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由3563点到目前的5560点的行情,主线是基金重仓高价股。这部分股票呈现了量价背离的特征(量价背离本身就预示着趋势即将逆转),市盈率基本都高于市场平均的63.7倍(上交所公布9月份市盈率),基本面和技术面不支持继续上涨。未来这部分股票会出现市盈率下降,股价反而走低的现象。530后被腰斩的大部分股票,目前依托120线或250线缓慢爬升,面临前期高点的强阻力,临近年底,业绩很难提升,基本面和技术面也不支持继续上涨。但这部分股票未来将产生许多黑马,是未来行情的主战场。
B 目前市场的多空力量对比悬殊,共谋还是对决?530之后,私募游资迅速的失去了做空筹码,踏空了之后的基金重仓高价股行情。券商对580989的大幅创设,也基本可以看作市场的空头,而承接了大量创设筹码的私募游资和券商是利益的共同体。二者是目前市场的配角,但依然在积极的备战,等待做空的机会。市场的主导者最大的多头基金一意孤行的拉升高价重仓股,已经被流动性和高股价所裹挟,只能抱团取暖了。但事物发展到极点,就会向相反方向转化,这就是物极必反,最大的多头也就是最大的空头,更何况基金的钱大部分都是老百姓的钱,谁又能否认基金和券商、私募游资是不是利益的共同体。不论是共谋还是对决,都增加了四季度大盘见顶的概率。十一长假后的市场气氛也是一个见顶的重要信号,空头应该有回补的机会。
2 政策因素
A 中国股市历来都是政策市,一放就疯,一管就死,具备了新兴股票市场的所有特征。最明显的特征:暴涨暴跌。既然是政策市,那么必须深刻的理解管理层的意图。从媒体的报道和资料看,管理层是相当珍惜股市目前的局面,但对个别时期风险的过度积累表示了担忧,也出台了相关措施,530就是最典型的例子。管理层的意图很明确:希望股市长期稳步向上,防止大起大落,有效的配置资源,为企业的发展壮大赢得宝贵的资金和时间。
B 央行采取的货币政策主要是提高存款准备金和加息,旨在于减少货币流动性,抑制通货膨胀,并非直接针对股市,但货币政策的累加效应,我们必须密切关注,资金推动型的牛市一旦资金供给减少,势必影响牛市的持续时间和空间。央行采取的货币政策基本是温和的,短期内不会对股市的资金供给产生影响。
C 印花税和资本利得税。 财政部决定从2007年5月30日起,已经调整证券(股票)交易印花税税率,由现行1‰调整为3‰。目前看证券(股票)交易印花税依然有上调空间,未来不排除继续上调至5‰。关于资本利得税,国家税务总局要求获利超过12万元以上的个人,需要到税务部门自行申报,按国家规定暂不需要缴税。资本利得税未来征不征还要看行情怎么发展,估计短期不会出台,但既然已经有了申报规定,也就埋下了伏笔。1988年9月台湾金融当局宣布开征资本利得税,台湾股市开始第二次暴跌,由高点8870点最低跌至4873点。
D T + 0和取消涨跌幅限制是救市工具,短期看在牛市中不会改变。长期看随着股市的发展健全采用T + 0回转交易和取消涨跌幅限制是必然的。