心里面会嘀咕:能被谁黑?能被美国市场的监管者黑,象SEC,NYSE,NASDAQ之类的都有可能。我给大家说一个我亲眼目睹的事。

美国有个相当出名的远程大学叫University of Phoenix,它曾经是个上市公司,代号UOPX,后来被另外一个同样在NASDAQ上市的公司阿波罗教育集团(股票代码APOL)收购退市。

如果我没记错的话,在2004年的某一个交易日,UOPX还没有被收购之前,UOPX从开盘70美金左右,慢慢下跌,到美中时间下午一点左右,在65美金左右交易,然后,在十几分钟内又跌去两三个点。这时,出现了惊心动魄的一幕:一个120多万股的大卖盘突然出现,其价位随着价格的下跌自动快速下移,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是个程序交易单子(PROGRAM TRADING) 。因为它的出现,UOPX的股价加速下跌,从五十多美金转眼间就到了四十三美金左右。当大家反应过来后,在四十三美金附近一拥而上,将这一百多万股马上又吃掉。我们公司有几个人吃到一些,我动作稍微慢一点,没有成交。也许NASDAQ市场监控部门发现了这个异动,那个一百多万的大单被吃掉后一分钟不到,UOPX就被暂停交易。过了二三十分钟后,NASDAQ发布通告,说没有发现违规现象,所有交易都被承认。然后再过十来分钟,UOPX恢复交易,其交易价格马上回到55以上。在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里就赚十几个点(美金) ,那些在低位抢到UOPX的人怎么有不获利了解的道理?我们公司吃到又卖掉的人非常高兴,我们觉得颇为遗憾。

故事到这儿没有完:美中时间下午三点毕市前十几分钟,忽然NASDAQ又出来一个通告,说是那个一百多万大单的所有成交都将作废,而且,UOPX恢复交易后的成交却仍然作数。这样就形成这样一个局面:那些抢到43又在55左右卖掉的人的仓位最后变成在55左右纯裸放空,而且尚未平仓。此时,UOPX已经反弹回近60,所以,那些本来以为自己盈利十几个点的人现在变成浮亏五个点。

NASDAQ部门在这件事上至少有两点很黑:第一,出尔反尔。程序交易司空见惯,而且NASDAQ部门已经通告确认,后来却置自己的诚信于不顾,自己打自己耳光;第二,由于自己打自己耳光时,UOPX已经恢复交易相当时间了,因此,即便那个大单的成交作废,至少也应该将相应成交单子的后续平仓单一起作废。这种思路不复杂,也合乎常理,但哪怕在我们公司(也许还有其它人) 直接与NASDAQ交涉后,仍然被无理拒绝。

然后有人要集体起诉NASDAQ,后来也没了下文,估计不了了之了。后来听说,当时放那个一百多万大单的是一个著名投行的对冲基金部门,由于与NASDAQ关系铁,公关后,竟然逼NASDAQ干出这么黑的事。

这种丑闻,却从来不见主流媒体报道,如果我不是亲眼所见,亲身经历,很难想象。

国汇投的管理者,很可能是在政府内呆了相当长时间的,习惯在中国市场上当大爷的人,因此,到境外资本市场混,必须清楚角色转换。如果不作好心理准备,到被别人黑时,就为时太晚了。如果碰到个将美国想象得很纯洁的主,估计心脏病也得给气出来。和和。。。

资本市场就是钱的游戏,有钱难免臭味。到境外市场,就是到污水里玩,同流必须合污。别受西方主流媒体的影响,也别犯傻,读几本书就以为美国真如其一些精英层刻意描述的那么纯洁,被人洗脑还以为自己牛,仰视美国资本市场及其管理者。从心理开始武装起来,才能走得好,走得远。


中国股市VS美国股市(8) --- 以他人之心度他人之腹


上月将大部分中国a股清仓,看到持有了相当一段时间的一个个股票从帐户上消失,说不清什么感觉。但一个好处是,慢慢的终于定下心来,也摆脱了去年那种几乎将全部精力投在a股上的心态。最近一些天,花一些时间看看资料,也时不时在芝加哥适意的夏日街头与朋友坐坐聊聊,多年的奔波也需要缓冲,等以后回忆起美国生活时,也可以不再只有拼搏的记忆。

言归正传。

我们上一篇谈的是,国汇投在进入西方主要资本市场时,必须意识到,不能天真,不能心幻想,要准备好别人运用一些非市场手段进行干预,在一个充满污水的地方游戏,必须有足够的心理准备。我以为我想得比较周全了,现在看来不是那么回事,国汇投将遭遇到的困难可能超过我的预期。

据7月17日的华尔街日报英文版报道,德国政府已经在进行立法,以阻止外国政府背景的投资集团,主要是俄国和中国的相应实体,参股或收购德国公司。德国总理默克尔说,我们不能太天真。

本来我是以为西方那些所谓‘自由市场经济’ 的倡导者们,还会允许国汇投这样的公司进行相对自由的交易买卖,只是有可能会在交易管理中使坏,现在看来,国汇投的投资区域将会受到很大限制。虽然现在只有德国这样公开表示,但谁敢保证别的主要发达国家不跟进呢?美国明年就要举行大选,按惯例,为拉部分选民的选票,这个时候贸易保护主义的呼声会很高,所以,国汇投将要遇到的困难比想象的要大。

困难大是一方面,自己的认识,操作和努力是管理国汇投这样的实体的另外一个方面。这方面的问题可能更大。

关于国汇投投资黑石,已经作过一些评论。大家想知道的是,国汇投怎么决定如此大的投资的?据最近<财经>杂志上的‘汇投何处去?’的报道,据说是这个依据,‘按照国内传统的投资理念,IPO的风险比较低,收益比较有保障;加上黑石上市创下了全球资本市场的一个新记录,必然会引起投资者的追捧,因此我们选择了黑石。’(见http://www.caijing.com.cn/financ ... -07-07/24094.shtml)

喷血! 投资海外资产,‘按照’ 的是‘国内传统的投资理念’ ,这不是典型的以自己之心度他人之腹吗?到别人的地盘玩,就得先去了解别人,认识别人,然后才有得玩,这种道理很难懂吗?

以他人之心度他人之腹。而不能凭着道听途说,一知半解的认识,来作出如此重大的投资决策。

我是一直鼓励别人进行跨国投资的,否则,很难成为我的核心客户。虽然现在人民币一直在升值,但作为有一定资产的人士,必须考虑资产的配置,不能因为美元汇率而完全放弃投资交易美国这个全球最大最成熟的资本市场的。眼光要长远,更何况美国股市多空皆宜,有其自身优点。

但玩跨国投资,心态一定要正,眼光要毒。这儿我不想谈论具体的美股操作,只谈谈美国资本市场参与者的一些特点,看看他人之腹里究竟是什么东东。

美国资本市场参与者的基本特点就是保守势力当道。这儿的‘保守势力’ 主要是相对一些‘自由派’ 而言,通常指那些信奉传统价值的人士,这儿的‘传统价值’ 通常指民族主义,强调保护民族文化,提倡民族自豪感,甚至宗教精神。主流媒体中,‘华尔街日报’ 是著名的保守派报刊,在主流电视节目中,偏向保守的CNBC台里象KUDLOW这样的死硬共和党人士不提,即便被保守派人士成为自由派台的CNN,财经头牌也是保守派人士LOU DOBB。

不但媒体如此,市场参与者也是如此。可能是因为优越的生活条件,美国人天生就有种优越感,不但总以为美国方式最好,象我以前老板那样,即便到中国做生意,也仍然蛮横的要别人按美国路数干,而且,骨子里是容不得别人比他们强的。

在我进入我原来的公司前,公司每个季度都要举办一次乒乓球比赛。我虽然没受过乒乓球正规训练,但我的野路子打法对付美国人是绰绰有余,因此,毫不费力的就拿了冠军。有意思的是,从我夺冠后,这个举办过很多次的比赛再也没有进行了,虽然平时大家仍然经常打着玩。让一个中国人在上头,大家争第二,估计让我的美国老板和同事们不爽了。

如果说这个事情还只是休闲娱乐的话,象我原来老板那样的人对中国及中国人从骨子里的看不起和容不下还可以从另外一件事表现出来。

2002年下半年后,中国网络股三剑客,新浪,搜胡,和网易,经历了从仙股到涨几十倍的大涨。但从2003年下半年到2004年上半年,三股遭遇调整,都曾经有50%左右的从高处的下跌。从外面看,这中间也许有涨幅过高过快,然后导致回调的原因,但实际上,它们曾经遭到大量做空盘的伏击,而主力就是我们老板这个圈子。我也有参与,但我当时纯粹是听指令,从技术上着眼进行放空,并不知道还包含一些别的因素。我没亲耳听见,但据我公司里好友后来的说法,我们老板曾经说过,不能让中国佬太风光。虽然这票操作上,我得利丰厚,但现在回想起来,挺没意思的。

说句实话,这种事不是不可能重新发生。虽然现在在美国市场上的中国股比较风光,但很有可能在不久的将来遭到伏击,当然,如果真的发生,仅从表面上看,你是看不出什么异样的,但,有些事情仍然是存在的,有的人的想法你也是没法改变的。

前一阵,在论坛上看到老巴说,我到过中国,跟号称厉害的人在一起,不过你们不必担心,他们永远不会有机会(见http://bbs.55168.cn/thread-117656-1-1.html) 。心里也不是滋味:老巴说得不是没有道理,当国内一些号称私募顶尖人士将老巴及其价值投资奉为神明时,最多就是邯郸学步,他们怎么可能拼得过老巴及其圈中朋友?另一方面,老巴口气中的自大和对外国人的轻蔑与我所处环境中的很多美国人又是差不多的。但国人中真正意识到这些,并想对策的又有多少呢?

管理国汇投这样重要的位置,如果永远是前面‘财经’ 报道的,作出投资黑石决定的那一批人的话,那么,我码这些字就是浪费自己的生命。论坛上,总有一些奴青,自己没到过美国,或者在美国只做过走马观花的旅游,却见不得别人说比较真实的美国,至少是别人自己亲身经历的美国及美国人。这些人乱说一气也就罢了,但国汇投里的管理者,千万不要是奴青,他们真的应该认识到,以他人之心度他人之腹,不然,巨亏后还会被外人耻笑。


中国股市VS美国股市(9) --- 迷失的国汇投
本来还准备就国汇投的路径和策略多谈一些的,但看到21日‘经济观察报’ 的报道<外汇投资公司方向初定以保值为首要目的>,发现自己就是浪费时间,因为现在国汇投的基本原则已经定了:买下汇金公司后的资金将绝大部分外包给国际机构投资者,目标是保值。

这种策略的短视和欠缺之处主要表现在下面几个方面:

首先,错失培养锻炼自己人才的绝好机会。关于为什么应该尽量使用自己人来管理这些国家资产,我在本系列前面的文章中已经说过,特别在第四篇‘从黑石破发谈起’ 中,更是提醒决策人士,涉及国家的重大利益,只有指望自己人才有机会。金融领域的重要性越来越大,美国人允许外国人进入这个领域工作,是因为其金融核心层的纯洁性是有保证的,都是犹太人和白人,外国人在这个领域都只是做高级技术工人,虽然很多收入也不少。

而中国金融领域,尽管构建一个能马上运转的对外资本市场投资体系在短时间内有困难,但也不是不可能。虽然海外华人金融高级人才的成本很高,但作为特殊背景的公司,国汇投本身有着自己的吸引力。如果能够遵循专业精神,给大家比较实在的受监督的管理权限,合理的报酬结构和现实的职业远景,国汇投用海外成本几分之一的成本招到金融高级人才的机会是非常大的。

其实,高级金融专才的基本薪酬并不需要很高,大家收入高的主要是奖金或者利润分成这一块。国汇投完全可以采取同样的构架,基本薪酬加奖金。

最重要的是,现在的大形势有利于国汇投。随着中国的崛起,海外华人中愿意与中国共同成长的越来越多。如果国汇投决策层心存疑虑,其实完全可以试一下全球海选,看看应征的中国人或者愿意回归中国护照的华人有没有,多不多,这也耽搁不了几个月时间,如果成功了,却解决了人才这个根子问题。

二十一世纪,关键的是人才。这点千万不能忘记。

其次,国汇投拿来外包这种商业模式,是学到皮毛,未及精髓。

美国信息产业的外包,都是将产业链中相对低端的部分外包,象呼叫中心,普通的编程等,而高端部分仍然是在美国,因此,这样的外包,核心竞争力仍然牢牢的掌控在老美手上。反观国汇投的外包,实质上是送钱给别人耍。学不到多少东东,而且没有任何核心竞争力可言。

国汇投的决策层也许以为,选秀海外顶级机构是将钱放到最聪明的人手中,却全然忘记了,只有那些机构与你的利益一致时,你还有点希望,否则会出现又一个黑石这样的投资。

在我写这篇博文时,黑石在约26。40左右交易,离29。6左右国汇投的成本有一段距离,账面损失已经超过10%,即3亿美金。我们暂且不以短期股价波动为依据,看看下面这几方面就知道,国汇投的黑石投资前景堪忧:黑石上市是其核心成员想趁热套现,至少部分套现。人家已经在考虑退,你却冲进去;你想借黑石涉足国际市场,别人却是将中国作为重点市场开发;而且,随着私募股权基金在合并和收购中,贷款越来越紧,很有可能以后中方这个现在全球最大的zbj还要追加黑石投资,大家不妨拭目以待。有这种前科,我们有足够理由对后面的外包表示担心。

合作的前提是双方利益一致,这个道理那么难懂吗?我实在不知道,现在决定走外包是不是经过风险收益分析或者可行性分析。

最后,明明是出于降低国内资本市场流动性目的组建的国汇投,却将保本作为目标。

其实,国汇投这批2000亿美金本身与国内庞大的资本流动性过剩及其仍在继续的趋势比,解决不了根本问题。但如果能找到某种形式,搞出一条资本流出的通道,那么才有实质性意义,因为以后可以根据需要再阶段性流出500亿,1000亿美金的。

而现在的思路全然不是如此:如果将国汇投以公司实体看待,没有构建核心竞争力的战略及其实施;如果将国汇投以国家实体的延伸看待,又想以赚钱或保本这种企业行为定目标,全然忘了自身产生的背景。

不伦不类的国汇投,从起步始,已经迷失了自己。



‘不想买时就应该卖’?

最近与朋友在QQ聊天时,朋友问我可不可以买,我说,现在买风险收益比不太好,实在忍不住,就做做短线,也不要重仓。又问,手上的货要不要出,我说,不必急着出,只要不是满仓个股,特别是如果所持仓位是去年1800点以下进的,就更可以拿着,象我自己就还没动过,虽然一直在考虑出点策略。

我说多了,后来有朋友有疑问:你说现在进货不是好时候,那么为什么又不愿出货呢?这个不是与通常说的,当你不想买时就应该卖,有矛盾吗?这问题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也与操作理念和系统有关,我就作一个简单说明。

当你不想买时就应该卖,反之亦然。这个说法是有一定道理的,但它的依据只是对市场的判断,只是对市场三要素之一的界定。你制定一个投资策略时,需要的是全面的评估和审视,尽量考虑到市场三要素的全部或多数方面。

比如,我在回答要不要出货时,除了考虑对市场的判断外,还需要考虑对自己的判断。我的一个投资理念就是:别指望抛在最高点或附近,也别心存侥幸买在最低点或其周围。而我的操作系统中又有这两条规则:一是建仓时比较合适的风险收益比是收益空间:风险空间不低于3:1,二是在风险空间:收益空间不大于3:2时,可以持有。

因此,在实际操作中,不是‘不想买就应该卖’那么简单的。对于进入或出点这种大的策略方面,通常多考虑一些因素,而不只是单个因素,对业绩的提高大有帮助。当然,对前面的具体问题的对策,基点仍然是对市场的判断(具体的我对现在市场的判断这儿略去,因为这是个很大的话题,远比这篇要长。反正我的结果已经在前面的回答中给出了),但需要配之以合适和理性的理念(方法论) 和操作系统。

操作系统的作用既是规范操作程序,争取到达可操作性,可预见性,可重复性,又是以关联内容的联系和考量来减少对某一因素的倚赖而经常造成的收益的极其不稳定。

判断市场的顶底固然重要,但实践中,很难比较持续的长久的成功。大家可以看到,从去年1800点以来,有多少人喊顶,开始是每100点出现一批人喊顶,后来到现在,仍然以各种面目出现,到最后应该有人能成为‘英雄’ ,但以此为根据的进退,其背后的理念是抄底抛顶,其操作系统主要就考虑一个因素,对多数人的作用和结果是未验已经可以先期知晓了:不会太妙。

对刚入市不到一两年的人来说,仍然处在投资经验‘发育’ 时期,认识不到方法论和操作系统的必须和重要性,还情有可原。但对积累了一定交易业绩和经验的股市投资交易者来说,如果仍然不能比较清晰的向形成和利用方法论和交易系统的方向前进,就有问题了。

‘你’ 自己的方法论和操作系统是作为市场参与者的你的一个重要基本面。在很大程度上,比你对市场或个股的认识还要重要得多。转了一圈,又是老调重弹,但不得不弹。和和。。。



股改对市场的贡献有多大?---合答朋友们的回复

404/405楼的当当

你写的相当精彩,特别是这句:‘而当你升任总操盘的时候,你的责任就不一样了。你的任务就是要让市场渐渐生成一个全新的理念,说简单点就是要让后买入持有的人自发的学习这个理念。巴菲特在美国被奉为神,就是这个道理。’在业内混过一段时间的就是不一样。

其实,你说的与我在106和117楼博文中说的意思差不多。攻心为上,美国白人精英阶层对这点是非常清楚的。美国人全球推销一些看上去不错的东东,其实背后都是夹着见不得人的私货的。老毛子刚明白这一察,但已经浪费了那么很多年。中国人比较聪明,学一些,又不完全按照西方的规则,将经济搞得有声有色的,急得美国高官一趟趟跑来,给铁娘子一句话噎死。

美国投资界有很多好东东,但外面的人好象总是抓住皮毛,不及骨肉。就拿这个‘价值投资法’ 来说,本来在中国业界加强基本面研究绝对是好事,但一沦落到无限夸大和吹捧‘价值投资法’ 的地步,就完全变味了。而且,对上市公司的研究的过分重视,使得在市场和策略等方面相对落后,缺乏总体上的构建,更少有深度的,结合中国股市的探索。

关于06年到现在的市场,我也觉得主要不是什么公司业绩或价值决定的。

从中国业内的报告看,主流论调是,到1700,1800点前,主要是因为股改,从1800点后好象就是价值发掘的结果。真会扯:既然大家都承认股改对体制的革命性变革,居然会认为其作用只有四五百点,百分之三四十(从05年宣布股改时的1200多点算) ?大熊市里的反抽都可以达到近百分之三十(象从03年9月到04年2月从1350到1730的反弹) 的高度 ,有些人那么看待股改的作用,不知道是在寒碜股改还是寒碜自己。

股改的作用到底有多大?我看其贡献本身就可以推动市场到3000点。一个从根本上改变中国股市体制的措施,给它150-200%的影响度应该不为过。我承认我这个结论不是建立在精确的算法基础上的,只是根据常识比较得来的。让我们现在谨慎的原因不是对3000点本身的怀疑,而是对其直线上升的速率的适应。换句话说,如果一年之后在3000点位上,就不需要现在这么谨慎了。来得太快,大家歇歇,疯涨这个阶段不是那么容易掌握的,就是这么个意思。

所以,国内业界的策略报告我是看了两篇后就再也不看了,浪费时间。公司的调研报告很多还不错,特别对我们这些多年没回过国的人来说。

关于NAZ股票,我只能说,现在不是长期投资的时候,半导体板块就更不用说了,以前一些人叫嚷的‘价值投资’ 的AMD就是很好的反面教材,所以,如果我是你当当,还是先出了MU和PMCS再说。,

---------------------------------

maamii  3:1  3:2 有没有理论依据,或者什么书能推荐一下,这方面差太多了 没有大局观,先谢了。

答:

这个主要是根据经验总结得来的。一般来说,比较成功的股票投资交易者的个股交易成功率在60-75%之间,收益空间:风险空间应该在2:1--4:1之间。换算公式大约是

收益空间/风险空间=4 - 10*(交易成功率-60%)

我的大约在70%左右,所以,一般以3:1为准。一般来说,如果经过一两年实际操作,成功率仍然低于55%,考虑到佣金,税收(这点中国暂时还不存在) ,执行力通常会打折扣等因素,也许是放弃自我管理资金的时候了,因为通常很难持续稳定的盈利。

至于持股时,因为仓位已经建立而且通常是在让利润奔跑时(因为如果是在水下浮亏状态,主要是参考进点时的风险空间) ,因此,通常只要满足1:1的收益与风险空间比就可以继续持有了。我给自己定3:2的风险与收益空间比主要是因为相对来说,我看对的时候多一点,所以,给自己稍微宽松一点的区间,有利于让利润奔跑。这些都是从实践中得来的,有时也会调整一下。

--------------------------------

思考过程中想到一个问题,就是操作系统可能只适用于一定环境,例如A股5年熊市和06的单边牛市,最好的操作系统肯定不一样。但任何人都难以脱离“当局者迷”的问题,那究竟是应该坚持一套稳定的操作系统,还是应该使用一种反馈机制提醒自己环境已经变化,而调整操作系统(但新系统可能又需要一定时间去改进成熟)?

答:

你说的很对,一套稳定的操作系统必然包含反馈系统。这个我在60楼中已经提及,以后再具体展开。



涨跌停板,T+0,融资融券及其他

前两天,在论坛上看到一篇文章‘T+0交易宜禁不宜放’ ,也想就交易所制度的改革发表一点看法。

证交所制度如果需要改革,应该从涨跌停版入手。涨跌停板制度实际上并不能保护大多数投资者的利益。现在的市场上,出现连续八九个,甚至十个以上的涨停板已经不是一两个了。也许涨跌停版的初衷是限制恶意炒作,但实际上的效果却是有利于炒作方,人为造成供应稀缺现象,看看最近600743的连续涨停和极少的日成交量就知道了。

另外,从现在讨论的融资融券问题看,如果不放开涨跌停版,技术上存在着无限的风险。这个是很明显的:如果一个账户上重仓放空,其放空对象连续十个以上10%涨停,那么就会被彻底洗出局,而且更糟糕的是,因为涨跌停板的存在,很有可能等到其账户资产为负时仍然无法回补成交,从这个意义上说,在没解决涨跌停板的问题时就开始融资融券,是对广大股民的极端不负责任。

T+1制度本意是人为的限制股民的冲动交易次数,但如果碰到暴跌现象时,反而有可能加剧第二天恐慌性抛盘,因为从人的心理上,当看到自己昨天建仓的股票大损后,心理肯定会受影响,一般的,没有经验的股民通常在经过一个晚上(有时是几天,如果买在周五的话) 担惊受怕后,恐惧感会加深,从而导致行为更加失去理性。

如果说T+1制度是为了遏制一些人的恶意炒作的话,似乎还有点道理,但在市场有涨停板制度下,如果炒作的人资金实力强大的话,一样可以操纵,最多也就对资金实力不太强的炒作者有点作用,还是只能限制小鳄,对大鳄无可奈何,作用很有限。

纵观交易所一些有争议的制度,其宣称的宗旨都是保护小散的利益,实际上的效果却值得商榷。其实,真想达到限制大户恶意操纵,保护小散的利益也不是没有办法。比方说,对开户不满一年,资金数量低于50万和大于1000万的账号实行T+1管理制度,别的允许T+0;还可以规定对账号内50%以内的资金允许T+0,如果动用资金已经超过50%,就只能T+1,等等。至于对市场的调控,可以参考新股上市第一天波幅超过一定后的即时停牌制度。

方法是很多的,改革是必须的。一个比较开放,交易流畅的市场才能使得证券市场更加健康。



茅台600519对葛州坝 600068


我在‘平常的股票,不平常的股民’(6)中讲到过我正在进行的一个实验,当时所述如下:

‘举个例子,去年11月底,12月初我为一批新资金建仓时,我就专门做了个实验。过去一年的大牛市,经常被价值投资者们当成价值投资取得巨大成功的例子,什么上涨都要扯上什么‘价值回归’ ,‘价值挖掘’ 之类的贴金,‘优质资产’ 之类的不绝于耳。因此,当时我专门避开著名的‘优质资产’ 茅台600519,选了一个冷门行业的,P/E比不低的,也基本上没有所谓‘价值投资者’ 们关心的股(为什么我以这些为选股标准?)葛州坝600068,我的总进价在3元不到一点,如果当时我进茅台,成本应该在70不到一点。我就要看着两个股,在未来市场上涨时(为什么我如此有信心?请参见本博客前面,当时我写的一些帖子),增幅的比较是如何的。到现在为止的结果是:茅台涨幅领先一个半月,最近的一个月,葛州坝逐渐赶上并超过,到节前收盘为止,葛州坝涨幅领先大约15%。’(写于07年2月24日)

时间又过去近一个月,现在的情况如何呢?下面是我制作的,从去年11月底以来,到昨天3月19日,茅台和葛州坝的绝对价格和相对涨幅比值的表和图:

Date    519    %gain vs. 06/11/27    68    %gain vs. 06/11/27
               
2006-12-1    69        3.06   
2006-12-4    69.1    0.14     3.19    4.25
2006-12-11    72.3    4.78     3.16    3.27
2006-12-18    86.4    25.22     3.19    4.25
2006-12-25    83.21    20.59     3.38    10.46
2007-1-4    85.84    24.41     3.41    11.44
2007-1-8    84.86    22.99     3.68    20.26
2007-1-15    99.61    44.36     3.65    19.28
2007-1-22    113.2    64.06     4.14    35.29
2007-1-29    107.49    55.78     4.17    36.27
2007-2-5    97    40.58     4.56    49.02
2007-2-12    97    40.58     4.54    48.37
2007-2-26    97.02    40.61     5.25    71.57
2007-3-5    94.9    37.54     5.1    66.67
2007-3-12    99.8    44.64     5.37    75.49
2007-3-19    97.38    41.13     5.77    88.56

从表上看,最近一个月,两者的表现已经越拉越远,有将近50个百分点的差距(今天茅台也比葛州坝弱很多,如果将最新价,茅台94。7与葛州坝的5。75相比,差距已经达到50个百分点) 。

跟踪这个实验很有意思的,除了已经说的用实例来辨别所谓的‘优质资产’ 的真假等外,还有一些值得观察和思考的地方:

是不是‘优质资产’ 下跌时抗跌性较大?

作为处于一个冷门且成长性并不好的行业,P/E率很高(当时买时是50多一些的市盈率,现在则已经达到100以上) ,价值投资者们普遍不感兴趣的上市公司,到底在市场中有没有机会?

所谓‘优质资产’ 的表现在一段时间内,比非优质资产差这么多,到底是‘优质资产’ 本身的局限性,还是与市场在一定阶段的特性有关?

等等,等等。

作股票心态要开放,思考要有独立性,这些都是组成成功的重要部分,自己的思考,加上实践中的实验和探索,则可以不断提高自己。

让我们一起跟踪这个进行中的,动态的实验,收获肯定不会小。



茅台600519对葛州坝 600068(2)

由于要观察在这波升势中两者的相对表现,我又做了一张表,这张是纯粹研究性质的表,将比较基准日改成去年8月触及阶段性底部的06/08/07,这样比较全面些,虽然与试验起始点在时间上不太吻合:

Date    519    %gain vs. 06/08/09    68    %gain vs. 06/08/09
               
2006-8-7    42.36        2.78   
2006-12-4    69.1    63.13     3.19    14.75
2006-12-11    72.3    70.68     3.16    13.67
2006-12-18    86.4    103.97     3.19    14.75
2006-12-25    83.21    96.44     3.38    21.58
2007-1-4    85.84    102.64     3.41    22.66
2007-1-8    84.86    100.33     3.68    32.37
2007-1-15    99.61    135.15     3.65    31.29
2007-1-22    113.2    167.23     4.14    48.92
2007-1-29    107.49    153.75     4.17    50.00
2007-2-5    97    128.99     4.56    64.03
2007-2-12    97    128.99     4.54    63.31
2007-2-26    97.02    129.04     5.25    88.85
2007-3-5    94.9    124.03     5.1    83.45
2007-3-12    99.8    135.60     5.37    93.17
2007-3-19    94.61    123.35     5.80    108.63


从这张表上看,如果以阶段底部为起始,到现在为止,519的表现仍然不输068。

我们还可以发现两点:一是从阶段底部起,目前为止,519的最大上升空间目前仍然比068要大很多;二是519的起伏比068要大,068上升走势比较稳健。

有人可能对我们选11月底不太满意,但由于是当时的实时试验,而且,大家回忆一下,或翻翻当时的论坛,70的时候人人争说519是‘优质资产’ ,而068则一直是冷门,所以,不能因为现在回头看,就好象说我们故意选则519高价时,更何况现在结果还远没定局,还是让我们耐心持续观察总结比较好。


茅台600519对葛州坝 600068(3) --- 简谈实时试验


以昨天(3/21/2007)519和068的收盘价94和5。96计,两者从去年11月底12 月初以来的上涨幅度分别是36%和94%,差距达到创记录的近60%;从去年8月7日以来的分别是121%和114%,是两者第一次差距不到10%,可以认为,到昨天收盘,两者涨幅在这一大波中基本相等。

这儿我想就这种实时试验再多说两句。

这种实时试验在美国的职业资金管理者中是非常普遍的作法,特别是对管理资金量比较大或很大的人来说,大家都这么做。因为资金量比较大,所以,你必须找到多个投资交易目标,出于风险管理和了解更多股票等目的,大家经常放一些量比较小的仓位,观察它们的运动情况。另外,有时也为了测算市场和板块内强度,作些类似519对068对比试验,可以了解市场内强度和广度,市场运作阶段,板块间联系强弱等,当然,如何选,选什么股/板块等与经验和试验要求有关(比如我这次选068最主要是看重它的高P/E值) ,而且,起点只能从实际情况考虑,除非想做进一步分析。我在这儿的市场操盘时,基本上每天都要放上一两个,里面很多不赚钱,权当营运成本。总体而言,这部分试验产生不了多少收益,但从中获得的很多信息和对个股的了解,却是今后产生可观收益的投资交易的基础。

其实,很多价值投资者应该还记得,彼得林奇说过,他在很多股票上,经常先只买一点点股票,以便以后有警觉(ALERT) ,说的就是类似的实时试验的方法。

读报表,读报告,读K线图,都是看过去,局限性是很明显的,而实时试验可以让你根据当时的情况,思考观察跟踪总结,收获是只有认真踏实的做过一段时间才可以体会到的。由于时间和资金量的限制,这种试验对业余的,普通的股民也许是个奢侈,但对职业资金管理者来说,学会这个对提高业绩是跨出了一大步。

这种实时试验要求操作者有个比较确切的试验目标或目的,同时又要求操作者心态比较开放,要乐于接受自己未曾想到的结果。从更高层次看,这种试验是操作系统中的一部分,这是后话。


茅台600519对葛州坝 600068 (4)


写到这儿时,068周五(3/23/2007) 遭到中场停牌的处理,据说是因为有重大消息要发布,由于现在具体的消息仍然不见踪影,虽然各种传闻满天飞,因此,我们需要根据消息作出相应调整,计划如下:

如果是资产注入之类受现在市场追捧,又是试验开始时我们无法预测的,严重偏离经营基本面的消息,我们将马上停止试验,这样,试验的结果将以3/23中场收盘价为准,大约是这样的:以06年11月底12月初为基准,519的涨幅比068的是35%比113%,068大约领先百分之七十多;以06年8月7日为基准,两者比是120比135,068略微领先一些。但由于时间不够长(我原来设计的是1-2年的时间段) ,因此,试验结果不具有结论性。

如果是与经营基本面有关的,试验继续。

如果是有关人员变动的,由于比较复杂,只能视具体职位,变动原因等再定。


茅台600519对葛州坝 600068(5)


直到今天(03/30/07) ,600068葛洲坝还在停牌着,从公司的公告分析,基本上不外乎资产注入或借壳上市,无论哪种应该都是利好,因此复盘后的趋势应该最起码几个板。按照前面的计划,我们这个试验也非常可能被中途停止。不过,以后我们仍然将进行并有选择的博客跟踪这类试验。

从朋友们的回复看,大家对实时试验的了解仍然过分注重在细节上。细节不是不重要,但在没有真正搞清楚实时试验的基础上,就很容易失去大局感。我一直说‘大局感’ ‘视野’ 等,大家也许觉得很虚,实际上并不是这样。

举个例子,我这个博客,从接受朋友建议开设以来,到今天已经整整5个月,这5个月正好是中国股市大运动的阶段,5个月前,没人想到5个月后现在会在3100多点的高度,但又实实在在的发生了。市场其实一直以它特有的方式告诉我们,我们对市场和上市公司的了解都是有局限的。我们所有的经验,判断,信仰等都是人为的,且不论今后市场何去何从,我们都应该对市场产生一种敬畏。现在有谁敢站出来说:这5个月的市场和(我投资交易的)上市公司都在我的掌控中?

大家都是在寻求相对优势,相对舒服的交易对象和交易空间,回头看这5个月,我们每个人都会发现:我赚了那么多钱,但我所想的,做的有很多并不是那么完美的。我不是要大家追求完美,只是这几个月的经历,至少可以使我们所有的人都谦逊下来。

谦逊下来后怎么办?继续观察,分析,学习,和认识,不管是市场还是行业或者上市公司。这时候,你就知道实时试验是多么好的一种理念,特别是对有资金,时间和经验保证的职业投资者来说。有些东东,你不放一点钱进去,光靠看报告,报表,图表,是永远不可能真正深入到一定层次的。

实时试验与有些人金字塔建仓方法中的先前仓位也是有区别的。主要是,实时试验多数并不是建仓为目的,而是对试验对象(们) 设计一条或几条可能的路径,这种路径多数最后都没有直接导致后续的建仓,而是给试验人一直直接的认识和结论。而金字塔建仓方法中的先前仓位通常比较直接,只关心风险收益比等。

有朋友说我博客中谈的很多别人已经在别的地方说过,我不知道这种实时试验是否也在此列。我自己是没有看到过,所以,如果国人因为看到我的博客后开始建立这个概念,并在实践中慢慢运用和摸索,就好了。也欢迎在这儿探讨,不过,由于从下周初起,我将踏上旅程近两个月,我不知道那段时间里,我是否还有时间和心情静下来写点东东,因此,很有可能这个博客的更新速度会明显放慢。不过,大家尽管先畅言,我以后仍然会逐步发表我的回复的。


茅台600519对葛州坝 600068(6)

葛州坝 600068消息出来,资产注入加整体上市,还有大合同。

如我们以前所说,由于整个基本面发生我们开始试验时没有料到的巨大变化,这个实时跟踪试验到此为止。

我将在适当的时候就整个试验做个总结。

祝贺所有600068的持有者!


茅台600519对葛州坝 600068(7)


回国到现在已经快两周了,与多数很久没回国的朋友不同,我对北京和家乡的物质面的变化并没有很震惊的感觉(这个要归功于最近一年多大量参考网上国内的信息和与很多国内朋友的热线联系),但对中国企业家群体的面貌变化之快却是十分吃惊。

这些天除了旅行外,基本上就是参加活动或赴宴腐败,有幸有机会与一些中国经济腾飞中发展起来的企业家们,大老板或小老板,名老板或无名老板,见面交谈。我的一个感觉是:现在很多成功的企业家已经想得很大很远,企业家圈子越来越多,很多素质也非常的高。我以前提到的‘理念决定视野,视野决定成就’(见301楼)在投资界也许没有多少市场,但已经在很多企业家身上体现出来了。

很多企业家已经开始超越简单的经营战略制定和品牌建立的高度,开始更多的考虑社会价值等更大的因素。比如说万科的王石先生,作为万科的形象大使馆和精神领袖,其实是个相当容易接近的人。他自己说已经离操作层面上的经营管理越来越远(刚发现他前几天在博客中谈到这个意思,见http://blog.sina.com.cn/u/47233d0f010008ta),下面他要更多做一些有社会价值的工作。近期将要接手刘晓光先生的阿拉善防沙尘暴协会的领导工作,作为一个新的尝试和起点。

我一个高中的同学,没有名,产业仍然不是很大(也不太小,近十亿级规模),EMBA也还在读,但已经在规划家乡优惠培养民工技能的学校,尽管现在才开始,也没有在公开场合宣布。但以我对他的了解,应该具有很高的真实性。

拉杂了这么些,也许有朋友要问:这个与519对068的总结有什么关系?

我想是这样的:作为基本面分析中重要一环的对企业管理团队的分析,我们是不是应该想得更多,站得更高,或者说,我们应该更重视企业领袖人物的理念极其重要变化?如果我们不能与企业家们在一个页面上,我们跟不上他们的理念极其发展,我们又怎么能够对我们这一块的分析那么自信呢?当然,能在比较私人的场面与成功企业家,特别是名企业家,交谈的机会是很少甚至不可能的,但我们至少应该有向他们靠拢的意识。

企业家是动态的,企业管理团队的分析也是动态的,基本面分析,包括价值投资,又何尝不是呢?动态的东东最好的驾驭之道就是:开放的心态,积极的实时试验,广泛的涉略,不断的完善。这样就到我们总结的第一点:

‘实时’是不简单的,不依赖历史的,也是有时能够给人带来意外的根本原因。

这点在这次试验中已经得到充分的体现。今天只能写到此了,等明天去上海几天后回来找时间再写。


茅台600519对葛州坝 600068(8)

(‘实时’是不简单的,不依赖历史的,也是有时能够给人带来意外的根本原因。)

基本分析也好,技术分析也好,其思路都是从过去来预测猜想未来,其经常忽视的点就是‘现在’这个点。也许有人要说,我们也是从现今出发,预测猜想未来的。但实践中,却常常是从一开始就想知道未来,也就是说,重点通常不是‘现在’,‘现在’只被用来作为一个跳板。

正是这种思路深入了大家的心,所以,大家对‘实时’总是无法把握。从我这个系列单独出来后大家的评论就可以看出,所有的评论基本上都是两种类型:要么就是根据当时已经知道的结果来作归纳;要么就是干脆撇开‘实时’,以历史的结论作为依据,对‘实时’不屑一顾。

第一种类型通常是将我这个试验简单的理解成6519与6068的PK,一切以结果为导向。这才会引得一些朋友(出乎我意料之外的)不舒服。其实,我们大可不必这么盯得太紧太细,神经绷得太紧有时就会失去应有的理性。

从设计这个试验的开始我就知道:这种试验是很难具有完整性的,也就是说,即便最后6068这种价值投资者们不屑一顾的‘垃圾’在一定的阶段内远远跑赢6519,我们仍然是不能完全否定‘优质资产’这一说的,但如果那样的事发生,我们的试验至少从一个例子上证明:‘垃圾’和‘优质’是很难量化和明确界定的,对世面上的价值投资论体系我们应该抱着借鉴而不是任意拔高的态度。

正因为有6068这样的例子存在,而且不止6068这样一个例子,价值投资论的局限性也是明显的。大家大可不必那么敏感,甚至用是否真正理解价值投资或‘真价值投资(者)’来作为挡箭牌。如果总是这样,对自己有利的时段的例子满天吹,对自己不利的时候就说别人不理解XXXX,这样也太累了点。

同样的试验,设计时的方法不同,结论就会不同。比方说,如果开始设计这个6519对6068的试验时,我是作为当时热门板块和冷门板块今后演变发展的比较,我就会得到很不一样的结论。所以,如果你真正理解了‘实时’这个概念,你就会知道:‘实时’让你在某一点上,主要关注很多可能路径中的一条,随着情势而跟踪或修正,可以达到非常真实,深刻,和切身的体会。这里对设计和跟踪试验的人的要求就是,用心,真实,开放(的心态)。

具有这种素质的投资交易者,说句实话,没看到几个,我们自己也还有不小差距,但与很多投资交易者相比,我们至少已经意识到这点,并通过一个个试验在向这方面努力。

有朋友说我讲话罗嗦,可能真是这样。但有时候,我的想法与别人不在一个页面上时,我只能经常说,不然,别人印象不深,甚至有很多误解,大家就很难继续交流下去了。

至于以为进行历史研究就足矣的想法就更是典型的学院型或研究员型的思想方法了。举个例子,大家对美国1998年到2002年都知道,具体点位什么的也一查就可以知道,但如果你不真正亲身参与,你是很难理解其中的涨跌起伏,荡气回肠的那种感觉。就象现在的中国A股,这一年多来市场的走势,也许过若干年后,有些学者或研究人员又可以得出很多‘结论’,但其中的经过,只有我们这些伴随着这段时间一同走过的人才知道,股票的真实投资交易与过后的研究是多么的不同。

弥补这种裂缝的一个很好的方法就是:认认真真,老老实实的进行一些实时试验。试验中我们会发现一些很有意思的东东,这次6519对6068中有哪些比较有意思的东东呢?我们下篇再讲。

另外,多说几句。有朋友希望我多介绍美国那一边的东东。我不知道是不是他们特指那边的股市上的故事或黑幕之类的。我觉得,象我介绍的实时试验之类的,就是在中国业界好象还没有清楚概念的,而在对岸已经蔚然成风的职业观念,这种观念的掌握才是提升自己,开阔眼界的比较好的方法。当我介绍这种观念时,如果大家都想当然嗤之以鼻,我会有点悲伤的哦。和和。。。






答ALEX



ALEX啊,你怎么开起帽子工厂了呢?让我们来看看你制造的帽子的质量如何吧,和和:

逻辑错误---

我的试验是想看看‘优质资产’ 是否真的‘优质’ (是与‘非优质资产’ 相比较而言 )?作为比较,我合乎逻辑的将一些所谓‘优质资产’ 的挑选标准反着用,找到一个‘非优质资产’代表,然后比较它们的表现。我从来没有说,只有‘优质资产’ 才能赚钱,更没有说,不是优质资产就不能赚钱,我主要是想比较‘优质资产’ 是否优质,是否投资业绩在某个起点一定要比‘非优质资产’ 好。如果将我们做试验的时候作为起点,‘优质资产’ 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并没有比‘非优质’ 资产表现好很多,那么,我对‘优质资产’ 这种宣传方式的感冒就是有道理的。反之,我就会分析总结,为什么‘优质资产’ 真的在每个起点都‘优质’ ,这样我的功力就可以增强不少。你现在明白啦?和和。。。

你也许说了,那么为什么不从2003或2004年起比较?这个就是由实时试验的特点决定的:你只能从你当时的时间和条件出发,历史对我们没有意义,我们也不完全相信历史,包括业绩,报表,图表等,所以,才要进行实时试验。从这个意义上说,你也可以从现在开始做519与068的试验,可能会得出与我不太一样的结论。这样的结论真的如有些人说的‘没有意义’吗?不是的,实时试验一般都有意义,只要你在起点时想好你要干什么,你有什么假设和立场,最后你总会得到某些结果和收获的。


海龟和庸才 ---

放前几年,海龟都是人才,要‘引进’。到如今,海龟好象又都是庸才,如果不是蠢才的话(和和)。事实上大家都知道,海龟里面有人才也的确有庸才,只是舆论的宣传将它极端化而已。

对中国投资界内海龟表现总体不好,我在前面的博文中试图找过原因,我不是说我说的一定对,但我对海龟们在海外生活的了解比国内的朋友稍微多一点,所以,是可以谈谈的。

中国人在华尔街和现在最热的对冲/私募基金里工作的很多,但主要是做分析员,QUANT,IT等,真正操盘的很少,这个一方面是因为机会的问题,因为多数操盘手是白人,也因为操盘手这个职业本身风险很大,不如一般拿工资和奖金的稳当。而这儿绝大多数的中国人都觉得一年拿个十几二十万年收入,已经非常不错,自我感觉也好,到朋友聚会上还可以吹吹,大谈年薪,房子,车子,还有身份等。而很少有人考虑真正的职业前景,就是升迁机会,因为大家都知道玻璃天花板的存在,要做到企业高层,合伙人是不可能的,除非是与中国有关的业务。这样,没有操盘经验的如果回国就直接操盘,效果是可想而知的。当然,我并不是说,象我这样有操盘经验的人如果海龟就肯定成功,但我们在海外的工作经历比较对口‘基金经理’ 倒是千真万确的。

海龟与庸才的关系是因人因职业因留学和工作背景等而定的,你不能因为看到几个法龟就以为美龟也肯定是这样。不管成功还是失败,通常是由很多因素决定的,这个题目太大,不赘。

具体到我自己,我是不太在乎国内怎么看海龟的,因为如果我回国也是创业型海龟,当然,有个例外。前几天与朋友们打电话时,我说,如果筹建中的中国外汇资产管理公司聘用我操作美股投资,给我一万元人民币月薪,我也去。没有什么大道理,要的是搞自己生意不可能有的那份感觉。和和。。。


反西方 ---

我不知道你的‘反西方’ 从何而来?因为我自称‘思想上的民族主义者’ 还是我没有象你们那样吹捧价值投资和巴非特?

我并没有排斥西方,相反,我学了很多我觉得对我有用的西方业界的思维,方法等,象我在博文中介绍的实时试验,还有追求一定的风险并控制风险的思路和实践等,都是我在这儿转成职业投资交易者后学来并经常运用的。不能因为你们没想到过或实践过,就否定这些,搞得好象只有价值投资法才是唯一的西方的东东吧?

当然,我对美国极其投资界内一些事比较感冒,这个倒是真的。象NYSE的SPECIALIST制度,里面的猫腻那么多,你是不做过没法知道和体会的。真正查出来的有多少呢?为什么在电子化交易风行的年代,这个制度仍然还在沿用呢?还有2003年底到2004年的对新浪,网易,搜胡等的持续打压,固然与网易当时的盈利报告有关,难道就没有别的因素在里面吗?2月27日‘黑色星期二’道琼斯指数在一分钟内跌掉200点,原因真的就是公开报道的技术故障那么简单?等等,等等。

国内有很多人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总是将美国主流媒体的宣传自动奉为真理,在他们眼里,美国是典范(比中国稍微好一点,有值得学习的地方是真的) ,美国人书上写什么就应该是什么,美国媒体倡导吹捧什么都是合乎人类共同利益的。这种自信很多时候就会过头。比方说,表现在对美国股市的认识上,没有操作过美国股市的人,仅凭看几本书,观察几个股票,关心一下市场指数,就大谈美国股市怎么样怎么样。如果有个美国人,没买过中国股票,仅仅通过一些介绍中国股市的资料,观察几个企业,就大谈中国股市如何,我们国人投资者会怎么看待这个美国人?中美市场有些地方也许相通,但不实际操作一下,还是少说为妙,你看美国人谈中国股市时怎么滑稽,就是操作美国股市的人看你谈美国股市时一样的感觉。或者,等到了积累一定的操作经验后再谈也不迟。

最后,无论如何,谢谢你的探讨,对不同意见的心理准备我是不缺的。只是现在芝加哥已经过了最冷的时候,已经不需要戴帽子就可以出门了,所以,所有帽子原物奉还。和和。。。



3G实时跟踪(1)

刚说到基本面分析需要找到平衡点,又来了个可以实时跟踪的例子:

我一直是3G的忠实信徒,投资组合中也有大唐等3G股,但是,今天中午与一群商界人物吃饭时,却碰到了北京邮电学院的阚凯力教授,在席中听了他很多反对3G的话.作为一个在20多年的时间里,亲自参与当年通讯改革,同时具有在体制内经验,留美的学习和生活背景,对中美电信都有第一手了解的人,无疑是这方面的权威.

我在这方面只有听的份,难道我们原来的基本面分析真的太浅了?3G是否真的如阚教授说的'必死'?还是他知道得太多,反而错失了一个很好的投资机会?

我们不妨记下来,跟踪一下,也作个实时研究.(有关阚教授,大家不妨百度一下)


3G的实时跟踪试验(2) --- 今天大唐600198跌停


作为板块的龙头,我也算对大唐做了一些基本面及其它的分析。但阚教授对大唐周某人一些内幕的透露及3G产业的一些看法,我实在找不到可以与他争论探讨的地方,所以,当时就只有听的份。

刚从外面回来,看到大唐因为预亏消息而跌停,作为其股票持有人,当然不是令人愉快的事。有时我们以为自己勤奋刻苦,紧紧抓住基本分析和其它分析,就可以怎么怎么样,但事实其实并不一定如此。人的能力真的是有限的,基本面分析由于我们自身条件水平等限制,有时也可能变成一种粗糙和自我安慰的过程。这个不是没可能。

从积极面考虑:如果事实证明阚教授在3G等上的看法正确,那么,我算找到一个可以与之讨论通讯方面的真正的专家朋友了。

这是个进行中的试验,我们总该从中得到某种回报,利润也好,专家也好,对不对?


3G的实时跟踪试验(3)


昨天临时更改行程,从外地赶回北京。晚上参加了一个内部小型晚宴,晚宴的演讲嘉宾是中国移动的老总王建宙先生。

作为营运商,王先生显得信心满满,其思路目前仍然在提高营运效率,扩大营运覆盖面上,虽然与内容供应商的合作在增强,象2。5G和2。75G之类的视频音响节目在推出,但很显然,这些对现在的中国移动来说,在盈利结构中仍然是非常非常小的一部分。

作为行业龙头企业老总的思路,我的感觉是电信业上,大家的思路是搭建平台是首务,内容在用户增长率没有明显下降时,将只能是配角。昨天晚宴上,在座的也有几家宽带内容供应商,与之交谈的印象是受制于平台,受制于多套系统并存给内容供应商带来较为沉重的营运成本压力。

3G这个东东,在进行基本面分析时,对技术分析的要求好象比较高。说句实话,对有关技术了解得越多,开始有点力不从心的感觉。前面已经有朋友谈了不少有价值的观点,欢迎更多的内容浮现。

考虑到无线宽带领域的价值链,结合王总的发言,是不是象大唐这样的技术供应商仍然有比较好的前景?从本系列上篇到现在的一个月时间里,大唐虽然给ST了,但上升了不少,这其中多少是市场力量推动,多少是行业本身影响,多少是公司仍然有前途?随着下面市场的调整,我们将会看得更加清楚。


谁的政策市?

0又一个创记录的下跌日,估计大家现在对cz部恨得咬牙切齿,但又有谁想到证监会应该负什么样的责任呢?

对证监会的股改,我是向来不惮于以最好的词汇给予讴歌的,当多数人将大牛市归功于rmb升值或经济背景时,我是从来将股改作为首要功臣的,这个看看我以前的文章就知道了。但最近,特别是今年以来的证监会有多少东东可善可陈呢?

看看对杭萧钢构的处理就知道了。一个如此大的,天下都知道的忽悠故事,当事人竟然只被罚款十或二十万元,还不够我们随便下一单的金额,而一些人其中的获利又岂止是以百万千万计。

又回到股市由三方面组成上。随着股改的完成,中国股市最大的隐患就是制度的建设和执行,如果说以前中国曾经有过‘朱市’的话,现在我们处在‘尚市’。现在市场大跌表明上看是由提高印花税所至,但没有前几个月的疯狂炒作,cz部会出这样的行动?那么,基本上听任那些疯狂炒作的为所欲为,又是谁的责任?

老外不懂中国股市,所以,才会有我们已经不咬玄的我的前基金老板放下身段来找我(因为他搞不懂中国股市)。那些各种名头的老外对中国股市的指手划脚,都没说到点子上:以为比照别国,谈谈一些数据,就能自圆其说。

一些前期郁闷的所谓的价值投资者,也只能以各种幸灾乐祸的方式发泄一下,治疗一下忧郁症,也看不出他们有新气象,因为他们那些自下而上的方法总是忽略市场这个股市三大因素的首要因素,陷于孤芳自赏的天地。

中国股市是不可能离开政策市的,差别只是政策的影响方式和程度,这就是中国股市最大的特色。怎么看待其中各部门的作用和影响,又是对政策理解和今后市场动向的基本面研究的起点。

误将cz部当成这次替罪羊,而忽视证监会近期的平庸和无能,如果不是同流合污的话,就会站在错误的起点。


谁的政策市?(2)


在上篇中我们说,中国股市是不可能离开政策市的,中国的特殊体制决定了这点是无庸置疑的。

中国ZF手中有三大经济利器:第一,是中国土地的国有性质,不断增殖中的中国土地都归ZF所有;第二,大量的国有资产,包括很多上市公司中的国有股,炒中国A股,谁的绝对收益都大不过国资局;第三,强大的外汇储备资源和较低的外债水平。

如果我们换个角度,将拥有这些经济利器的ZF当成市场方力量,即便它没有了那些行政权力,ZF仍然是市场最强大的力量,值得我们认真对待,如果不是尊重的话,这是个大家都必须接受的现实。我这次回国时,就经常与当公务员的同学和朋友说,你们是在为最大的ZBJ干活,与你们的老板相比,我们都是个体户。和和。。。

有些东东不是完美,却又没法改变,那么,我们只能理解,适应并接受。也许这话说得有点消极,但这就是生活。我们的生活在绝大部分时间里是在不完美中度过,大家平时最多也就有时发发牢骚。比方说,你要开一个饭店,你要与很多ZF部门打交道,会遇到很多官僚及问题,你会只发牢骚,死顶,死扛吗?每一个想开饭店赚钱的人都不会傻到这种程度。

但在股市中,很多人却偏偏不能接受这个现实,要么对政策置若罔闻,要么对政策一时的失效幸灾乐祸,而等政策最终起作用时,又变成满腹牢骚,发泄对政策市的不满,全然看不见自己的幼稚,然后,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犯同样或类似的错误,却从来想不到怎么将政策市融进自己的投资理念和实践中。

如果将投资资金或基金当成一个企业来经营,你就能想明白很多问题,也能够超越市场上绝大多数参与者眼睛向外的弱点,走上新的台阶。

经营企业,从来不会在完美的环境中进行,你必须对市场整体,行业,和自己的经营条件有比较现实的认识后,才能逐步走下去,如果经营的还可以的话,慢慢走上正轨。伟大的企业也都是先生存下来,再求发展和突破的,所以,生存是首务。

而要生存,你必须现实,解决一个个现实中出现的问题。如果经营企业,我想没人会苛求完美的环境,而且,多会对ZF部门中可能出现的官僚和问题想好相应的对策,那么,我们将投资资金或基金当企业来经营时,又怎么可以奢望市场是完美的呢?

这些道理应该不难理解吧?当然,如果你仍然简单的将资金看成钱,眼睛只是盯着外面变化的,你不能掌握的东东,不管是上下起伏的股价,还是模糊不清的价值,那么,你还得慢慢积累经验,认识到股价或价值的局限,然后超越它们。

我希望看到这儿的时候,大家至少知道这种投资理念:经营基金或投资资金需要象经营企业一样。这是一种到目前为止最接近投资本质的理念,与价值投资法有本质的不同:你不是找有价值的*别人*的企业,而是在经营*自己*的企业。

然后,我们就能不经常抱怨‘政策市’ ,并用一种现实的眼光进行政策方面基本面的分析。

我在6/4的上篇中就指出,中国股市今年这么大起大落的主要责任不应该由提高印花税的CZB来承担,以尚福林为首的ZJH难逃其责。

舆论和市场参与者们似乎都对尚福林上月21日,在上海举行的‘上市公司高峰论坛’ 上的讲话缺乏应有的注意和分析。在那次讲话中,尚福林要求上市公司要主动培育股权文化,构建积极健康的和谐股市。好一个空谈。没有有力而到位的监管,上市公司高管层有什么培育股权文化的动力?那些人只需与公募或私募基金经理们串通一气,搞几个今年上半年那样的项目,就可以大发其财。即便抓到,也只罚个区区几十万元,这等好事,谁会不为?

在今年中国股市这么脱缰乱跑之时,我们看到的ZJH仍然是对别人不断提出新要求,自己却是无所作为,监管不力,甚至赤膊上阵,煽风点火:尚本人上月在公开场合仍然坚持,中国没有全民炒股,言下之意就是股市没有太热。尚本人对股权分置改革的贡献有目共睹,但很遗憾的是:我们看到今年以来的他及ZJH却是一次次思路不清,着力点错误,嘴巴越来越大。

对待中国的政策市就要象对待我们办企业时各种部门一样,看看ZF与我们普通投资交易者的利益是否有交集,如果有,就好比碰上服务好的部门,我们就可以多花时间在琢磨怎么多赚钱上;如果没有,就好比碰到官僚,我们就得花力气来解决这个问题,这个时候,你的前提是不要出事,不要被罚款,而不是多赚钱。对照ZJH的表现,股权分置改革属于前者,杭萧钢构的处理就属于后者了。

政策基本面分析不是决定操作的唯一因素,但肯定是个很重要的因素,让我们一起来现实看待分析政策市。
 楼主| 发表于 2008-1-25 09:24:41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股市VS美国股市(11) ---从住房次级贷款到联储观察
最近的美国住房次级贷款市场的崩溃引发欧美资本股票市场的大跌,一时间,‘住房次级贷款’ 成为象疯牛病一类人见人怕的东东,这个两年前还是一些人眼里宠物的东东,转眼间就落到现在这个下场,实在是让人摇头不已。

我在美国呆了已经有十年,亲眼目睹了两个‘盛况’ :NAZ5000点和美国大热的房市。不少最贴近现场的实时跟踪和参与,再加上职业习惯和思考,感触很多。

我们大家都在说中国资本市场的流动性过剩,但在我眼里看来,全球资本流动性过剩最多的还是美国,这个我在去年的帖子中就有提及。不同的是,中国资本市场上的流动性过剩是不穿衣服,赤裸裸的。而美国这边,很多是穿着美丽的衣服的,尽管现在大家终于发现,这个原来是皇帝的新衣,就象住房次级贷款这类的货色。

这种美丽的衣服很多时候被称作‘金融创新’(financial innovation) ,其得力的推手首推前美联储主席格林司潘。在2005年美联储系统第四次研究年会上,格某有如下说法:"Innovation has brought about a multitude of new products, such as subprime loans and niche credit programs for immigrants. Such developments are representative of the market responses that have driven the financial services industry throughout the history of our country …
With these advances in technology, lenders have taken advantage of credit-scoring models and other techniques for efficiently extending credit to a broader spectrum of consumers. The widespread adoption of these models has reduced the costs of evaluating the creditworthiness of borrowers, and in competitive markets cost reductions tend to be passed through to borrowers. Where once more-marginal applicants would simply have been denied credit, lenders are now able to quite efficiently judge the risk posed by individual applicants and to price that risk appropriately. These improvements have led to rapid growth in subprime mortgage lending; indeed, today subprime mortgages account for roughly 10 percent of the number of all mortgages outstanding, up from just 1 or 2 percent in the early 1990s." 大意是,金融创新出来很多产品,象住房次级贷款,提供了新的服务(新的流通性---作者加) 。技术进步使得信用评估成本也降低,而且可以在合理评估风险的基础上,给原来信用会被拒的人以贷款。

作为世界顶级财经人士,格某总是强调‘金融创新’ 积极的一面,对其风险避而不谈,是由他的屁股决定的。当他参与制造的股市泡泡在2000年破灭后,他需要另外一个泡泡来挽救。房市就是其目标。除了‘金融创新’ ,格某还通过过分的降息来达到目的。当然,2001年初美联储开始的降息有它当时的合理性和必要性,但将它一直打到1%这个位置并在那里呆了整整一年(03年6月至04年6月) 是当时火爆的房市的直接诱因之一。

作为专业人士,你可以有政治立场,但在涉及专业领域的决定时,是不应该受你政治背景影响的,格某在这点上也做不到。当年,小布是第一次竞选总统时,提出减税作为竞选口号之一。虽然身为共和党背景,开始格某出于职业操守,还公开质疑和反对减税,但等到小布什入主白宫后不久,格某就摇身一变,变成政府减税政策的辩护者了。我们暂且不论减税是否妥当,但格某如此善变,总是难逃别人的判断。

所以说,主流媒体中大牛的格某如果用心跟踪和观察的话,并不是那么光彩照人的。他的影响和当年政策的结果或者说后果需要一段时间才能逐渐清晰的,也许再过个十年我们才能给他盖棺论定。

联储会议主席的位置是如此重要,其影响可以绵延很久。那么现任的布南克如何呢?有两点需要特别注意:

一是其比较单纯的学术背景。布某没有在学校和政府机关之外的经验,这个与其格某等不大一样。在现在金融界越来越复杂,‘金融创新’(和和。。。) 越来越多的背景下,我将这个看作是布某的弱点。

二是其对通胀的偏好。布某有个绰号叫‘直升机本’(本是其名) ,其出处是他喜欢通胀,曾经说如果需要,可以直接用直升机向下撒钞票的办法来制造通胀。从政策上讲,他上任后才半年,就停止升息。对通胀的控制也仅仅停留在嘴上,只能骗骗那些对他不了解的民众。有他在,美国经济不通胀也难,更别指望着通胀能在短时间内被有效控制。

总体而言,学术界出身的布某现在在拿美国来练他自己的摊,现在全面唱衰他也许还早,但我是不太看好这个人和美国经济及市场的。这个有点象基金公司里的分析员刚走上基金经理的岗位,少数能混出来,但总体不要抱太大希望。

联储观察(FED WATCH) 是全球宏观投资交易中必不可少的基本面分析之一,除了其政策走向的观察外,象我上面这种观察和分析也是其有机组成部分。国汇投的专家们不知道有多少人意识到了这一点。


中国股市VS美国股市(12) ---中国特色的管理层风险
现在的A股市场,市场强势不减,成长和机会谈得多了,风险谈得少了。价值投资者们高喊着‘优质资产’ 向前冲,这个场景不知怎么,让我联想到当年义和团成员们高喊着‘刀枪不入’ 往前冲的情景。我这么说,估计有很多人会心理不爽,但对‘优质资产’ 的迷信已经开始,以为拥有‘优质资产’ 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人也越来越多,这是个不争的事实。

大家都告诉你,拥有‘优质资产’ 有多少多少好处,但几乎没有人提的是,所有‘优质资产’ 的分析和判断都是主观判断的结果。以价值投资者现在流行的‘内在价值’ 估算法为例,它的根基就是对上市公司未来净现金流的预测。大家注意了,这个是‘预测’ ,是不确定的。虽然这些预测是在历史考据和对行业和公司未来的相对合理的基础上,但它们仍然是预测,仍然不能排除那些小概率的情况发生,并影响到企业的营运,地位和价值。

况且,市场经济是靠市场调节,不确定性是绝对的,除非你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企业,这时候的产销才不是‘预测’,而是‘计划’ 。因此,如果一个所谓市场经济的信徒告诉你,企业或者股票的盈利是可以确定的,那么,你就应该警觉了。

除了预测的不确定性风险外,‘优质资产’ 信奉者还存在着别的风险。下面我们就讲一个中国特色的管理层风险。

到目前为止,A股市场的上市公司主要分两大类,一类是从原国有企业转制过来的股份公司,如那些垄断行业的国有大公司;另外一类是民意企业,这个深圳市场上比较多。

前一类企业的管理层基本上是由政府主管部门或者地方的国资委直接任免,这里的风险很多人都有所认识和分析,这儿不赘。后一类企业管理层的变换就比较市场化了。对这些公司的高管的分析涉及很多层面,甚至包括其人脉(这是最近很多人追保利的一大原因) ,但也许我孤陋寡闻,我到现在为止还没看到过有哪个报告在进行上市公司基本面分析时,提到某一点。

这点是什么呢?就是主要高管及其直系亲属的国籍身份问题。

我前几个月回国时,见到了很多企业家,我是真正感到了,中国优秀企业家已经成气候,这是积极的一面。从另外一面看,从与他们的言谈之间,我能感受到,他们对一些问题想得比较多,也有不少顾虑。举个可以放到台面上的例子,就有人担心,在地方政府卖地卖得差不多后,为保持GDP增长和财政收入,为创政绩,政府很可能通过收费或加新名目税的方式加重企业负担,这个在沿海发达地区的可能性更高。

另外,有些问题就比较敏感和微妙。象我一个生意上很成功的高中同学,现在正在办加拿大移民,全家的,几个月前说马上要批下来了。当然,我接触的企业家中,多数的还不是上市公司的高管。但我也听说,上市公司主要股东和高管中,已经办好和有这种打算的不少,虽然国家不一定是加。其实,如果你敏感些,反应快些,前一阵娃哈哈的宗某与达能纠纷中透露出的,宗某的夫人和女儿已经移民美国这个消息,也应该让我们想到这个问题。

我提这点,并不是想造成企业家和民众的对立,希望回复我这个博文的朋友不要太感情用事。企业家也是人,与我们一样,对自己的前途和家庭要作各种准备。但,作为投资者,特别是那些民营企业的投资者来说,在投资之前,就应该将功课做得尽量到位一些。

如果你准备重仓在某个民营上市公司上,我觉得,真的有必要了解一下,该公司主要股东和高管及其直系亲属的国籍身份问题。我不是说,直系亲属甚至本人已经拿了外国护照的主要股东或高管管理的公司一定风险大,但至少有一点,他们已经筹划好退路,作为投资者的你呢?

投资应该是尽可能少带感情因素,如果绝对不带不可能的话。有些风险也许五年十年不会发生,但并不表明它们不可能发生。未雨绸缪,方可活得久。长期资本管理公司就是让小概率事件给摧毁的,我们不能因为那些上市公司尚未在某个点上出过事,就以为它真的不需要考虑,以为永远不会发生。

中国人和东方文化讲究意会,我说到这儿应该可以了。


中国股市VS美国股市(14) --- 换位思考
现在住房贷款问题困扰着市场参与者,大家似乎都在等待美联储表态。朋友们对如果加息或者减息后对资本市场的影响也多有揣测。我就从我们操作角度谈谈我对联储的认识和判断。

现在大家都在猜测美联储如何应对住房次级贷款的危机,这个思考方式本身就是有问题的,因为美联储本身是这场危机的推波助澜者,如果不是始作俑者的话。我在本系列第11篇中已经引用过格某对住房次级贷款的吹捧。而且,当年格某将利率搞到1%的极低位并在那儿呆了整整一年之久时,美联储已经剑走偏锋,我们暂且不去深究背后的政治经济因素,那么,走偏锋就走到底,加息时也走偏锋吧?这时出现了一个戏剧性的场面:当加息正在进行时,本来是四年一届,应该2007年8月才到期的这一届,格某却宣布‘退休’ ,到2006年2月就卸任了。然后由出名的‘直升机本’ 接任,他上任才半年,就停止加息。并对通胀的口风很紧,虽然口口声声说要斗通胀,但就是做个姿态而已。

其实,我在本系列第11篇中介绍布南克时已经说过,他是个偏好通胀者,所以,加息的可能性几乎为零。从另外一个角度,他本来应该在去年继续加息到现在,他当时却选择了停止加息,任由资本流动性泛滥,他的学术和管理历史都指向他喜欢开闸更甚于喜欢节制流动性这个方向。

操作上,我们很快就得出这个窍门:布南克出来说话,无论是联储会,还是国会山庄,或者学术年会,随后的市场多是上涨几个交易日,准确率在70%以上。这个与布是出镜后市场通常的反应正好相反:布是出来咕哝几句,先放空一两天,通常无大碍。

因此,如果一定要预测美联储以后的货币政策走向的话,我可以断言:加息可能性为零,如果市场毫无起色,一直宣称不看市场脸色的美联储将在今年最后一次会议时,开始减息。

我不太习惯也没这个功力从纯粹的学术角度分析加息或减息对市场产生的影响。美联储主席不是学术人,了解他们的思考方式和影响他们的现实政治经济因素是更为有效的方法。象他们对资本流动性如此偏好,我是有深刻体会的。

我是在2005年年中起开始看空美国股市的,回过头来看,无疑太早了。主要的盲点就是当时对美联储放任流动性泛滥的认识还不足,以为随着房产市场到达顶峰,下面市场热点无以为继,没有料到股权私募和并购的疯狂可以持续发烧到这样的程度,以至于前一阵时间,每到周五收盘前,很多人抢购一些传言中的并购对象,希望周末几天有并购消息出来,可以大赚一笔,你看,市场已经变成猜测的游戏了。当时,我管理的公司帐户上放空了很多QQQQ,损失不小,好在同时也对冲作多了很多牛股,象BIDU(建仓在55以下) ,合并前的BOT(建仓在90多一点) ,SHLD(建仓在110左右) 等,每个都赚好几十个点,盈利颇丰,这样,待我了结仓位时,帐户不至于亏损,还有盈余。

我罗里罗嗦了这些,是想说,很多东东,包括对美联储及其掌门人的认识,其实都是从实践中形成和发展的。作为一个基金管理者,你应该学会换位思考,将自己想象成格某或布南克,以他们的个性和特点进行模拟决策分析,然后对照实际发生情况,总结经验或教训,这样不断的加强或修正,你就会对他们的认识越来越深刻而独到,也就不会象市场上多数人那样,只知道跟随主流观点。而有了有实践支撑的独特认识和策略,你就有可能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和竞争优势。

换位思考,这已经是我第二次在本系列中提出这个概念了,第一次是出现在我对国汇投的分析和建议中。与实时试验一样,你应该学会并运用到自己的投资交易实践中。


中国股市VS美国股市(15) ---完美风暴谁是赢家?


大家现在对外围市场的波动比较关心,在新闻和外面的分析中,大多比较泛泛而谈,解释和事后评论的居多。最近交易比较多,比较忙,因为这种市场是做短线交易的天堂,因此,动得多,想得少,已经想到一些方面,还来不及静下心来思考。这儿提几点,供大家思考,会对了解美国股市及其后面的走向有帮助。

首先,这次从住房次级贷款延烧的信用危机,从交易系统看,是直接将原来资本流动性泛滥的正反馈部分给彻底摧毁了。所以,从长远看,欧美央行及部分机构的资本注入是远远没法恢复原来造成资金倍数效应的正反馈系统的,也就是说,资本流动性泛滥的日子可能在今后几年内不会再回到前一阵的状况了。

其次,现在市场中各金融机构之间的信任危机仍然没有得到解决,这个直接影响市场信心。从这个角度看,美联储减息的效果会非常有限,非常短暂,因为,减息固然会让借款便宜,但问题是:谁愿意借呢?

还有,前一阵很流行的‘量化’(QUANT) 类型对冲基金,这次很多遭受重创,因为在了结仓位时,大家一哄而上,造成很多市场非理性运动,如一些有重仓放空仓位的弱势股,在市场下跌时反而逆市上涨,这样,很多原理上应该对冲的仓位,由于太多的同类型量化基金存在,已经造成事实上的失效。

还要指出的是,这些量化基金多是以基本面分析为主的价值投资者,它们量化的多是基本面因素,如现金流,盈利,市场份额等。但当出现很多同质化的基金时,再好的基本面分析和风险控制都会被颠覆。这种同质化风险我们已经提过多次,现在在美国市场上已经被证明,那么,在大力提倡‘价值投资’ 的中国A股市场上,是不是有一天也会发生类似的悲剧?让我们拭目以待。

最后,当市场报道那么多大损甚至被清盘的基金时,大家可能忘了:到底谁是这次动荡的赢家呢?下面一段引自最新一期巴伦‘交易者’(THE TRADER) 专栏:‘Fearing fallout from the mortgage market's excesses, the global-macro hedge fund Melcher runs took a defensive stance as early as last year. That earned him some derision when stocks surged, but the fund is up 85% so far this year, after fees.’ 每次波动总是几家欢乐几家愁,也许更多的赢家会慢慢在主流媒体浮现,这中间你会看到很多全球宏观(Global Macro)对冲基金的身影。(2007年8月14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25 09:32:20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股市VS美国股市(16) ---‘快乐男声’ 布南克


市场剧烈动荡,布某领导下的美联储周五出手,市场上扬回应,这几周的全球股市纷纷扬扬,赚足眼球,连最后一道风景线的中国股市在港股大跌连带效应下,周四周五也出现三位数下跌。我们怎么看待美联储这个变化呢?

首先,美联储必须要动作了这一点是在市场预料之中的。周四的业内就到处流传着这种传言。周五市场反弹并不是如一般报道中所说的因为美联储‘出人意外’ 的行动所至,更多的是因为随着贴现率的调整,市场已经肯定,美联储将在今年调整联邦基本利率。现在大家讨论的已经不是联储局‘是否’ 调整基本利率,而是‘什么时候’ 和到年底前降低‘多少’ 基本利率。所以,周五的反弹其实是在透支未来基本利率的降低的‘利好’。 而减息是否真的是可持续的‘利好’ ,这是另外一个话题,不赘。

其次,美联储的行动证实,美联储已经无法再回避住房次级贷款及其引发的信用危机的问题了。

事实已经证明,住房次级贷款问题不是个小问题,而且,其影响已经远远超出单个金融产品的范围。全球多个金融机构从开始不承认或刻意淡化,到最后一个个或停止基金赎回,或硬着头皮注资求自保,到德国政府出面挽救金融机构,住房次级贷款及其金融衍生产品,在造成资本流动性泛滥的同时,也造成了金融机构风险控制体系的失控,然后演变到为掩饰风险而不惜用损害信用的办法误导别人,最后造成全球金融机构间的相互不信任,从而使得现代金融体系赖以生存的信用产生严重危机,因此,这次危机并不是‘非理性’ 而产生的危机,恰恰是一些金融从业人员太‘理性’ ,深知坏结局的后果而想出不高明的对策,才导致了问题的恶化和危机的蔓延。

联储会的态度变化也如出一辙。在不到两周前举行的联储会声明中,对住房次级债等还只是一笔带过,到上周五承认流动性危机,开始注入资本,妄图藉此增加市场流动性,到本周晚些时候终于认识到市场金融危机将对经济成长造成巨大危害,才降低贴现窗口的利率。改变鸵鸟政策总是好的,试图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被证明是行不通的。

还有,这次布某处理危机的方式与其学术背景有余,业内经验缺乏是一脉相承的。这个我在本系列第十一篇谈联储观察时已经提到过,这次得到了验证。观察经济市场变化及其相应数据固然是工作的一个方面,但作为美联储领导者,应该对全局有比较清醒客观的认识,并以政策来影响市场,而不应该是反过来,被动应对数据和市场变化。

不知怎么回事,最近事态的发展给我一个印象,就是对通胀有特殊痞好的布某,口口声声要观察控制通胀信号的,做给普通人的表演似乎过了头,变成他自己也有点相信自己的表演了。到现在为止,他仍然不肯彻底卸妆。另外,他曾经标榜过,要建立‘透明’ 的联储决策过程,却到头来只能靠朝令夕改,举行秘密会议等无论如何算不上‘透明’ 的举措来施加自己的影响。学术背景的和看书多操作少的人都很容易是理想主义人士,就是道德优越感强,大道理一套套,目标远大,行动迟缓,说的多,做的少或做的迟。用理想主义来观察市场,观察市场参与者,并试图施加自己的影响,与实践经验较多的人相比,不够现实和踏实,做事效果也通常不太理想。

最后,大家的注意力可能多停留在降低贴现率的消息上了,不太注意到另外一则消息,就是周五当天中部时间上午9点钟,美联储召集各大银行和投行的头头,召开了一次视讯会议,会上美联储要求这些金融机构大胆利用这次贴现率调降的机会,从美联储借款,保证市场的流动性(和和,这个对生活在中国的人来说,是不是很有点似曾相识的感觉?当然,这一次是活生生发生在美国,一个标榜自由市场经济的国家) 。更有意思的是,从美联储借短期款这种被普遍视为金融机构内部有问题和示弱的举动,在美联储官员嘴里,也已经变成是‘力量的显示’(SIGN OF STRENGTH) ,真是嘴唇一翻,什么话都由这些掌握着话语权的人说了。

所以说,如果你还对美联储抱有幻想,那么你应该希望那些金融机构下面能积极配合,在短期贴现窗口内有所动作,否则,还是别指望这场危机已经烟消云散了。当然,美国金融市场的弱势并不代表美国金融体系将彻底崩溃,这里的区别还是有必要分清的。

布某希望如‘快乐男声’ 们那样装酷,想显得不为市场所动,特立独行,演戏过头,最后还得回到市场,回到现实,开始卸妆,尽管仍然很不请愿,很不彻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25 09:37:41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股市VS美国股市(17) ---为什么当初我们在百度建仓


看到有朋友在谈百度建仓的问题,作为百度股票长期的交易和观察者,我也说几句。

我们在百度上的操作主要是两次。

一次是两年多前,BIDU第一个交易日。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当天BIDU80美金开盘,然后基本一路走低,最低到60美金,然后开始爬升。我当时还是在公司操盘,在升到75后开始建仓,随着它的不断走高,慢慢加仓,最后一笔在82美金左右,然后就看着它上升。在98-100间,由于是短时间的暴利,我求安稳,遂全部清仓。然后,就看着它一路飙升到150多美金,最后收在120多美金,当天再也没进去,后面是内心多少有些懊悔的看场秀。

百度上市一炮打响,名震四方,很多人知道它是中国的狗狗,对其他中国概念股也起到非常正面的作用,如果我没记错的话,网易NTES当天盘中也有超过10%的异动。还有一个小插曲,有工友在研究中国股票时,发现JOBS的网站名是51jobs.com,就是搞不懂为什么起这个名字,然后跑来问我,我解释说,51在中文中与‘我要’ 是谐音,他才恍然大悟。

第二次大约是06年1,2月份,当时BIDU一路下滑,进入LOW 60区域后,公司内部内又进行了研究,由于我的先天便利,我还将我的一些百度网站体验和查到的中文搜索等资料,解释给老板和几位工友听,大家都觉得很有搞头。最后,在跌破60后,各人开始建仓,我自己在公司的帐户上是从56左右开始建仓的,一路加仓到51,平均成本价大约在54美金。现在回头看这是个非常诱人的价位,但当时建仓后,曾经一度跌破50。不过,与前面一次不同,这次我们是以投资的心态进去的,而且,成本价在我们的计划内,所以,在买到自己想要的数量后,我们就静观其变了。

回过头看,我们基本上是抄了百度一个大底,在我们之后,才听说FIDELITY的基金在60左右建仓,然后就是SAC CAPITAL在70多也进去了。。。

在今年上半年离开公司前,在100多美金清掉BIDU,然后在自己的帐户里买进些(为避免麻烦,在公司操盘时,我是不操作自己家里的帐户的,出了公司后,就没这个顾忌了) 。在前一阵涨到200多时卖了。

总而言之,从百度上市之日起,它就从来没逃出过我们的观察和交易。也许我们没有卖在最高点,但我们当初建仓时的一些看法对现在的朋友应该会有所启发。

首先,BIDU从来不是价值投资的标的。

我们在建仓时及其后面相当长的时间里,一直听到这里一些价值类基金和分析员质疑百度的三位数的市盈率及其前景。是的,即便当初五六十美金时,大部分这里的基金和分析员都认为它‘高估’(估计这些人现在心中这个后悔啊,和和。。。) 。而且,美国人对中国的偏见又让他们以为,中文搜索上,百度不是狗狗的对手,狗狗天下无敌。百度现在在市场份额上的大幅度领先,主要是因为中国ZF的限制,全然忽视或者心里面不能接受所有美国互联网大企业在中国的惨败这个事实,没能力,也不愿分析这种现象背后真正的原因。

其次,百度的轰动上市,成就了百度的明星地位,也当之无愧的被公认为中国概念的领头羊,特别是中国互联网公司的领头羊。

说来也许各位不信,当时到了这样一个程度,不知道BIDU的职业交易员根本就不是一个好的交易员,因为如果你连市场最红的几个股之一都没听说过,最起码说明,你不够努力刻苦。当一个股票一直在市场参与人士,特别是职业人士,的关注中时,是很容易产生动量(MOMENTUM) 的。有时候,只需要不大的一点好消息就足以引燃动量。

还有,百度的承销商是以狂野著称,从百度上市后,除了首日外,基本上是单边下跌走势及成交分析,承销商手中大部分筹码仍然还握着,那么,只要有条件,它们最终肯定会参与进来(这点也许对现在没有多少指导意义了,因为情况已经变化了,但说明,资金和市场形态的分析也是很有帮助的) 。

最后,横向比较GOOG和BIDU的规模,再考虑到中国经济规模,成长性等潜力,BIDU的风险比GOOG要小,如果GOOG有那么大的成长空间,BIDU的风险不会大,成长空间也应该足够。

上面我是简单的揭示一下当年我们建仓BIDU的几个要点和思路。与有些朋友在讨论是否要买BIDU的想法相比,我有两点要提醒大家:

一个是BIDU现在是在美国资本市场上交易,主要参与者不是国人,到什么市场就要尽量了解那个市场的参与者和特点,仅从国人角度考虑是远远不够的。

二是不要因为距离太近反而影响投资决定。距离产生美,我看很多国人看美国人,包括巴匪特,都有这个倾向。而对中国的企业和管理者,反而由于知道太多的细节,顾忌这个,担心那个,在加上个人的好恶,反而失去了大局观。

当然,我说那么多,并不是鼓励大家现在就去买BIDU。事实上,现在300多美金的BIDU更多的让我感到不舒服,如果我买在现在价位的话,这也是我在不到300就卖了BIDU的原因,我请愿以时间换空间。我只是希望,大家在出海交易外围市场时,尽可能多作些功课,哪怕是投资交易中国公司的股票,毕竟那是个与A股市场不太一样的环境。你不一定接受我们现在对BIDU的看法,但看看别人怎么在那个市场上混的,应该还是有所帮助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25 09:38:12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股市VS美国股市(18) --- 铁打的市场,流水的人性
美林的奥尼尔黯然离开了,花旗的普林斯也被迫下台,从今年三月份开始引爆的次按危机,逐步延伸到各种资产抵押金融品种,由于布南克干预而有所延迟的信用危机又在清点战场。

美国市场的很多投资者原来都不明白:既然大家都知道有关产品的危机消息,那么为什么华尔街各大银行和投行非要一个个,过一段时间才出来一两个,承认危机,进而对市场一而再,再而三的造成巨大冲击,却不能在比较短的时间内,比如两三周内,集中公布损失,从而将对市场的冲击限制在较短时间呢?在奥尼尔和普林斯相继下台的事实前,答案已经很明显:因为这样做,估计绝大多数银行和投行可能都得以换头结束,当个人利益与公司和公众利益相冲突时,那些银行和投行的高层选择什么是显而易见的。

因为,人性总是战胜理性的。

散户人性的局限,让很多散户投资者投资严重受损;一些掌握着重要部门或者大型公司的人的人性局限,给他们买单的却是整个社会,特别是资本市场的参与者们。

虽然对这次次按及其引发的信用危机,我们是早有布局和准备的,最近美国股市的下跌也给我们创造了很多利润,但说句实话,我们也没料到银行和投行纷纷改朝换代这个结局。也许现在还不是总结的最好时候,但我们至少可以慢慢体会一些东东。

在很多人印象中,美国公司和美国人的诚信是比较靠得住的,即便你没有很多在美国生活的经历,现在至少也应该开始有这样一个印象:在利益面前,诚信都是斗不过人性的,美国人美国社会都是这样。君不见,就在一两个月前,花旗和美洲银行等几个公司还在喧闹着要成立一个千亿美金的所谓‘超级基金’ 来疏缓,说穿了是‘拖延’ ,那些巨额亏损,幻想挺过暴风雨就可见彩虹了。而高盛前几天还两天内连续三次否认,它们有类似的巨额亏损,需要预提亏损(WRITE-DOWN)。真相如何,大家心里都很清楚,估计最迟两三个月内就会有官方消息。其实,这次次按危机,第一个认巨亏的并不是美国公司,而是汇丰银行。如果我没记错的话,它在三月份就预提亏损了。

很多时候,西方人士似乎比较懂礼貌,比较有诚信,其实,可能是与利益不够大有关,当利益大到一定程度,那么,就必然是人性战胜诚信,人性战胜理性。你看,那些银行和投行的高层,为了自己的职位和待遇,还不是能掩就掩,不能掩就拖,不到万不得已,就是不愿走人?没有一点点对公司,行业和整个资本市场的责任心。

而且,在不同国度都呆久了,碰到不同的人后发现:人性都是差不多的,东西方都一样,以前有所谓的‘东方式嫉妒’ ‘西方式嫉妒’ ,乍听起来好象还挺有道理,等你真的有切身体会,就会发现,是一些文化人在扯D。当利益发生冲突时,还不都是分毫必争,甚至让部分利都不愿意的:即便在公司业绩名列前茅通常可以有升迁机会,真的等你到那里了,他仍然可以不顾规则。

而且,西方人的很多貌似优雅,也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一定层次的人的生存空间得到保证有关的。下面这个例子不知你听过没有?我居住的地方是一个在全美都比较出名的高尚小区,因为这儿有一所著名的私立大学,以出美女模特(最著名的就是辛迪克劳馥特) 著称,学费奇贵,号称‘贵族大学’。平时,这儿的咖啡馆和书店这两个我经常逛的地方里的人都礼貌礼让,自觉处理垃圾,环境清洁。但一到每年一度6月份的毕业典礼那天,由于毕业生有大量的亲属和朋友赶来祝贺,小镇这一天到处都是人,咖啡馆和书店里也是经常有垃圾放在桌上就走的事发生,店内清洁工跟不上突然增加的人流,地上就不再清洁,垃圾也到处都是。资源地盘的争夺让人性回归。所以,对人性更深的认识是对所有人的,了解得多就不容易被人牵着鼻子走。

要说人性战胜理性的例子,我们还可以看看眼下美国市场一些牛排人士仍然看多美国市场的两个‘理由’ :

一个理由是,美国经济仍然在增长,经济状况‘良好’ 。我们这儿暂且不去评判美国经济的实际情形,即便美国经济真如一些人说的那么良好,以经济来判断股市的思路本身就是有问题的:历史已经无数次证明,股市的变化通常是走在经济变化的前面。最近的,02,03年开始的股市反弹就比经济复苏先行。所以,股市是领先指标,经济是滞后效应,用经济情况来给股市走向找理由,实际上是不符合逻辑的:用滞后因素来预测领先指标。

另外一个理由是全球经济的强劲可以支持美国经济不致以走入衰退。虽然我对新兴市场的代表中国还能至少保持两年增长是毫不怀疑的,但这里有两方面的因素使得前述理由非常牵强:

一个是中美经济和贸易之间,仍然是美国的消费给中国创造就业机会比中国给美的机会多很多,这个从大量贸易顺差在中国面及大量中国制造商品进入美国市场看是很容易理解的。既然如此,从双方的影响力上看,就应该美国经济影响对中国的影响更大,双方谁占主要方面是不能搞混的。

还有,中国经济的发展速度没有谁能够否认,但从GDP经济总量上看,仍然只有美国的1/5,所以,从量上看,也是美国经济块头大,中国经济相对小,指望着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市场来拖住美国经济,就象指望一辆普通小轿车去拖一量一定吨位的卡车,也许可以撑几十几百米,但时间长了,路程多了,又怎么能够拖得动呢?

很多时候,道理并不复杂,但由于各方面原因,人性总是战胜理性,P股决定脑袋,总会找各种各样的理由给自己打气。即便政策或人气可以撑一阵,假以时日,市场总会回到基本面来的。所谓‘市场是不变的,变的只是人性’。让我们拭目以待。

(后记:人性的丑陋,中美都有,大家是看中国的比较多,我就多说些美国这边的。人在江湖跑,哪能不挨刀。挨刀不打紧,就怕还没醒。)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25 09:38:41 | 显示全部楼层
还原巴菲特的部分真相(续) ---对巴非特早期历史的两个疑惑,谁有解?


我一年前写的<还原巴菲特的部分真相>一文最近又被人提起,有人支持,也有人探讨,更有人说我‘误导人’ 。

作为职业投资人,写博客只是副业,整理思路,也记录成长。如果真的搞成‘误导人’ ,实在非我所愿,也实不应该。据说,巴非特的投资历史是非常清白的,也是有案可查的,于是赶紧按着别人给的中文书名,将英文书名查出来,搞到书,学习学习。

首先说明一点,我原来读的有关巴非特和价值投资类书基本上都是业内人士所著。有关巴非特的书,以Robert G. Hagstrom先生为主,再加上其他一些书籍和资料。Robert G. Hagstrom本人是Legg Mason Focus Capital的资深VP和董事 ,他著的<巴非特之路>(the Warren Buffett Way)受到Ken Fisher推介,Bill Miller并为之作序,是畅销书。后来他又写过几本有关巴非特的书,他的书侧重于投资专业知识,巴非特的历史穿插其间,又受著名价值投资者的认可,应该具有相当可信度的,我是比较之后选择他的书作为我读巴非特的主线的。我是不太相信传记这种文学作品的,总觉得专业性不够强,可靠度不够。不过,既然有人说,我疑惑的地方在书里面有,那么还是应该看看的。

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当我将有关书籍找来对照着读时,问题就出来了:巴非特在1969年前的资金管理规模和有些操作,有很多疑问,好象并不是象有些人声称的那样那么清楚。我不知道是我愚昧,无法理解大师,还是真的是本糊涂账。下面我说说,看看谁有解。

为了不必要的歧义,我先将参考的几本书籍的书名和版本列在下面,对于我知道有中文译本的,我将中文名也列在后面,不过,参考书籍本身都是英文原版:

Roger Lowenstein: Buffet: the Making of an American Capitalist (1995) Publisher: Random House, Inc. 《一个美国资本家的成长-巴菲特传》

Andrew Kilpatrick: Of Permanent Value: the Story of Warren Buffett (2002 Abridged Edition) Publisher: Andy Kilpatrick Publishing Empire 《投资圣经——巴菲特的真实故事》

Robert G. Hagstrom: the Warren Buffett Portfolio (1999) Publisher: John Wiley & Sons, Inc.

在前两本书中,对1969年前巴非特合伙人公司的经营和资产规模有一定的介绍,我列了张表,将书中有据可查的数据列出来,括号内是该数据在我上述相应版本书中页数位置,方便有疑问的朋友去核实。对于有这两本书中文版的,可以在介绍那段时间历史的章节中去找,由于这些数据相对比较集中,应该不是难事。

                Lowenstein        Kilpatrick
1956                105k(p.58)        105k(p.112)
1957                300k(p.61)        300k(p.113)
1958                500k(p.62)        
1959                        
1960                        
1961                        
1962                7.2m(p.73)        7.2m(p.114)
1963                        9.4m(p.115)
1964                        17.4m(p.116)
1965                22m(p.86)        
1966                44m(p.94)        26m(p.117)
1967                        
1968                        
1969                104m(p.114)        104m(p.115)

表中所有数据代表的是该年度起始时,巴非特合伙人公司管理的资产规模,单位是美元。

大家看到了,两本书在56-62年和69年上,没有差别,但在1963-1966年间,特别是1966年的起始资金,两者相去甚远。

所以,第一个疑惑就是:谁有更多资料可以解决这些差异,给出个比较有根据的各年度,特别是1963-1966年间,巴非特合伙人公司的资产规模数据?

这是一个,还有就是1964年巴非特投资美运通信用卡公司(AMERICAN EXPRESS) 的说法很难与其合伙人公司当时声称的资产规模匹配。

在三本书里,都提到了美运通这个据说赚了至少2千万美金的投资案例。让我们看看它们是怎么说的:

Lowenstein的书第107页中是这么说的:‘Shortly after his letter, he reported that in 1967 the partnership had advanced 36 percent --- 17 percentage points more than the Dow. Much of it was derived from American Express, which ballooned to 180 a share, and which at its peak represented 40 percent of the portfolio. On that one $13 million investment, Buffett make a $20 million profit.

Kilpatrick的书中专门有个章节(第29章) 谈这个案例,在第266页中作者这么说:‘In 1964, investing 40% of the net worth of the Buffett Partnership, or roughly $13million, Buffett bought 5% of American Express stock…In the next two years American Express stock tripled and the Buffett Partnership reportedly sold out with a $20 million profit.’

Hagstrom的书中第12页是这么描述的:‘Warren invested $13 million --- a whopping 40 percent of his partnership’s assets --- in ownership of close to 5 percent of the shares outstanding of American Express. Over the next two years, the share price tripled, and the Buffett partnership walked away with a $20 million profit.’

三个描述不相同,但只可能是两种情形中的一种:

或者是象后两种说法,1964年巴非特花1300万美金买运通时,这部分资金占合伙人公司总资产的40%,如此,则合伙人公司管理资产的规模在1964年时应该在3200万美金左右,这个与我们前面列表中的两个数据都差得太大。

或者是如第一种Lowenstein书的说法。按照这种说法,当年运通股票达到最高峰时,运通股票的帐面盈利肯定应该比最后了结的2000万高,高多少我们不知道,我们就保守点,假定运通达到最高峰时,运通股票的盈利为2000万,那么整个运通仓位的市直应该不低于3300万(本金1300万+2000万帐面盈利) ,这个最起码3300万的仓位占巴非特合伙人公司整个资产的40%,也就是说,当时合伙人公司的总资产最起码应该有8200多万。我们知道,从1966年起,巴非特不再接受新资金,那么按照L书中的数据,我们不难知道,1967年初时,巴非特合伙人公司管理的资产规模应该在5200万美金左右。而整个1967年,合伙人公司的收益是35。9%。我不知道巴合伙人公司的股票是哪些,但查了一下DOW,1967年间最高点在950左右,最低点在780左右,所以指数振幅也就20%。而从5200万增加到8200万,却至少应该是60%的幅度,对我来说,无论从合伙人公司年收益上看,还是从当年DOW指数运行看,都有不能自圆其说的地方。

谁能解释一下这个疑惑呢:两种可能那个为准?被作为准确资料里面的疑惑又作何解?

总而言之,巴非特先期创业史真相到底如何,即便有资料,也是各种说法都有,并有很多疑惑的,让我们看看谁能解答它们,否则的话,我们以前说的,巴非特创业阶段很多事的真相也许真的就是一本糊涂账了。

巴非特研究者,粉丝们,球踢过来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25 09:39:10 | 显示全部楼层
独立思考及其他


我希望大家不要以8卦挖料心态看待还原巴非特早期历史的行为,也不要以为我是吃饱没事干,与巴非特有仇。最近美国市场波动很大,这几天也是很忙,周末还没到,要做的功课已经排好了。即便这样,看到大家重提我一年前旧文,有人质疑我的‘误导人的。。。’文章后,我仍然挤出时间,搞到别人提到的书,挑灯夜战,读书笔记,并写点博文,实属不易,如果只是搞8卦这种没效益的事,我是不值得这么拼的。和和。。。

作为职业投资人,在不同市场上跌打滚爬这么多年,还能活下来,我将之主要归功于独立思考和深思慎行。认识我的朋友都知道,在投资上要说服我是很难的,因为对任何说法,理论,操作等,我从一开始就抱质疑态度,倒不是我这个人对外界有多排斥,而是觉得,轻易接受外面的东东,比较容易,也不用多思考;而一开始就质疑,就必须想得深点,通常也独立点,如果能将被质疑的地方一个个解决,这时再接受心中就有底了。那些不经过我独立思考理解就接受的东东,执行起来根本就心中没底。但如果我想清楚了接受了,那么我不但自己会拥抱它,也会推荐给朋友。那些以前在美股论坛和现在在中国股市论坛上的朋友应该可以作证。

独立思考是个很时髦的名字,很多人也会说,我也独立思考啊。不过恕我直言,现在多数人的所谓‘独立思考’ 充其量是有选择的独立思考:对符合自己胃口的,就想得很少,很容易就接受;对不符合自己胃口的,才进行质疑和探讨。比方说对巴非特早期历史,很多巴和价值投资者都是书上说什么就是什么。不管最后有没有人能够将早期巴的历史理清,那么多读者,似乎在我之前没人质疑不同书中记载的不同,提出疑惑,书上说什么就是什么,本身就是一个问题。

书读多了不思考有什么用?尽信书不如不信书。

也许你会说,巴的早期历史我不关心,或者说,我只看过其中一本。行,对个体来说,这些可能性都是存在的,接受这种解释。但对那么多真正或自称对巴非特和价值投资法颇有研究和执行的群体来说,没有一个人发现或者公开指出来,就很难作为借口了。

我当初写<还原>和<拨开迷雾>等文的动机是,大家好象对巴非特和价值投资法并没完全想清楚(至少在我看来,当然你也可以认为我也没想清楚不了解) ,就大捧特捧,神化他/它们,很多价值投资者甚至表现出一种高人一等的口气,某种程度上,很多人已经脱离了理性(在我的博客中探讨时,就有人说过,价值投资法和老巴还需要怀疑,一类的话---是的,巴非特现在的身价不用怀疑,但其成长史是可以探讨的。这个大家可以自己去找) ,我就从我知道和想到的方面和角度,进行一下质疑,希望有助于理性客观的看待他/它们。也许我的文章不完美,我的投资理念也一直而且肯定将继续不断发展变化,但我的一些理念已经而且会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并运用到实践中去。

我并不是与巴非特有仇。由于工作关系,听到过一些关于他的消息和议论,也长期跟踪他的公开信息,所以,对他我是佩服其财产增值能力的,但仅此而已。如果不是我前面说到的动机,我也不会浪费自己那么多时间去写那些博文。如果我真与巴有仇,我应该多年前就写这些文章了。因为早在1999年到2000年时,我与几位朋友就搞过一个曾经是北美最大的美股中文论坛,大家在那儿运用各种方法,有的人做得不行,有些人成长起来了。那么多年了,我写过很多很多文章,也没去还原巴某人,为什么?因为那里没有人神化巴,很多人知道他怎么回事。既然没人神化他,乱捧他,也就没有必要还原他。

独立的理性思考,发现别人没发现或不注意的地方,想清楚了就下手,也只有想清楚了才下手。这些就当与大家再一次交流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25 09:39:49 | 显示全部楼层
价值投资者的‘春药’


巴非特1984年在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上发表的<格雷厄姆-多德村的超级投资者>(以下简称‘超级投资者’)演讲是在纪念〈证券分析〉出版50周年的纪念会上的演讲。考虑到当时的场合,作为格雷汉姆学生的巴非特对恩师说些赞美之词,并用自己和其他几位学生及巴的朋友受益于格的发现和指导并取得巨大成功的经历作为对老师的感谢,如果仅限于此,是人之常情,完全可以理解的。但巴又扯到有效市场理论,并用一些看似合理,实则经不起推敲的说法和含义为价值投资法布道。该演讲被一些价值投资者到处宣传,并被吹捧成‘经典演讲’ ,传播范围极广,影响极大。长期以来,除了吹捧和追星,缺少对该演讲的分析评论,我就来填补这个空白,以正视听。

简单的说,<超级投资者>就是一剂春药。春药者,给你过程中的快感和过后的空虚感。<超级投资者>给了几个价值投资者成功的例子,让普通价值投资者感到快意无限,激情澎湃,而疏于思考演讲本身,达到让普通价值投资者们壮胆和良好自我感觉的效果,但如果有心就可以发现,演讲是经不起推敲的。

<超级投资者>通过几位投资者的经历,试图从统计学的角度证明,价值投资者的成功不是偶然的,‘有效市场理论’是站不住脚的。

首先,我们不去怀疑巴非特举的这几个超级投资者例子的真实性,也同意他们都是格多村的居民和价值投资者的身份,承认他们的成功的因素中有价值投资法的功劳,所以,他们的经历是可以认可的。

不能为我们认可的是,由他们的经历来证明,‘从统计学角度看,价值投资者的成功不是偶然的,有效市场理论是站不住脚的’ 。

先从统计学角度看。

巴用投币比赛中奥马哈动物园聚集了40只连续赢得20次投的大猩猩和蒙他拿州出现400例集中病例两个例子作类比,来说明那几个超级投资者也应该得到相似的注意,这些类比其实是不恰当的。

在这两个例子中,之所以需要引起注意,既不是猩猩和病例的绝对数多,也不是它们聚集在一个地方这个定性的特性,而是它们在一定范围内发生的比例远远大于全美平均发生概率这一定量的特性上。

奥马哈有多少只大猩猩和蒙他拿州某个矿区小镇的总人口是基本上可以确定的,赢得大赛的猩猩数和病例数在类比中也都是确定的。但格多村是由智力界定的,与地理,实体的界定完全是两回事,这个智力界定的村从理论上是可以包含所有股票市场的参与者的。在全美国有多少股票市场参与者,这些参与者中有多少是价值投资者,全美有多少可以被称为成功投资者,这些成功投资者中又有多少是价值投资者等数据上,缺少了这些数据,怎么知道价值投资者的成功率要远远高于投资者总体的成功率?如果不能确定价值投资者的成功率远远高于投资者总体的成功率,为什么就需要引起注意呢?这样的统计结果有多少意义呢?

巴非特只是笼统的说:‘各位将在投资领域发现,不成比例的铜板投掷赢家来自于一个极小的智力村庄.它可以称为“格雷厄姆一多德村” 。 ’ 历来聪慧严谨的巴非特在这个关键的点上就这么含糊一句话,与前面的繁琐和貌似严谨形成鲜明的对比。为什么?

巴在演讲中还这么说的:‘我所要考虑的这一群成功投资者,共有一位共同的智力族长——本杰明&#8226;格雷厄姆。’但这不意味着格多的村民只有这一群成功投资者。打个比方,两个小孩,共有一位共同的小学语文老师,但这位小学语文老师并不一定只有这两个小学生啊,他可能教过几百,几千甚至上万个小学生都有可能。如果格多村有几万,几十万的村民,出几个甚至几十个成功投资者,这种比例就没什么特别之处,也没什么特别需要注意的地方。

格多村中有没有失败的村民?失败者有多少?不能解答这些问题,也不给出一定的数据,这样的说法总是缺少说服力,也经不起逻辑推敲。巴这样一笔带过,是想就这么敷衍过去?

所以,所谓‘从统计学角度’ 是障眼法:绕来绕去,在关键点上却含糊其词。缺乏比较可信的数据,就不一定具有可类比性,这样巴说的‘科学的调查也遵循此一形态’ 也就是在扯淡,因为他自己的说法就不符合科学精神。

如果你觉得上面的说法不够有力,我们就退一步,就算他真的从统计学角度证明了,几个超级投资者的经历也只是证明了‘这几位投资者的成功绝非偶然’ ,推不出‘价值投资者的成功不是偶然的’。 否则,巴的逻辑就是这样的:这几位投资者的成功绝非偶然,这几位投资者是价值投资者,所以说,价值投资者的成功绝非偶然。这个推理的问题应该不难看出来吧:这几个投资者不是价值投资者的全部。打个比方,这几个人都很笨,这几个人是美国人,我们就能得出‘美国人都很笨’的结论吗?

下面看看有效市场理论。那么‘有效市场理论’指的是什么?我想主要是两点,一个是没有低估的股票,因为所有信息已经被反映在股价里了,另外一个是,人是不可能战胜市场标杆的,有的也是个例,不具有普遍性,换句话说,大多数人是无法战胜市场的。

如果我们同意这些,就不难判断巴某人的缺陷了。

第一点上,我倾向于认为,低估的股票是存在的,信息没法‘有效’即时的反应在股票中。这个只要有比较长投资交易经验的人都或多或少有体会。我在‘拨开迷雾’系列里,也提到Philips Fisher曾经专门写过文章,从这个方面指出‘有效市场理论’的这个看法是站不住脚的。大家可以去找来看看。

但,巴某人的演讲似乎想从第二点上着手,以为找几个用价值投资法成功击败市场的人的例子就可以证明,价值投资法是有效的,找到价格和价值的差异就可以击败市场。如果大多数人都做价值投资法的信徒,那么就会出现大多数人持续战胜市场的现象,‘有效市场理论’在这一点上也不能自圆其说了。现在没有出现大多数人战胜市场只是因为大家都不去拥抱这个‘灵丹妙药’。

文末更是出现‘船只将环绕地球而行。但地平之说仍会畅行无阻’ 的说法。这个说法也经常被价值投资者们挂在嘴上,一副‘我们中多数人将持续战胜市场,但有效市场理论仍会畅行无阻’ 的得意洋洋的模样。真的是这样的吗?

巴和巴粉们在这儿又错了。

没人否认格雷汉姆与价值投资法对巴演讲中提到的几个人成功的帮助和影响,但这些人的成功是否都是‘因为’价值投资法,换句话说,如果没有价值投资法,用别的投资方法,那几个人的投资是否就一定不成功呢?巴似乎根本没考虑到这一点。

在这里,巴和很多人将相关性与因果关系混为一谈了:光从演讲内容看,价值投资法与几个人的成功是相关的,有联系的,但并不一定有因果关系。

决定投资者成败的因素有很多,可以是投资方法论和操作系统方面的,象价值投资法;也可以是个人资质方面的,如个性,智力,情商;还可以是客观环境方面的,如家庭背景和圈子;很可能还有其他方面,或者所有上述各方面的综合。价值投资法充其量是投资方法论中的一种而已,也就是一种工具。工具放在合适的人手上,应该比没有工具强,但痴迷于工具,甚至无限夸大工具的作用,以为多数人用某种工具就一定能达到目标,就走进了工具决定论的迷途。

现实生活中,我们尽管听到过包括这几个超级投资者的一些价值投资者的成功经历,但那些从事价值投资却不能持续战胜市场的人又有多少,又怎么解释呢?以美国公开的共同基金为例,以价值为导向投资在基金有多少能持续战胜市场?更别提那些因失败而不存在或自己离开的价值投资者了。

你只将几个成功的价值投资者拿出来,归纳一下方法,就以为找到‘原因’ 了,却绝口不提用相同方法的其他失败投资者的例子或数据,这种方法是经不起推敲的。打个比方,你发现泰坦尼克号幸存者中有三位基督徒,他们都告诉你,他们在船沉前都在祷告,你是不是发现了他们幸存的‘原因’ :祷告?那么那些也在沉船前作祷告却葬身海底的基督徒怎么解释呢?

综上所述,<超级投资者>既没能令人信服的说明,价值投资者中成功的比率远远大于所有投资者中成功的比率,也没能证明,价值投资者成功不是偶然的,而且,在目光仅限于超级投资者所用的价值投资法工具的作用时,忽视了其他要素的影响,最后,连到底什么因素决定了几个超级投资者的成功这个问题都没有得到解决,更别提批驳有效市场理论了。

这种经不起分析和逻辑推敲的演讲,考虑到当时的场景,作为煽情的工具还可以,过后就没留下什么真正的有价值的东东。价值投资者们却将空虚当成实力或者以后能达到的实力,到处张扬,实在有点滑稽。就象春药,当时激动一下,过后就应该感到空虚,如果谁还真以为自己的X能力飞跃了或者有大飞跃的前景,不是SB就是药吃多醒不过来了。话糙理不糙。

(后记:这是我以前在<还原巴非特的部分真相>与<拨开迷雾>系列和平时回帖中有关<超级投资者>的看法的整理和补充,集合起来希望给大家一些启发。欢迎有实质内容的探讨,但别拿巴非特的财富来压我---口袋里钱多,投资收益好与这篇演讲有没有缺陷没有直接关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25 09:41:19 | 显示全部楼层
用生活中的常识指导投资


价值投资法提倡在投资中运用常识,这个是没有问题的,但只在进行价值标的的选择和评估上运用常识还不够,应该站在更高的层面来运用常识。

投资对投资者,特别是职业投资者来说,是一种人生,所以,不但在投资评估时需要对投资标的运用商业常识,对整个市场参与者的言行也要用生活中的常识来认识。

有人嫌我揭巴某人太频繁,从另外一个方面看,那些巴粉连真正试图了解巴某人的愿望都已经放弃。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碰到各种各样的人来给我们意见建议,我们怎么处理?常识是,对我们比较了解的人,如父母亲戚和好朋友,我们都会比较重视他们的意见建议,但对一些关系一般,不太相熟的人,即便他们当官发财成功了,我们仍然会对他们的话采取审视谨慎的态度,如果是工作关系,通常照办的同时也会自己思考。大家想想是不是这样的?

这时,我们就可以看到一些价值投资者的问题了:他们所谓的用常识投资仍然处在照搬条条框框的层次,缺乏对投资更深的了解和合理运用。

生活中的常识告诉我们,了解理解一个人的话和文章,既要考虑这个人的经历和结果,也要考虑其所处的位置,背景等,如果你讨厌我举巴非特的例子,我可以用另外一个例子来作说明。

最近有人ZT江平的‘弱势美元与全球投资的挑战’的演讲稿(http://bbs.55168.cn/thread-134484-1-1.html),如果你是马迷博客的读者,你应该产生这样的想法:为什么江平的看法与马迷的那么相近,无论从金融战争,还是中国应该培养自己的金融战士?再进一步,为什么江平,马迷,和宋鸿兵都看到金融战争?都是在美国金融机构里干过多年的,互不相识的人产生如此相近的看法,不管看法本身对不对,也不管你是否赞同这个看法,你是不是应该好好思考一下了?

你还可以继续下去:为什么同在美国金融机构工作的胡组六先生却与这三个人正好相反,称金融/货币战争‘子虚乌有’?如果你愿意,还可以找来刘军洛有关的文章看看,虽然刘与江马宋三人观点相近,但看问题的区别在哪?什么可能的原因导致了这些区别?等等,不管你对金融战争持什么态度,不管你最后什么结论,如果你能保持这种思维习惯和深度,再加其它的相关阅读,你对货币,美联储,全球化等宏观问题的理解就会比很多人更有深度和广度。

你这就是在运用生活中的常识指导你的投资,锻炼你的思维,而不是简单的商业常识。长此以往,你与那些别人说什么就什么的投资交易者的差别就会慢慢显示出来。凿子在工匠手中最多出来家具,在雕塑家手中却可以产生雕塑品,这里的差距就是一个局限在一定的范围,按步就班,另外一个加入了自己的思考,想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25 09:42:07 | 显示全部楼层
技术分析法与基本面分析法是投资方法论中不同的流派,方法论说穿了就是工具,工具一般多多少少都对干活(投资)有帮助,但从来就没有什么‘神奇的工具’。同样的工具在不同人手中出来的活是可以相差十万八千里的,同一个人使用不同的工具,手中出来的活也是千差万别的。从我亲身经历的,看到的,听到的来看,绝大多数都需要通过使用不同的工具才能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所以,马迷博客中一直对神化和吹捧某种工具,甚至无限夸大工具的作用,走向工具决定论的言行进行揭露和还原。由于当前的大气候是价值投资法被吹捧上天,所以,我基本上谈的是怎么认识价值投资法和巴非特。

技术分析作为工具当然不神奇,缺陷和局限也是很明显的。我个人觉得,技术分析最大的局限是操作上没有扩展性(scalable),也就是说,当管理的资金到达一定的规模,光靠技术分析是很难在某个股票上建上规模的仓位的,因为那时,你自己本身仓位的变化就会对你观察和交易的个股产生巨大的影响。

现在一般的看法是,行为金融学是技术分析的理论基础。

所以,对技术分析法有所了解对绝大多数投资交易者都是利大于弊的,至于是不是适合自己,就得看实际情况了。

再多说一些。现在生活中的情况是,同样属于工具的方法论,技术分析法被主流舆论妖魔化了,而基本面分析中的价值投资法及其代表人物巴非特被神化了。其实,只要真的思考一下,有些宣传是不难看到缺陷的,象巴非特那篇所谓‘著名演讲’。下面这些话引自我与一个人探讨那篇演讲时的回复。

‘如果我没记错的话,这篇演讲是在纪念〈证券分析〉出版50周年的纪念会上的演讲。考虑到当时的场合,作为格雷汉姆学生的巴非特对恩师说些赞美之词,并用自己和其他几位学生及巴的朋友受益于格的发现和指导并取得巨大成功的例子作为对老师的感谢,如果仅限于此,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但巴又扯到有效市场理论,并以为用几个人的例子可以来挤兑有效市场理论,象我前一个回复里指出的缺陷就出来了。

而且,从逻辑上讲,你说的‘巴老是从统计学的角度证明价值投资者的成功绝非偶然’也是有问题的。我们暂且不论巴有没有真的从统计学角度证明,就算他真的证明了,也只是证明了‘演讲中这几位投资者的成功绝非偶然’。你和巴的逻辑是,这几位投资者的成功绝非偶然,这几位投资者是价值投资者,所以说,价值投资者的成功绝非偶然。这个推理的问题应该不难看出来吧:这几个投资者不是价值投资者的全部。打个比方,这几个人都很笨,这几个人是美国人,我们就能得出‘美国人都很笨’的结论吗?

再进一步,没人否认格雷汉姆与价值投资法对巴演讲中提到的几个人成功的帮助和影响,但这些人的成功是否都是‘因为’价值投资法,换句话说,如果没有价值投资法,那几个人的投资是否就一定不成功呢?演讲里没提,我们也觉得很难说。

在这里,巴和很多人将相关性与因果关系混为一谈了:光从演讲内容看,价值投资法与几个人的成功是相关的,有联系的,但并不一定有因果关系的。

决定投资者成败的因素是很多的,可以是投资方法论和操作系统方面的,象价值投资法;也可以是个人资质方面的,如个性,智力,情商;还可以是客观环境方面的,如家庭背景和圈子;很可能还有其他方面,或者所有上述各方面的综合。价值投资法充其量是投资方法论中的一种而已,也就是一种工具。工具放在合适的人手上,应该比没有工具强,但痴迷于工具,甚至无限夸大工具的作用,就会走向工具决定论的迷途,在宣传上是充满迷雾的,在实践中对很多投资者将是十分有害的。

所以,将这篇演说当成认识几位投资成功人士是可以的,想以此证明价值投资法什么什么是不明智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25 09:43:0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比较两点:
1。那么多的价值投资成功者,为什么巴非特与别的价值投资者的身价差距是如此之大?如果方法论/价值投资法是最最主要的因素,别的成功的价值投资者在身价上不应该有如此大的差距,就象我们在成功的全球宏观对冲人士及其它方法论上观察到的那样。我的意思就是:商业模式,背景,个性等等的因素也许同样占非常重要的因素。

2。将Lampert与巴作些比较,是在考虑:要达到‘复制巴非特’和巴相似身价,是不是仅仅依靠价值投资法就够了?也就是找出‘复制巴非特’的可能的‘必要条件’中的其它一些条件。

价值投资法对巴非特的成功肯定是有作用的,但过分渲染这一点是否太片面了点?我们还可以再问一个问题:

如果巴非特不采用价值投资法,比如说专注短期交易,他就不会成为投资成功人士,达到十几几十亿身价吗?

以这样的思路对巴非特成功进行剖析,可能会更全面,更深刻一些。

我们在探讨巴非特成功的各种因素及其影响程度,其前提正是巴不是神(如果他是神,‘神’一个字就行了,对吧?)。神是天马行空,无法分析,只能崇拜的,而人是有迹可寻的。

其实,我们的出发点是:将巴当作‘人’,当作‘你’来看待。这个与<平常的股票,不平常的股民>中将‘你’作为中心的思想是一脉相承的。

运用巴的身价思考,只是一种思维路径,我们说得比较详细点,只是希望对大家的思考有所帮助。我们已经提示,对巴非特的分析探讨放到‘人’的高度,可以产生很多有趣的思考点,当然,如果大家仍然只愿意在工具/方法论层面,将巴的成功绝大部分归功于价值投资法,那就当我没说。如果天文/天体学研究局限在地球上面,地心说也是对的。

至于你说的‘大家会这样想:我只需有巴菲特的百分之一就成了,那也是亿万富翁’包含的前提是运用价值投资法并能成功。如果谁觉得自己肯定能在运用价值投资法上成功,那当然应该去实践价值投资法,我无意阻拦:拦着别人的发财路是要不得的。但对于很多人来说,他们扎入价值投资前,并没将很多问题想清楚,主流舆论又一边倒的只宣扬价值投资法的长处和成功的价值投资者,我们这些探讨就可以起一些作用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5-26 12:58:30 | 显示全部楼层
顶上来给大家看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大中华投资网

GMT+8, 2024-5-5 01:09 , Processed in 0.025161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